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牙痛 可能三叉神經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一般民眾常因牙痛而去看牙科門診,經檢查卻發現牙齒根本沒問題,反而是三叉神經所造成的疼痛,這種疼痛感有時被形容像電擊或刀割一樣,中醫認為三叉神經痛通常被視為「氣血不調」、「經絡阻塞」導致的病症,可以針灸治療緩解,並提醒冬天是發病高峰期,應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誘發疼痛。 三叉神經痛疼痛部位包含牙齦,常發生在單側臉部的下牙齦及下頷、上牙齦及上頷,容易被誤認為是牙痛。臨床上,多數的病人覺得這種劇烈疼痛感覺就像被電擊到一樣,常會由一固定的動作引發,如臉被冷風吹到、進食、洗臉、或刷牙等動作,每次發作的時間可能持續30秒到2分鐘,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表示,在中醫的觀點,三叉神經痛通常被視為「氣血不調」、「經絡阻塞」導致的病症;中醫治療的目標是調整體內的氣血平衡,促進經絡通暢,以減輕或緩解疼痛。因此,可透過針灸來治療三叉神經痛。 常見穴位包括︰印堂穴、迎香穴、四白穴、下關穴、顴壓穴、頰車穴、翳風穴、太陽穴等;具體方法會因個體差異而異,一般而言,針灸的目標是通過調整氣血的流動、舒緩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緩解疼痛症狀。 曾裕芳提醒,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平常飲食宜忌油炸物、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及熱性食物,要選擇質軟、易嚼的食物,保持規律的作息。此外,冬天是發病高峰期,應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風寒侵襲再次誘發疼痛。

Read More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台USR計畫 展現專業實踐力

南台USR風狂實驗室學生社群永續淨零發展計畫團隊,在社群博覽會中架起各式發電機及3D列印機組示範發電,展現綠能領域實際成就。(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社會責任暨環境永續中心辦理112學年度「『南台人佇遮』USR×SDGs學生社群博覽會」,由5個USR學生團隊自主策劃執行,於活動中介紹計畫嘗試改善的社會議題,分享各項行動方案成果,廣邀更多南台人加USR行列。 南台USR計畫積極對接108課綱,將SDG議題融入文創、教案與教具的發想,應用大學專業知能協助解決地方需求,致力接軌國教端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需求。各USR計畫團隊透過與國中小課程教學協作、共創在地文化校本課程與教具教案、辦理跨領域師資培力工作坊等,將大學專業知識、技術與資源分享到高國中小。 南台USR學生社群博覽會已邁入第4屆,其中在地創生文創與教育宣導學生社群,以「街區博物館」大富翁闖關遊戲,介紹神農街老街博物館及宣傳龍年花燈彩繪實作課程;「高齡囝仔」社群透過高齡老化體驗,讓參與同學體驗高齡者身體機能退化後的不便。 「鬥陣聽播客:聊鄉軼事」社群,將暑期西港Podcast節目培訓課程搬到現場,讓同學體驗錄並認識在地文化;「點亮左鎮相放伴」社群以課程產出的「挖呀挖呀挖」教具箱,藉由卡牌互動、巧拼益智遊藝等,引導同學認識左鎮化石文化。 「菜市要對決」介紹左鎮的早市文化,「回到左鎮老街」以插畫搭配遊戲重現老街熱鬧景象;「風狂實驗室」社群於現場架起小型風機、各式發電機組及3D列印機組示範發電,展現在綠能領域的實際成就。 校長吳誠文表示,教育部第3期USR計畫於去年5月啟動,南台持續挹注高教深耕經費,不間斷地鼓勵師生於USR課程中涵養社會關懷力、累積專業力與行動力。在這次社群博覽會中看見學生的巧思、投入議題的熱忱及實踐中累積的自信,期待這股專業實踐力能培育具有影響力人才。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ad More

考生燒腦 中醫補腦安神

大學學測將至,不少家長擔心考生長時間「用腦過度」,造成身心失調,透過中醫調理搭配穴位保健,可有助補氣提神。(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113學年度大學學測將於1月20日登場,不少家長擔心考生長時間念書恐會「用腦過度」,造成身心失調。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說,透過中醫調理搭配穴位保健,可有助補氣提神、醒腦開竅並提高專注力,還能緩解壓力幫助睡眠。 不少考生為了好成績常會熬夜苦讀,長期下來,就需要足夠體力及腦力,有些家長會自行拿補養中藥為孩子進補,反而造成副作用。楊成湛提醒,若補錯恐會上火長痘或是引發嘴破、口角炎,建議服用中藥仍需經過中醫師辨證給藥。 楊成湛說,考生讀書久坐不運動容易造成疲倦嗜睡,黨參、五味子、薄荷、紅棗等中藥,可以補氣開竅,提高專注力。補腎中藥杜仲、桑寄生、刺五加,則能幫助腦部運作,讓頭腦更清楚。而遠志、石菖蒲等中藥,除讓考生能有更清楚思路外,對用腦過度的上班族也相當適合。 眼睛痠澀疲勞能服用枸杞、菊花。另外茯神、百合等安神中藥,可舒緩考試壓力也能幫助睡眠。由於考生經常熬夜,容易產生陰虛內熱口乾、牙齦腫痛、便秘等燥熱症狀,可運用知母、淡竹葉、沙參、麥門冬來調理,不過還是要再次強調,服用中藥仍需經合格中醫師診斷後開立。 另外,穴位按摩也是保健方法之一。楊成湛說,頭頂百會穴位於在兩耳尖連線與鼻尖上連額頭連線的交叉點,是臨床上重要的一個穴位,平時可用頭梳或手指將整個頭皮均勻按摩一次,讓頭皮上的督脈、膀胱經、膽經的氣血獲得通暢。梳頭時緩慢而節律的由前向後梳理,有利於整個大腦皮層運動或感覺功能的再活化,幫助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若考生眼睛痠澀疲勞,則可按摩位於內眼頭跟鼻子間的睛明穴,能提神明目;眉頭的攢竹穴則是消除眼睛疲勞。按摩位於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處的風池穴,能活血通絡、醒腦開竅,對於改善眼壓高與肩頸僵硬也有功效。神門穴位於手腕關節的橫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能補益心氣、安心養神,並改善失眠和焦慮。

Read MoreRead More

挑重點 阿里山有go好玩

阿里山火車站月台以木造拱型設計,搭配車身艷紅的森林小火車,吸引遊客的目光。 阿里山是知名森林遊樂區景點,想要走遍阿里山美景,可能要花不少時間,如果時間不夠,不妨選擇部分景點遊玩,稍解玩興。  圖、文/記者陳銀全  全台最大 阿里山車站木構造 百年歷史 阿里山郵局很古典 阿里山車站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是遊客造訪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必到景點之一,阿里山車站於一九八一年興建的大紅柱宮殿式車站,於九二一地震時重創,原地重建後,新站於二00七年九月間啟用;阿里山車站目前是全台最大的木構造車站,月台以木造拱型設計,搭配車身艷紅的森林小火車,更吸引遊客。站前有廣闊的觀景平台,可遠眺祝山等風景。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阿里山郵局,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郵局,古色古香。 如果想搭乘森林小火車,但時間又不夠,建議可以搭乘短程小火車,約半小時就有一班小火車可以搭乘,票價也不貴,搭乘來回時間也不會太久,如阿里山車站至沼平車站,到達後,幸運的話,還可觀看展覽後,再搭車返回阿里山車站。 到阿里山,挑個空曠處,就能欣賞美麗的山景。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祝山林道第一管制哨旁,有幢造型古色古香建築,有的遊客還會誤以為是座廟宇,但其實該棟卻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郵局—阿里山郵局,獨樹一格的造型格外吸睛。阿里山郵局更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見證台灣伐木業的興衰。 到阿里山如果不能前往知名景點觀賞日出,在阿里山鄉選擇民宿過一晚,隔天也能觀賞不一樣的日出。 根據資料,阿里山郵局設立於一九0七年,比一九一一年通車的阿里山森林鐵路,還早了四年,在森林鐵路興建初期,阿里山郵局便肩負起郵便及儲金的重要任務。日人當時為配合伐木及鐵路興建工程的進行,於一九0七年四月,設置「阿里山郵便受取所(即第一代阿里山郵局)」。一九四一年,阿里山郵便受取所更名為「阿里山特定郵便局」,而後檜木建造的郵局在一場大火中燒毀。第二代郵局選址於舊阿里山車站(即現今沼平車站),於一九六七年二月啟用。一九七六年,車站商店區發生大火,阿里山郵局雖逃過火劫,但後來郵局遂遷至第四分道(即阿里山車站)的現址。 第三代阿里山郵局,於一九八五年六月間啟用,有別於第一代易遭祝融的木造建築,第三代郵局,以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以古典庭園造型為設計概念,也吸引遊客的目光。 阿里山風景變化瞬息萬變,幸運的話,還能欣賞到如國畫般的美景。 天光雲影 美景隨處可尋 迷糊步道好健行 象山隙頂好風光 離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在阿里山鄉公所旁,有一條「迷糊步道」可供健行,原稱米洋溪步道,全長約二點三公里,蜿蜒米洋溪畔,天性開朗的鄒族村民取「米」、「湖」(底)諧音,命名為「迷糊步道」。 阿里山鄉迷糊步道是健走不錯的選擇。 步道裡有多處涼亭,雨季時節小坐片刻,聽溪水潺潺,十分舒爽;即便不是雨季,竹林步道裡充滿涼蔭,走來輕鬆暢快。北側出口在台十八線六十六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停車場及廁所;南側出口在阿里山鄉公所對面,出口附近是「獸泉」,相傳為早期出泉水的地方,或者可前行至樂米吊橋後直行可通福山古道。 從隙頂地區可以眺望象山。 象山高度約一千零五十公尺,從隙頂地區眺望過去,彷彿一頭巨象,象頭、象鼻和象背栩栩如生,沿著隙頂景觀街道有幾個絕佳的眺望點,觀看象山的儀態更為明顯。象山的地層屬於關刀山砂岩,多形成陡急的稜線地形。若要登象山,登山口需由嚼嚼斯古道山徑進入,在象山頂山觀看日出或雲海,都非常壯觀。 阿里山茶聞名全台,茶園隨處可見。 阿里山風景隨著天氣、時間可說變化萬千,幸運的話,找到空曠處遠眺,就可見到如國畫般的美景,雖然阿里山日出很美,但有些人還是爬不起來觀看,不妨找間民宿住上一晚,有的民宿還可以賞日出,雖不如阿里山旭日之美,也能滿足看日出的慾望。

Read More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泥濃我濃 省躬學童玩陶藝

省躬學童體驗海洋陶藝創作。(記者施春瑛攝) 省躬國小推動海洋教育有成,最近特別與安平陶坊合作海洋藝術創作,由南台科大陶藝社老師宋健誠帶領六年級學童體驗海洋陶藝創作,除了做出專屬陶藝杯外,現場也手作代表省躬舊地名六鯤鯓的鯨魚作品,並透過捏陶過程培養學生專注、美感創作與自主學習等能力。 省躬國小學務主任張瑾玥表示,此次是由教育部補助並推動的課程,海洋教育指導老師宋健誠帶著製作陶藝的工具,並率四位助理入校進行互動教學,讓省躬師生認識陶土的由來與應用,進而從燒製的變化與特性,深度了解鯤鯓文化;製作中並融入鯤鯓鯨魚圖騰展現不同美感,學生也透過手捏、泥條、陶版、拉坯等過程展現學習成果。 省躬學童體驗海洋陶藝創作。(記者施春瑛攝) 學生蔡詩妍說,她從小在灣裡長大,自己很喜歡當地信仰中心萬年殿的王船文化,也融入此次的陶杯創作;盧孝宣則表示最喜歡鯨魚,不但捏出一個鯨魚大尾巴也畫上了黃金海岸的浪花,笑說這是屬於家鄉的海洋藝術。 省躬國小校長謝辰育表示,感謝安平陶坊帶來豐富的海洋創藝課程,讓孩子們滿載而歸,期許小朋友所學的不單單只是活動內課程,更學會學習到「泥濃我濃樂陶陶」的溝通合作精神,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美學素養。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ad More

備孕3年終當媽 47歲女剖腹喜迎試管龍鳳胎

茂盛醫院昨日為一名47歲產婦以剖腹方式接生一對試管龍鳳胎元旦寶寶。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迎接2024年的第1天,童綜合醫院1日已接生3名元旦寶寶,27歲的王姓產婦凌晨0時00分剖腹產下男寶寶,體重3082公克,是媽媽的第1胎;台中茂盛醫院則有5名元旦寶寶出生,其中有一名47歲產婦以剖腹方式接生重達2660、2820公克試管龍鳳胎。 新手爸爸白先生表示,本來是看農曆時間生產,沒想到就是元旦,是老天的祝福,他們非常高興;王姓媽媽則說,孩子的小名是多多,因為希望他幸福多多、健康多多、快樂多多,寶貝是一名充滿祝福的孩子。 王姓產婦0時00分剖腹產下男嬰,童綜合醫院醫師陳緒鵬(左2)與護理人員給予祝福。(記者陳金龍攝) 童綜合第2名元旦寶寶則是在上午8時54分誕生,在婦產部醫師蔡杰倫接生下,由33歲的李姓產婦自然產下3492公克的健康男壯丁,是媽媽的第2胎。男嬰爸爸傅先生表示,原本預產期是1月9日,沒想到剛跨年倒數時就出現陣痛,孩子自己選擇元旦出生,全家都很高興。 第3名元旦寶寶在上午8時59分由婦產部醫師魏添勇剖腹接生,是由37歲林姓產婦生下2794公克的漂亮小公主,是媽媽的第2胎。林姓媽媽表示,大女兒的生日是5月20日,昨天又擁有了1月1日出生的小女兒,兩個寶貝的生日都好記又有意義,希望她們都快樂健康的成長。 趙小姐以自然產方式產下1名女嬰,光田醫院大甲院區喜迎首位元旦寶寶。(記者陳金龍攝) 另外,茂盛醫院指出,跨年才倒數完沒多久、凌晨0時16分就迎來第1名元旦寶寶;上午8時30分,47歲的陳小姐以剖腹方式接生出可愛的試管龍鳳胎,新手爸爸王先生說,妻子辛苦備孕3年,之前也多次做試管都失敗,能在元旦一次迎接雙寶真的很開心,院方也特別送上吉祥小龍帽給新生兒們表祝福。

Read MoreRead More

簡單拔牙無需停服抗血栓藥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平常有在吃抗血栓藥物的病友,拔牙前是否需要停止服用?台南市立醫院說,原則上,拔牙前並不建議中斷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發生無預期栓塞事件以致危及生命的風險。 南醫說,實務上常高估抗血栓藥物對於拔牙所造成的出血風險,易忽略貿然停藥可能導致嚴重心血管栓塞甚至危及生命的問題。由於每個病人的心血管疾病及栓塞風險不一,若要進行較高出血風險的拔牙手術,是否需要停用抗血栓藥物及該停多久,建議回診諮詢原處方醫師的意見,是較為妥當的做法。 南市醫藥劑科藥師許杏如表示,口服抗血栓藥物包括「抗血小板劑」及「抗凝血劑」,服用這些藥物的病人拔牙,須同時權衡未停藥拔牙而導致的出血風險,或中斷用藥而可能造成的心血管栓塞併發症。評估拔牙出血風險,端視當次拔牙的顆數及傷口大小,拔3顆以內且傷口不大為「簡單拔牙」,屬低出血風險手術;拔牙產生較大的傷口或一次拔超過3顆,則為「複雜拔牙」,為高出血風險手術。綜合過去臨床研究結果及「美國心臟協會」及「美國牙科協會」等位意見,皆認為投與單一或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在簡單的牙科手術並不需要停藥,且口腔出血在手術期間能輕易藉由局部縫合控制出血的發生率及嚴重度。 許杏如說,經評估拔牙過程,停用抗血小板藥可能造成栓塞風險高於潛在的出血併發症結果,認為一般牙科治療前無需異動藥物的使用。另外,口服抗凝血劑有傳統warfarin 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包括apixaban等多項,用於心房纖維顫動、靜脈血栓及人工瓣膜置換的病人。據專家建議,針對具出血風險的牙科手術,病人在術前一天應回診監測凝血功能,以評估手術是否需要延期或調整藥物的服用劑量。

Read MoreRead More

元旦寶寶來了 各醫院報喜

台中慈濟醫院年輕夫妻迎接2024元旦寶寶。(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113年喜迎新生命,新竹縣共誕生26位元旦寶寶,其中男寶寶17位、女寶寶9位,另外共有13位媽媽正待產中,準備迎接元旦寶寶誕生;新竹市也有5名元旦寶寶來報到,縣市首長楊文科、高虹安分為新生兒家庭送上祝福。 元旦寶寶迎新年,竹縣長楊文科(後排左2)赴醫院祝賀。(記者彭新茹攝) 新竹縣長楊文科元旦前往東元綜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探視元旦寶寶母嬰,並送上金飾禮盒及育兒禮袋,禮袋含包巾、領巾、襪子及手套等,致贈新生兒家庭,給予滿滿祝福,新竹縣政府提供新生兒營養補助金,致力打造便利、友善的育兒環境,鼓勵縣民多多生育。 婦產科鍾佩穎醫師(左1)為吳姓婦人接生。(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2024年元旦上午9點14分,誕生一位元旦男寶寶。 台中慈濟醫院表示,30餘歲婦人第一胎就喜獲麟兒,男嬰重2950公克,鍾佩穎醫師以自然產方式,一個小時就順利接生。 徐姓年輕夫妻歡喜迎接兒子在元旦誕生,期待他能健康成長。這是時隔5年,台中慈濟醫院再有元旦寶寶出生,在出生率極低的現在,非常可貴。 經歷一小時順利吳姓婦人順利產下第一胎。(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元旦喜氣!彰化秀傳、彰濱秀傳及彰基醫院1日分別接生了2名、7名寶寶,不僅嬰兒父母開心,秀傳等醫院也致贈紅包致賀恭喜。彰基表示,除已新生的7名寶寶外,另外2名產婦在截稿前還在待產。 彰濱秀傳醫院昨日上午9點50分,23歲的陳姓婦女以剖腹產方式生下第2胎女千金(重2757公克);另彰化秀傳醫院,32歲蔡姓婦女於10點27分以自然產方式生下第2胎千金(重2975公克)。 彰基醫院元旦當天,則有6位產婦生下3男、4女,其中1位產婦生雙胞胎為龍鳳胎,另到截稿前,還有兩位產婦待產中。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過夜營隊

■柯嘉智 我們是詞彙有限的疤 存在缺陷的編碼 只能寫詩抱怨宵禁 以及過於嚴厲的唇語管制 遲暮的黃昏仍有逆光 第一顆猶豫的星星尚待揭露 我們停止幼稚的阻抗 加入團體治療 營火模糊了時間感 我們搖晃直到口吃矯正 搖晃直到成為順從善良的人 容許自己被奉承被籠絡 容許自己被搪塞 這裡的海拔讓人頭痛 我們不冷但緊緊依偎 純粹是肌肉記憶使然

Read MoreRead More

選擇溫和藥材 冬天進補不上火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冬天氣溫低,很多人會想喝暖呼呼的藥膳湯品來補補身體,增加元氣。以中醫觀點,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補,不當的進補也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必須要依自身體質來挑選適合的藥材,才不會補過頭,適得其反。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郁凱表示,藥膳雞湯是冬令進補最常見的主角,常見的進補藥方包括「四物湯」: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造血的功能,可改善臉色蒼白、頭暈目眩、血色素偏低、指甲或手掌部位發白等症狀。 「八珍湯」:將四物湯再加四君子湯後即為八珍湯,在四物湯補血的功效多了補養元氣及改善消化系統吸收的功能,主治面色蒼白、氣短懶言、頭暈目眩、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症。 「十全大補湯」:是將八珍湯再加上肉桂、黃耆,是冬令進補中最常被選用的方劑,當中又增加了補氣及溫陽的藥物,適合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體力不足、習慣性腹瀉的體質服用。但是,不是嚴重血虛、氣虛的體質,服用後化燥的可能性也最大。 他說,對於血虛的人,適合服用四物湯,氣血都虛的人,適合服用八珍湯;嚴重血虛、氣虛及陽虛體質,則是服用十全大補湯,如果不是這些體質,不當的進補,就容易口渴、冒痘子、便秘、口腔潰瘍、難入眠或是流鼻血等不適症狀。 建議一般體質民眾,應避免盲目進補,可選用較溫和的藥材,如紅棗、枸杞、黃耆、黨參、蓮子、黑豆、芝麻、山藥及何首烏等藥材,適合一般大眾在冬季時酌加到料理中,發揮藥膳的功能,其中,何首烏逐漸備廣泛運用。 何首烏與人參、靈芝一同被稱為中藥三寶,《本草綱目》記載,「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澀能收斂精氣;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 尤其,何首烏搭配烏骨雞,可以補氣活血、滋陰強身、補而不燥,亦可選擇搭配:黨參、黑棗、枸杞、龍眼肉、黃精等藥材,能益氣養血、固腎烏髮、補養肝腎、改善鬚髮早白、頭目眩暈、面色萎黃、改善手腳冰冷等症狀。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