受害救濟基金見底 新冠、卡介苗疫苗 徵收金調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新冠疫苗受害救濟金3年來已發出新台幣1.7億元,連帶影響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疾管署29日表示,即日調升新冠疫苗及卡介苗徵收基準,由每1人劑1.5元分別調整為每1人劑22元(新冠疫苗)及2元(卡介苗),以符合收支平衡及風險分擔原則。 衛福部設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規定疫苗製造及輸入廠商於食藥署核發疫苗檢驗合格證明、檢驗或書面審查報告書後,繳納一定金額充作該項基金。自102年1月1日起,每1人劑疫苗之徵收金額為1.5元。 由於110年起國內開始大規模施行新冠疫苗接種作業,新冠疫苗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案件驟增,救濟補償核發及相關處理支出大幅成長,入不敷出。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以新冠疫苗為例,徵收金額不過1.2億元,但這3年卻已發出救濟金超過1.7億元,導致基金總額已低於審議辦法所訂的下限1億5000萬元,因此疾管署決定規定調整疫苗徵收金額,即日起由每1人劑1.5元提升為22元。 疾管署公布修正發布「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3條,把新冠疫苗及卡介苗疫苗分別調整為每1人劑22元及2元,即日起施行。10年來首次調升徵收金。 羅一鈞說,只調升新冠疫苗及卡介苗疫苗是因為這兩項疫苗徵收金已不足救濟金支出,其他疫苗維持原規定的每1人劑1.5元,以符收支平衡及風險分擔原則。

Read More

NGS揪肺癌基因型 標靶治療新生

次世代基因檢測找到肺癌基因型,肺癌病友標靶治療獲新生。(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55歲的孫先生因第4期肺癌在中部某醫院接受治療,但因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未找到基因型,只能接受化學治療,後轉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順利找到基因定序,得以接受標靶治療,原本無法起身行走的孫先生,經治療後,如今已可自行行走,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家屬表示,父親面臨第4期肺癌的艱難時,副院長賴俊良的專業治療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能夠從原本無法走路的狀態,漸漸恢復健康,現在甚至能夠慢慢行走。這不僅是一場醫學奇蹟,更是對生命力的深刻體悟。 胸腔內科醫師朱逸羣表示,癌症篩檢項目新增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是可篩檢出小於1公分肺部結節的最佳影像檢查,有利於揪出肺癌,鼓勵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惡務盡。肺癌用藥健保給付今年分別在8月新增了1種標靶藥物(Tepotinib)以及12月新增2種免疫藥物治療(Pembrolizumab及atezolizumab),造福更多癌友,減輕治療期間所承擔的經濟負擔。 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運動訓練師郭哲君,分享「舒筋活骨 好放鬆」,並實地示範多種放鬆筋骨的姿勢,鼓勵癌友平常在家也能執行,提高肺活量及肌耐力。

Read More

每天開4、5小時 高醫守護原鄉26年

高醫守護原鄉26年,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親赴原鄉關心。(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承接「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計畫)」,成為高屏澎地區第一個將醫學中心資源帶入原鄉的醫院,至今已守護26年;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於28、29日親至高雄市茂林、桃源區視察,並感謝高醫26年的守護及奉獻。 高醫承接高屏轄區那瑪夏、桃源以及茂林3個原鄉IDS計畫,26年來醫療團隊每天開4-5個小時車程往返深山,平均每月支援67診次的專科門診,並提供夜間待診、假日門診,讓醫療服務不中斷。石崇良署長表示,高醫承接原鄉醫療服務至今,是現階段守護偏鄉維繫醫療平權的代表性指標。 此外,高醫去年起亦為高雄市那瑪夏區、屏東縣泰武鄉及滿州鄉衛生所遠距醫療計畫之遠距端院所,提供眼科、皮膚科及耳鼻喉科專科會診,將醫學中心級專科醫師透過科技帶入高屏山地偏鄉。 2日行程中,高醫首長陪同石崇良署長等人,探訪茂林區脊椎損傷常年臥床80歲長者,家屬感謝健保及高醫提供居家醫療服務,讓無法外出就醫的病患也能得到醫療照護。

Read More

實支實付險改革 病友籲提配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金管會將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引發搶買潮,病友團體29日指出,改革重點應在於未來新的保單條件怎麼設定,是否真能實質補償有自費醫療需求的族群;未來若還是現在給付條件、只是限縮不能重複投保規範,實際上病人權益還是會被限縮。 國內實支實付醫療險開放副本理賠,先前不少民眾投保多張、一口氣請領理賠,所得理賠金額遠超過實際醫療支出,出現靠保單賺錢亂象。金管會研擬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掀末班車搶購效應。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對於金管會研擬改革,重點在於未來新的保單條件怎麼設定,是否真能實質補償有自費醫療需求族群;若還是現在的給付條件,只是限縮不能重複投保規範,實際上病人權益會被限縮。 他指出,過去實支實付之所以有爭議,問題在於明明有實際醫療行為產生,但理賠條件又設下要健保住院才給付的門檻,衍生出為了申請保險而要求醫生開立不必要健保住院的狀況,「是保險業者先改規則才發生的爭議」。 劉桓睿說,隨醫療科技進步,許多新藥問世,但價格高昂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有些單一保單保額不足以支應所有費用,可能要2-3張保單,甚至搭配重大傷病險、防癌險等綜合負擔。 他也重申,商業保險要補的應是健保未支付部分,如自費醫療、高昂用藥、自費醫材等,才符合損害賠償或風險分攤精神;這次爭議還是在實支實付能不能重複投保,希望協調出符合醫療現況的條件。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則強調,「沒有人想靠生病賺錢」,新制只會影響現在健康的人未來購買保單的選擇與權益,金管會還沒有配套就放消息,「只是製造恐慌」,且這種限制只想到保險公司,卻未幫病人設想藉由保險在未來生病時有所保障,現在很多癌友卡在過去保單規定必須「住院」才能給付,金管會沒有優先檢討,反是檢討實支實付。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未知

■施昭如 那年,我決定轉換職場跑道。在待業的空窗期,我來到友人開設的咖啡坊,學習煮咖啡與拉花藝術,並思索著未來。 每日十點整,我幫友人開店準備營業。如常,第一位來店客人都是一位看起來約莫二十六、七歲的年輕女子。女子經常一襲黑色上衣搭配牛仔褲,梳上旁分的瀏海,綁著俐落的低馬尾,這身打扮讓臉部的線條看起來更加立體,從她身上流露出一股清新的氣質。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感應,偶然間遇見的陌生人,卻有種說不出的孰悉,彷彿能悄悄開啟心裡的什麼,例如使人聯想到一種氣味、或某個物件,甚至一片風景或者回憶。這位女客人帶給我就是這種感覺。 女客人固定坐在靠窗的一隅,之後會打開筆電、張開筆記本,點上一杯熱拿鐵加上一塊布朗尼。我為她遞上水杯送上餐點後,閒來無事便開始關注她。有時看著她身體一動也不動,目光卻望向窗外,可以看上大半天。這時我會產生錯覺,覺得她就像是一個休止的音符,停頓在這座喧囂又不時竊竊私語的城市之中,彷彿世上一切都與她無關。 她靜坐了半晌,喝完咖啡,我趕緊為她補上水杯的開水。她的目光從窗外轉移至手上空杯,已凝視好一會。我好奇地問,咖啡杯裡頭有什麼嗎,讓妳如此專注﹖女子一派淡然回答:「不知道」。聽後,我感到莞爾,並以自認的幽默回應女子:「我以為只有我不知道呢。」 想想女子說的話,又好像有那麼一點禪意。人生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在我離開十多年熟悉的工作領域後,想求一份離家近、不再算計數字,不用加班能顧及家庭的單純工作,但實在不知道轉換跑道後,生活能變得更好嗎﹖女子口中的「不知道」是對處於茫然的我說的話嗎?我試著往好的方面想;面對未知,該是通往未來人生的一道門,我得勇於面對,生活才得以持續煥然一新。﹙雖然我質疑若一直盯著「未知」,卻什麼都不做會得到什麼﹚。而設若空杯如女子所言有著「未知」,那麼我是不是能在裡頭加上任何一點的可能性呢﹖對於無法掌握的未來,我很無助。 而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進行著。 直到有一天,下起大雨,女子如常來店靠窗而坐,臉上盡是藏不住的喜悅。她以眼神示意照舊的餐點,並在我遞上水杯後,爽快地一口氣喝完。她露出雀躍的神情對我說:最近她完成了一個很滿意的陶藝品。 原來,女子是位陶藝家。有時凝視是在沉澱、思考。接著我問她是什麼樣的作品﹖霎時,女子的眼裡閃著光,說是一幅色彩斑斕的陶版畫。女子凝望著未知,思索著可能性,以塑陶發展出更多屬於自己色彩繽紛的故事。對於未知,有誰比得上她給我的答案來得貼切有力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林邊手記/巴黎街頭情抄

塞納河情鎖 文/攝影 翁少非 莎士比亞書店 上午十點半,這家店的店門還沒開,怎麼有一長串的人在排隊? 哦,原來是赫赫有名的「莎士比亞書店」,隔壁書店增設的品牌咖啡店,十點已經開始營業,卻顯得冷冷清清的,想必大家都是慕「書店之名」來的。 一九一九年Sylvia Beach創設莎士比亞書店,一九四0年德軍入侵巴黎後關閉,就不曾重新開放,一九五一年George Whitman感佩 Beach,在聖母院附近的左岸,開設了這家英文書店,幾年後Beach允諾給予店名,一九六四年正式掛名為「Shakespeare and Company」。 莎士比亞(1564-1616)是史上最傑出的劇作家,博得這家書店的尊崇,命以其名,百年來常有國際詩人墨客到此拜訪或聚會,海明威和第一任妻子住巴黎期間,就是常客。 據聞,Beach年代,書是免費租借的;Whitman年代,則提供貧窮作家休憩場所;目前傳給他的女兒Sylvia經營,更允許年輕作家來店裡工作與生活。站在店前盛開的櫻花樹下,你問:「古語,文人多自負,又彼此相輕?」望著這群安靜等候的人群,你自個兒搖搖頭回答。   塞納河情鎖 塞納河是巴黎的母親河,河上計有三十七座橋梁,其中,連接第一區法院正義宮、第四區沙特萊劇院的兌換橋(Pont au Change),得名於十二世紀,有許多貨幣兌換商聚集在此,從事貿易外匯交易。 漫步其上,遙想當年人聲鼎沸的盛況時,猛然發現現今橋梁也熱鬧非凡:網狀護欄的鐵條上,各式各樣的情人鎖群聚,少說也有五六百個。 走近細瞧,它們燕瘦環肥,在牆上擺pose,彷彿在問你:「說,誰是天下最痴情的鎖?」 這可為難了,記得幾年前,離兌換橋不遠的「藝術橋」,滿掛的情人鎖已危及安全,巴黎市政府下決心,才清除逾七十萬個、重達四十五噸的鎖頭哪。 遠處,有幾艘船在清理河道。明年七月巴黎奧運,將在塞納河舉辦開幕式、馬拉松游泳和鐵人三項,可以預想這兒會擠滿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 人們除了渴望浪漫的愛情,也盼望有溫暖美好的親情、友情,嗯,還有,跟陌生人友善相處的社會情,來豐滿自己的人生吧!   艾菲爾鐵塔 夜船,航行在塞納河。艾菲爾鐵塔亮燈閃爍的剎那,船上,頓時爆出驚呼聲,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像參加跨年煙火活動般的興高采烈。 情侶們雙雙對對的擁吻起來、親人朋友間互相招呼拍照,和你同團來自台東的阿婆,用手機與在家裡等候的兒孫們視訊,「阿嬤終於看到巴黎鐵塔了」,隱隱約約地,你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的歡笑聲。呀,巴黎現在是晚上九點,台東現在是凌晨四點呢! 自從艾菲爾一八八九年完成鐵塔,開放民眾參觀,遊客們這樣興奮的場面大概屢見不鮮吧!意想不到,這座矗立在塞納河畔戰神廣場,三百多公尺高的鐵製鏤空塔,竟是這般富有魅力,迅速風靡全球。 住家附近有一間飯店,規模不大,少有外國人住宿,但大廳擺有一座三公尺高的艾菲爾鐵塔,晚上,你路過,時常看見親力親為接待客人的中年老闆,坐在沙發上望著鐵塔發呆。 「我要蓋在巴黎,讓大家都看到。無論是富人還是工人、大家族或小市民,我要任何人都能看到」,艾菲爾所發下的豪語,一百三十多年來不斷的兌現,而且不僅巴黎人看到,在千里外的你,也看到了他的萬丈豪情。   草間彌生圓點 巴黎,時尚之都,世界頂級精品名牌雲集。 電影《哈里斯夫人去巴黎》描寫倫敦的清潔婦哈里斯夫人,看到雇主家中的Dior禮服,開啟她想擁有一件的夢想,於是湊足錢來到巴黎Dior總公司圓夢。 參觀羅浮宮後,信步走到塞納河新橋,抬頭就看見另一品牌LV的大樓,讓人眼睛一亮的是,大樓前站著五層樓高草間彌生的塑像,她身穿波卡圓點(Polka Dots)衣服,拿著畫筆為大樓外牆畫上波卡圓點。 草間彌生被譽為日本的經典藝術家、二十一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之一。十歲時罹患幻覺幻聽,當時波卡小圓點就成為她自我療癒與創作的泉源,直到現在,仍熱情的在世界拓展波卡圓點藝術。 巴黎,藝術之都,各國藝術家匯聚之地。 忽然想起那位時常到巴黎的學妹,三年前你到佛光山看她的畫展,她說出心路歷程「四十六年沉浸在繪畫藝術,走遍巴黎畫廊,造訪莫內之家,省視內心自在,幻化為彩筆。」想到這,你連忙拿出筆記本,寫上:嗯,有夢最美,能熱情付諸行動,更美。   手提袋紀念品 要離開巴黎了,若想帶個紀念品離去,會是哪樣東西? 一九一三年,美國詩人艾茲拉·龐德(1885-1972)在巴黎地鐵站獲得靈感,花一整年時間,寫下這首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龐德把地鐵一張張模糊的臉孔,連結到黑色枝幹上濕漉漉了的花辮。初,寫三十一行,後改為十五行,再經淬鍊,終於「意象」成兩行詩,傳誦至今。 遊巴黎五天,見識到花都的時尚與繁華,也看到罷工示威、灰濛濛的天空、亂牆的塗鴉,對巴黎的整體印象又為何? 塞納河畔的小攤,掛著一個手提袋:「一位紅衣帽、紅鞋子,長髮飄逸的女郎,跨上輕巧的淑女車,採來滿籃的野花,哼起歌,盡情暢遊巴黎,凱旋門、艾菲爾鐵塔……」。 這幅畫「浪漫自在」的意象,瀰漫。 嗯,它正是你心裡最想為巴黎保存的。

Read More

〈中華副刊〉瓊瑤可園

■羅浩原 瓊瑤的東區豪宅「可園」拆了 台北留不下老房子 在它尚未變成「古蹟」前 趕緊改建為嶄新的高樓大廈 這就是台北精神 沒關係,總會有老樓留下的 未來不愁沒有古蹟 只怕根本不再有人憑弔 其實即將改建「可園」已是新蓋的 我兒時記憶中的瓊瑤豪宅 是棟白色圓弧形配深色玻璃帷幕的洋房 後來才改建成粉色磁磚加橘瓦屋簷 平凡實用的獨棟電梯寓所 但恐怕也只有瓊瑤有這種大文豪排場了 不管未來如何改建易手 這個地點永遠都會是「瓊瑤故居」 然而華麗的瓊瑤「可園」 背後永遠挨著一排老舊公寓—— 噴石子的灰牆面陰暗生苔 布滿水管、冷氣、鐵窗與曬衣桿 而我便是從這背面俯瞰「可園」的 老舊雜亂五十年後 居然醜出了一種風味? 才不會呢!

Read More

耳炎誤認有耳垢 采耳穿孔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前不久,網傳一名女子因右耳不舒服到高雄市區某越式美容理髮店接受采耳服務,事後耳道竟流膿,還會聽見「啵啵啵」耳鳴,就醫後發現是耳膜穿孔,因不能工作,便以日薪7千元代價向業者索賠;業者喊冤稱采耳前,便已告知耳朵發炎,女顧客仍執意采耳,引發糾紛。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說,在耳科醫療中,確實有下列4種狀況,易讓患者往往以為只是「耳垢塞很深挖不到」,包括1.耳道炎:起因於習慣性掏耳,耳道深處破皮,細菌感染,皮下組織腫脹,分泌物堆積,阻礙聲波傳進鼓膜,患者聽聲音時,會感覺悶悶的。2.鼓膜炎:機轉類似耳道炎,鼓膜外層上皮破損,結締組織腫脹,阻礙聲波收集。分泌物及皮屑掉落時,患者會聽見宛如壁癌自牆上剝落時「噼哩啪啦」的聲響。3.中耳炎:感冒時,病毒延著耳咽管,經由鼻咽進入中耳腔,感染黏膜,干擾聽小骨鏈傳遞聲波的功能,出現傳導性聽力障礙。4.耳蝸炎:耳蝸動脈狹窄,內耳缺血;或者,炎性激素或抗體進入內耳,影響到內淋巴液生成,柯締氏器功能不良,無法適時啟動聽覺訊息,出現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 他表示,出現耳朵不舒服,應先就醫,若確定只是耳垢太多,或可享受采耳服務。而業者若發現顧客耳道已經腫脹,且有分泌物,或耳道內乾淨無耳垢時,勿強行服務,應建議先就醫診療,以免不必要糾紛。采耳前,務必先消毒器械,以免傳染疾病;采耳後,建議顧客至少1日不要洗頭或游泳,保持耳道乾燥,讓潛在的小傷口自然癒合,以免細菌感染衍生耳道炎。

Read More

健保改革 醫界籲調高總額成長率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全民健保面臨改革呼聲,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29日指出,台灣各項健康指標落後日、韓等國,歸因於醫療支出不足。他認為,健保總額成長率應至少達到6%以上,我國醫藥衛生支出占GDP比例才能在4、5年後追上韓國,達到8%。 洪子仁表示,台灣的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癌症5年存活率等各項健康指標在世界排名約37名,在亞洲則輸給日本、韓國、新加坡,他認為總體而言歸因於政府對醫療投資不足,台灣經常性醫藥衛生支出占我國GDP約6%多,日本達11%、韓國則為8%。 他強調,醫療支出是投資、而非成本,當醫療支出不足時,無法優化醫護人員的執業環境、提升醫護薪資,也難以加速引進新藥與新科技,甚至阻礙推動百億癌藥基金,這些都彼此連動,影響民眾的健康照顧。 洪子仁提出,台灣的健保總額成長率太低、僅4%左右。他認為,起碼每年不低於6%,才有機會在4、5年後趕上韓國的水準。 由於各國的健康保險制度不同,台灣健保採總額支付制度,在無法控制民眾的醫療使用率時,唯一的做法便是增加醫療支出,洪子仁強調,要增加醫療支出,總額成長率就必須足夠,至於經費來源則有多元管道,不一定是調漲健保費,也可透過如調高菸捐、徵收糖捐、提高營業稅等;即使調漲健保費,也可調整分攤比例,減少民眾的負擔比例,由政府多負擔一點,或是增加公務預算挹注健保收入。

Read More

不孕治療補助 催生1.5萬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少子化趨勢,為鼓勵生育,國健署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經統計截至今年12月12日止,催生出1萬5106名活產嬰兒,其中8成8為單胞胎、足月生產比率也達75%,呈現正面的母嬰健康趨勢。 為鼓勵生育,衛福部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不孕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且妻年齡未滿45歲者。 補助對象為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減輕不孕夫妻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截至112年12月12日止,已有8萬7045件申請補助資格通過,其中6萬7174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 國健署表示,根據醫學實證,多胞胎妊娠對孕產婦發生併發症,以及胎兒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或死亡等機率較高,為降低多胞胎妊娠對媽媽或寶寶的健康風險,於「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參考國際趨勢及國內生殖醫學專家建議,限制受術妻35歲以下每次植入1個胚胎,36歲至44歲每次植入2個胚胎。 經統計,截至今年12月12日止,受補助的夫妻當中共有1萬3486對,已順利產下1萬5106名嬰兒,滿足不孕夫妻的生育願望。其中,單胞胎比率為88.1%,足月生產比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1%、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2%,較施行補助方案前(109年)國內人工生殖施術結果,分別增加12.4%、10.3%、9.8%。 國健署呼籲,夫妻要趁早規劃生育,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請及早就醫,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且符合補助資格的夫妻,請至全台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