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在巴黎散步:空曠的餘光

■王崢 在城市中散步是一個非常迷人的概念。從一個方面來說,城市最早並不是給人散步的。城市是聚集政治和經濟中心的交叉點,因此和鄉村不同,城市是給人以馬車,汽車,以及後來的飛機作為交通樞紐的地方——城市是功能中心,而不是享樂中心;而就算要步行,城市的節奏也往往讓人有奔跑的衝動——人均步行速度最快的地方也往往是那些世界級都市,比如:新加坡。從另一方面來說,城市在工業革命造成的餘觴過後反思,卻也逐漸朝向「步行」的方向發展。巴黎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興起,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之後改建,以及二戰後修復,就是這一發展方向的典範——徜徉在瑪黑區的街頭,在大片法桐樹的掩映下,代表著工業文明的汽車仍川流不息,但代表著人性的碎石步道卻也以自己的節奏,緩緩摩擦和運送著那些不急於通過地鐵和巴士做兩點運動的巴黎人(Parisienne)。古希臘人當然明白「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歐幾里德在雅典散步時,一定不會按照一條絕對的直線—法國人亦深諳此道。甚至在最為繁忙的凱旋門下,那些具有著年代粗糙感的路面,也從不縱容那些時速可以達到馬赫的跑車們。 就算除開那些過於浪漫的藝術敘事,巴黎人也總是作為紐約客(New Yorker)的諷刺性反面而出現的——巴黎人是「人」,而紐約客是「客」,也許這不僅僅是速度和節奏的區別,更是某種生活態度——「人」會像海德格爾所說,「詩意地棲居」於大地;而「客」則是「無腳鳥」,永遠在天空中趕路,並以此作為生活本身。就算紐約在最中心的位置留有巨大的空曠空間——「中央公園」,但看起來巴黎卻顯得更加空曠,閒散,因閒散而空曠;而那些分散卻暗藏驚喜的小型公園在巴黎人的視角中,則更像是為了應和某種散步的節奏,而非汽車公路的直行拐彎而出現的精神補給點。開闊的空間和心境,是隨著散步所產生的間隔而自然形成的,也更像是人與城市之間的一場寡言卻深刻的對話。「空曠」作為某種超越空間性的哲學概念,也讓人遐想,為什麼開闊可以來自任何「附近」,卻不來自我們所熟悉的「遠方」,某種被旅遊和媒體視角所綁架的「目的地」;這也許是因為這種「附近」是形而上的,是通過隨意的行走,在我們的余光中湧現出的那種空曠感,或者說,一種自由感。一種類似於波德萊爾所說的因為無名(Anonymity)而獲得的自由。但這種空曠感不僅伴隨著某種機緣巧合,也更因為散步的隨意性,而帶有某種不可名狀的危險和確幸——人們通過這種方式發現了常被隱藏在褶皺中的那些奇趣。這令人想起了卡爾維諾的名言:「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便是在這個城市中迷路」。而如果要尋找一個適合「迷路」的城市,則沒有任何選項可以超越巴黎。 如同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中的開場白:「巴黎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我來的不夠頻繁」,因為他解釋道:「因為巴黎,就是巴黎啊,」這是一個足以自成為某種形容詞的自信。但當然,巴黎和歐洲以及世界上任何城市都一樣—它作為一個生活空間,它同樣也是一個文化和政治空間;而作為後者,它不完美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最近聞名世界的「巴黎鼠患」,以及不時升溫的族群衝突。這讓人不免思考:是否巴黎的老鼠都會爬得更慢?作為對比,有趣的是,我新加坡的告訴我:因為整潔和秩序,新加坡的老鼠顯得更加體面和紳士。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在其中散步所能獲得的啟發和美感。實際上,我總能在一些關鍵節點邂逅不同種類的巴黎,連瑪黑區那家以辣聞名的川菜館,不同的年份和季節去,我都能獲得不同的感受。這種感受如同跣足散步時,身體對於地面的直接反應。 第一次來到巴黎是在五年前的一次藝術調研,為了理解圓明園其中的洛可可元素,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以及市區內數不勝數的小型園林,都為研究這個遠在東亞的案例提供了最好的對比和溯源——不知郎世寧在來到遠東前,是否也曾在巴黎流連。第二次來到巴黎則是去年的一次學術會議。作為觀察世界電子藝術前沿的ISEA盛會,選擇在一個市民廣場的地底召開,實在讓人感嘆歷史和當代,傳統與科技在此處以某種矛盾又統一的方式共生共存。而我在會議上所探討的「聲音藝術在元宇宙時代歸檔」問題,彷彿也以某種隱喻的方式,在回應著這種矛盾,並試圖提供一個解答。最後一次來到巴黎及尼斯則是隨後七月的假期。不同於工作性質的旅行,巴黎此時終於呈現出生活的一面。在夏日由於高緯度而遲遲不去的太陽,為一杯咖啡就能深聊到半夜的巴黎人提供了持久的熱情和希望。巨大的雲層則因為靠近地面而顯得崇美,如同克萊因的藍色投影,在離去時細嗅著紅酒和鳶尾的餘味。而我則在那個狹窄卻恰好可以站下兩人的陽台,成為了巴黎的新式風景—遊客,但卻是一個渴望留下和融入的遊客。目光總和其他仍在街上的散步的行人,交織為一種超越語言和文化的默契。如同美國作家麗貝卡索尼特(Rebecca Solnit)在「流浪癖:步行史」一書中所說:「步行是一種思想、身體和世界對其的狀態」,也是這三者的對話。 其實,一切藝術創作也類似於這三者「對齊」的狀態,只不過這種狀態更為系統化,實體化。遍佈巴黎的藝術展則是散步這一態度的延伸。比如盧浮宮是潛藏於這座古城中的某種矛盾和連續性;東京宮的展覽則代表了邊緣化的青年人在這座移民之城行走,戀愛,逃逸,以及被美術館所代表的權力範式所規制的親身體驗。最後,蓬皮杜藝術中心則從工業的角度重新思考個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城市馴服了人類,還是人類改變了城市?這些問題不需馬上得到答案。而在這些傳統的藝術空間之外,巴黎的街頭本身就是某種更偉大的藝術作品;但卻超越了任何系統和實體的約束。散步難免疲憊—佈滿塗鴉,即興表演者,以及兜售著創意的商販們,為我們在余光之中打開了綠島般的空曠「異托邦」。

Read More

缺維生素D 增心血管病風險

何承訓指出,兩個不同研究皆顯示,維生素D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隱形風險。(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中正大學運動科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顯示,維生素D除了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也對運動後的心血管功能發揮關鍵作用,由教授何承訓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D缺乏者在運動後血管彈性和血壓調節能力明顯較差,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 研究團隊成員對50名健康年輕男性進行測量,觀察他們在高強度運動後30分鐘內的動脈硬度。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缺乏者的動脈硬度顯著高於維生素D充足者,表示維生素D不足會影響運動後的血管彈性。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維生素D水平越低,運動後動脈僵硬程度越高。然而這些變化在靜止狀態下難以察覺,對未來的心血管健康埋下隱患。 何承訓團隊在2024年的另一項研究探討了維生素D與血壓調節的密切關聯。結果表明,維生素D充足者在中等強度耐力運動後能更快有效地降低血壓,並維持更佳的血管彈性。相比之下,維生素D缺乏者的血壓調節能力較差。這項研究亦揭示維生素D缺乏可能成為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隱形風險。 何承訓指出,上述兩個不同研究皆顯示維生素D對運動後心血管健康有深遠影響,故提醒運動愛好者和健康管理者,維持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措施之一。 隨著維生素D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重視,專家建議日常可透過曬太陽和食物攝取來保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每天早上或下午曬15至30分鐘太陽,有助於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自然合成。此外,鮭魚、鱈魚肝油、蛋黃等食物都是富含維生素D的優質來源。如果無法透過曬太陽或飲食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醫師建議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也是安全有效的選擇。

Read More

血糖監測+胰島素幫浦 糖尿病童 開心上學去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孩童曾在10多月大時確診第1型糖尿病,今年成為小一新生的他,要定時打胰島素沒那麼方便。透過連續血糖監測儀器加胰島素幫浦輔助,開學1個多月來血糖控制穩定。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第1型糖尿病是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普遍多發生於孩童與青少年,患者從小就要天天控制血糖。由於病童體內的自體免疫抗體會破壞胰島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當80%到90%的胰島細胞受損,就會開始出現糖尿病症狀,治療方式是規律監測血糖並定時補充胰島素。 丁瑋信指出,上述個案在10個多月大時,奶量每餐可以喝到200毫升,且副食品食量佳,體重卻不增反減,一開始家長以為是奶量不足,試圖想要增加,直到有次出現嚴重感冒,出現嘔吐、呼吸急促等哭鬧情形,就醫抽血後才發現竟是糖尿病酮酸中毒。 當時個案進入加護病房治療後情況穩定,改為皮下胰島素注射,血糖起伏極大,一天內的血糖值可以從50到400mg/dL,經醫療團隊仔細調整胰島素劑量,詳細教導小豪父母控制技巧,終於在住院10天後,穩定控制血糖、順利出院。 由於嬰兒用餐頻繁,餐前須採血確認血糖,個案家長因此選擇佩戴連續血糖監測(CGM),平均每天可測得288次血糖值,徹底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此外,為避免上學後定時注射的不便,家長也在孩子入學前選擇與CGM搭配的胰島素幫浦,讓血糖控制更精準便利,入學1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 丁瑋信說,胰島素幫浦是一種小型裝置,透過導管定時輸注胰島素,模擬胰島細胞正常功能,通常安裝於腹部、手臂或大腿等皮下脂肪較厚地方。然而,這些醫療器材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且須定時更換耗材,每月平均需自費約2萬餘元。

Read More

眼痠澀眼屎多 秋燥惹的禍

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明「秋燥」眼睛不舒服症狀及治療和預防方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43歲張姓婦女近幾年只要接近秋天,就出現眼睛痠澀、眼屎多、紅目腫脹,甚為困擾。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張女是常見的乾眼症患者,近期這類因「秋燥」引發眼睛不適的病人大增,以中藥搭配針灸,通常都能很快緩解。 張女主訴,大概是節氣「白露」之後,眼睛開始出現痠澀、眼睛疲勞及紅目腫脹,眼屎還多到黏在睫毛上,仔細推想,過去幾年也都類似,眼科醫師通常會開立維他命眼液及人工淚液讓她點,但症狀總是起起伏伏,不過,最晚在幾個月後的春天就會好轉。 黃鋒榮指出,病患近幾年都在入秋時引發乾眼症,日前來中醫就診,有陰虛火旺及燥熱傷津的情況,應是「秋燥」所致。而且病患都在冷氣房工作,下班後在住家也是長時間吹冷氣,空氣太乾燥,加深乾眼症的發生。 黃鋒榮說,「秋燥」指的是時序轉秋後空氣逐漸乾燥,燥氣易導致身體缺水而上火,產生發炎、乾燥等不舒服症狀,包括口乾舌燥、皮膚癢、皮膚乾裂、乾咳及眼睛乾澀、嘴角炎等,其中,乾眼症患者(中醫稱為白澀症)因淚水蒸發太快或分泌不足,容易被引發,如果患者又是長期在冷氣房或長期對著3C,發作的機率就更高了。 黃鋒榮表示,黃帝內經記載「肝開竅於目」,在中醫來看,眼睛功能和肝血的調節功能有關,如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就會出現兩眼乾澀、視力減退等現象,所以在用藥上,需要疏泄肝氣及濡養肝血,因此他對病患開立龍膽瀉肝湯、洗肝明目散,佐以杞菊地黃丸、決明子、夏枯草等藥方。 黃鋒榮說,除了藥方,再對其針灸,於眼睛周邊的攢竹穴、睛明穴、迎香穴、印堂穴、太陽穴等穴位施針,舒緩眼睛周邊的經絡、肌肉及活絡精氣。經過2週後,病患的眼疾已經好轉,也請其養成眼睛周邊穴道按摩的習慣。 黃鋒榮指出,乾眼症患者或民眾保養眼睛,平日可以枸杞和菊花煮泡飲用,接觸3C時要多讓眼睛短暫休息;在冷氣房擺放1杯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也要有充足睡眠;多食用南瓜、紅蘿蔔等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全穀類、奶類及肉類等等含有維他命B的食物。

Read More

生薑溫經驅寒? 中醫:視體質有異

醫師郭怡婷說,生薑具有溫經驅寒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縣報導 薑茶被譽為保暖殺菌的保健食品,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因此在國外引起了一股熱潮。但薑對人體是否真的有益,以及對於年輕女性的月經疼痛是否能夠緩解,中醫師提出釋疑。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郭怡婷醫師指出,根據中醫理論,生薑可溫散胃寒、溫中止嘔的功用,對於一些有腸胃不適或吃到寒涼食物感到不舒服的人來說,食用薑可以改善相關症狀。如是寒性體質的病人,可以在食材裡面稍微加一些生薑當配料做保養,改善腸胃道的症狀。但如果長久腹瀉腸胃道有胃潰瘍的症狀,那就不能空腹飲用,如飲用薑的飲品,可能會造成辛辣刺激。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生用發散,熟用和中」,生薑的功用可發散風寒,因此中醫經常用在風寒感冒時,服用生薑來改善其風寒,但如果進入到咳嗽或有黃痰、黃鼻涕時就不適用;另外,生薑亦可治療寒性的咳嗽,像有些人會咳痰,咳出的是清清水水的痰液,還沒有很黏稠的狀態時,可以使用生薑來改善這種久咳寒咳得症狀。 此外,生薑還被認為具有溫經驅寒的作用,因此對於寒性月經疼痛的女性來說,飲用薑茶可以緩解經痛。薑茶能夠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尤其是那些手腳容易冰冷、經期時疼痛加劇的女性,適量飲用薑茶會帶來顯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薑對每個人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對於屬於燥熱體質或患有慢性骨盆腔炎、感染症狀的女性來說,飲用薑茶可能並不會帶來緩解,甚至可能加劇相關症狀,如口乾舌燥、喉嚨痛等。 醫師說,薑茶對於寒性經痛女性可以提供緩解。但由於個人體質差異,使用前最好諮詢專業意見。

Read More

左營萬年季吃炸蟋蟀 赫見鋼絲

萬年季某餐飲攤位炸「蟋蟀」赫見鋼絲,衛生局前往查察並要求業者停業。(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針對民眾於社群媒體反映左營區萬年季某餐飲攤位炸「蟋蟀」內有鋼絲,衛生局11日兩度派員前往查察,現場檢視未見鋼刷,惟查察作業區食品容器放置等多項不符規定,已要求業者限改善,否則依法開罰;此外,業者無法提供「蟋蟀」合法購入證明,目前要求業者停業中。 衛生局指出,昨天分別於上午9時35分、12時派員前往,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查察,現場未營業,經通知業者到現場接受稽查,檢視未見鋼刷,惟查察作業區食品容器、食材未離地放置、未有食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紀錄、冷凍設備溫度不符規定、未有溫度紀錄,垃圾桶未加蓋等多項缺失。 衛生局除飭令業者限期改善,倘屆期未改善,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裁罰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至於炸「蟋蟀」是否合乎食安,衛生局表示,業者自稱「蟋蟀為人工飼養」,惟無法提供合法購入證明,積極釐清中;若無正當來源通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目前要求業者停業中。

Read More

高醫在宅急症照護 嬤安心治療

高醫居家醫療照護團隊讓病人能夠在家中接受急症醫療照護。(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成長,預計明年邁向超高齡社會,高齡與慢性病盛行,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此,高醫積極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病人能夠在家中接受急症醫療照護,減少住院帶來的不便與壓力,實現病人與家屬對居家治療的期望,不僅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還幫助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舒適、連續的醫療照護。 高醫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讓94歲陳奶奶安心享受居家治療。(記者王正平翻攝) 94歲陳奶奶長期飽受心臟衰竭、帕金森氏症及失智症的折磨,8月因呼吸喘被送至高醫急診,經醫師評估症狀、抽血檢驗和胸部X光結果,確診為肺炎;醫師評估後,向家屬說明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模式,由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及藥師組成居家醫療照護團隊,到病人家中執行抗生素注射治療及症狀緩解的相關照護,結合虛擬健保卡進行遠距視訊醫療以及運用床邊生命徵象監測設備,生命徵象所量測數據透過資訊科技傳送至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24小時由護理師追蹤健康狀況,讓陳奶奶可以在熟悉的家中獲得治療與照護。女兒了解後,立即簽立同意書接受此照護模式的安排。 高醫居家醫療照護團隊細心關懷,同時指導病患女兒照顧技巧,包含臨終照護的自主性規劃等。醫師於首日實際訪視後,每日採用遠距視訊看診,加上24小時「遠距健康照護電話諮詢服務」,女兒表示對照顧過程感到安心及放心。

Read More

〈中華副刊〉孤獨的數據

玉山記憶 詩/李進文 圖/黃騰輝 孤獨是一種硬朗的東西 比玉山的虎杖鐵杉龍膽有元氣 它的靈魂大數據,算有力 但有潔癖,像詩 討厭不精確、多餘的比喻 孤獨是一種原色 紅的。比純正更深不可測 它會剝落,似乎笨拙 又會悄悄從傷口 探頭,投醫到玉山的杜鵑花科 孤獨有時像玉山的地質 被時光壓皺,脆弱,斷裂 但它歡迎一切風化作用 立志成危崖,要麼驚險 要麼驚豔 孤獨忙著蓬勃,廢話少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