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泡湯起泡流膿 截肢保命

醫師張育睿表示,糖尿病患者體重、血壓管理及血糖控制相當重要。(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53歲的阿全(化名)冬天泡熱水浴後,發現腳部有燙傷水泡,傷口越來越痛,且發黑流膿,醫師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因長期忽視血糖控管,導致足部神經周邊的小血管破壞嚴重,已出現神經、腎臟及視網膜病變,情況危急,經清創並採取抗生素治療,後續因足部壞疽造成4根腳趾壞死,進行截肢手術保住一命,術後進行血糖管理,並接受足部保護及復建指導,目前恢復良好。 灣橋榮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育睿表示,形成足部潰瘍的風險因子包括周邊血管疾病、神經病變、皮膚保護喪失或視力不佳增加跌倒碰撞機會,而糖尿病的高血糖容易損傷血管,引發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大幅提高足部潰瘍及惡化風險。 張育睿表示,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末端神經病變篩檢,透過足踝與手臂收縮壓比值(ABI)檢測及節段性血壓檢查,評估是否有周邊血管疾病,早期接受治療。許多患者因神經功能病變,對疼痛感受度不足,不易察覺足部受傷,患者應避免赤腳或穿著薄底拖鞋,建議使用包覆性鞋具,必要時選用治療鞋、客製化鞋墊或足趾輔具,預防足部潰瘍或復發。 張育睿提醒,糖尿病患者體重、血壓管理及血糖控制相當重要,保持糖化血色素不超過8.5%,有效降低併發症發生,增進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醫小針刀治療前斜角肌綜合症

■陳俊銘 前斜角肌是頸前深肌,位於頸椎外側的深部,表面覆蓋胸鎖乳突肌。此肌起於頸椎3-6橫突的前結節,向下止於第1肋斜角肌結節;該結節後方為鎖骨下動脈溝。前斜肌後方是中斜角肌,該肌起於第2-7頸椎橫突後結節,在鎖骨下動脈溝後方止於第1肋。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 1肋之間構成斜角肌間隙,間隙內有鎖骨下動脈、臂神經叢通過。 本病與神經血管束通過斜角肌構成的三角間隙有關,主要病因有:1.先天性畸形:前中斜角肌融合成為一塊,因此臂神經叢必須劈開前中斜角肌的纖維穿過。2.前斜角肌肥大:可以是原發的,也可以是繼發於臂叢受刺激而引起的前斜角肌痙攣。3.前斜角肌的附著點靠外造成三角間隙的狹窄。以上3種情況均可使神經血管束受壓迫產生斜角肌症候群。 前斜角肌症候群好發於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右側多於左側,病人一般呈現下垂肩與肩胛帶的肌肉不發達。其症狀則因受壓的組織而有所不同:1.鎖骨下動脈受壓:其疼痛為缺血性跳痛,起病可以是驟然的,伴有痠痛與不適。開始於頸部放射到手與手指,以麻木及麻刺感明顯,疼痛的部位沒有明確的界限。頸椎的活動可使疼痛加重,頸部伸直時使斜角肌間隙變小因而加重疼痛,頸部屈曲能斜角肌間隙加大,疼痛可得以緩解。2.臂神經叢受壓:這種情況發生於長期的病變,臂叢的下幹受壓,為銳性疼痛,向前臂內側以及4、5手指放射。 中醫的角度認為前斜角肌綜合症主要由於先天變異,或後天感受風寒濕邪,造成前斜角肌損傷、痙攣,或者最小斜角肌的收縮、痙攣等病變,使斜角肌間隙變窄,通過斜角肌間隙的臂神經叢和鎖骨下動脈受到刺激與壓迫,引起肩和上肢的血管、神經功能障礙所產生的一系列症狀稱之為「前角肌綜合症」。 透過小針刀治療,可鬆解斜角肌間隙狹窄,改善臂神經叢和鎖骨下動脈受到的刺激和壓迫。針刀治療點為,1.前斜角肌止點;2.第六頸椎橫突前結節,進針刀方向與前斜角肌纖維的長軸一致,經治療點進針達病灶,做小幅切割,在前斜角肌止點可做刃剝。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可使前斜角肌綜合症獲得很好的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醫療科技展 卓揆參觀鏡像手/同動車

行政院長卓榮泰參觀長庚醫院為神經復健與肢體功能重建所設計的復健「鏡像手」與「同動車」,目前已於長庚體系各院區臨床使用,有效提升中風病患復健功能。(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8日參觀台灣醫療科技展,在台北榮總展區體驗達文西手術機器,於長庚醫院展場了解鏡像手等復健器材,卓榮泰表示,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的創新應用為療健康事業注入新活力,不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更為民眾帶來高效、便利的醫療體驗。 卓榮泰造訪榮民醫療體系展場,體驗達文西手術機器,親身感受尖端技術結合智慧科技,北榮院長陳威明也介紹了北榮引進的硼中子捕獲癌症放射治療,已造福近500位癌症病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同時提供重粒子以及硼中子治療的醫院。 卓榮泰在長庚醫院展位,詳細了解長庚醫院自行研發,專門為神經復健與肢體功能重建所設計的復健「鏡像手」與「同動車」,對長庚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研發精密復健設備,除獲專利也實際落地前進南向國家推廣深表讚揚。 卓榮泰表示,感謝所有研究團隊與廠商,發展先進醫療科技,逐步實現賴總統「健康台灣」目標,相信未來不僅可提升國人健康,更能輸出國際,增進國際醫療合作。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七言絕句〉.感恩節有感

子寧 昔日客鄉饑又貧 愛心送炭不延賓 火雞不捨可饒赦* 何啻當年送炭人   *1989年以次,每到感恩節,美國總統都要表演一齣「赦免火雞」的戲碼,以彰顯美國式的幽默或仁慈。

Read More

〈點石成金-大豐環保(二) 〉從源頭分流 大豐致力環教

大豐創立首座廢車拆解再生觀光工廠。 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推動資源回收,一般廢棄物回收率逐年提高,林盟洲認為各縣市民眾對普遍能夠辨認出來的回收分類,做得都差不多,可惜並不精細。沒有被歸類的商品比被歸類的商品多太多,未來都可能是被循環的範疇,從民眾的辨識到中間的分流分儲到最終的循環再利用,這是大豐環保和台灣循環經濟要面對的挑戰之一。 從事回收業20多年,環保已成為林盟洲日常的一部分,加上最近的人生轉折,生活力求簡單樸素,他笑稱現在個人排碳量非常低。但他最自豪的還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分類跟清潔,鋁箔包喝完一定隨手剪開洗淨,避免長蟲長菌。「如果在每一個人手上洗,整個回收跟處理過程會更加順暢,對從業人員是更友善的」。 大豐致力環境教育,透過活動讓回收觀念扎根日常。 環保扎根 多管齊下   「在源頭產生者跟第一段服務者,我們有機會做得更多,因為它就是一個成本累積的過程,當源頭基本上就被混亂的甚至跟很多廢物交雜在一起,後面要花力氣再把它分流出來,其實很耗費成本、耗費碳」,因此林盟洲希望靠宣導跟教育。 細數大豐環保在環境教育宣導上所做的努力,包括:只要集滿「回收點數Z幣」,即可在資源回收站「以物易物」換取生活用品,讓回收觀念扎根。以及2021年成立全台首座廢車拆解再生觀光工廠「zero zero拆車夢工廠」,徹底發揮對資源物的想像。 另外,大豐環保也積極透過異業合作,如VOGUE、IKEA、京站時尚廣場等,在活動環節中加入有趣的回收遊戲,以及發行環保刊物《回收再誌》,分享永續趨勢、綠色新知、環保妙招,也介紹職人的工作日常。「一個人回收是榜樣,一群人回收是力量」,將資源回收融入生活,這是林盟洲堅持不賺錢也要做的扎根工作。 有趣的親子環境教育運動,日日推行回收工作。 除了推廣環保教育,林盟洲也希望建立更多元而且精緻化的合法回收通路,例如大豐環保早在2008年首創回收加盟體系,2012年創都會型回收站,透過直營與加盟,擴大實體回收通路,讓整潔便利的連鎖回收站成為社區裡的好鄰居。大豐環保還在2017年創立zero zero環保回收平台,提供便利、友善的O2O(線上線下整合)回收體驗,透過電話、Line、網頁與App,都能免費諮詢,並且一鍵預約家電、家具以及廢汽機車等到府搬運服務。 但林盟洲也發現在教育和通路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得降低廢棄比例。讓現有回收範疇的廢棄比例降到最低,使之更有效率的進入到回收鏈,並且運用創新設計思維,發展既廣又深的綠色產品,後端往更高附加價值延伸,是大豐環保下一步努力的目標。 清運、再生、研發 堪稱模範   早期受限於處理技術,再生材料品質差、價格低廉,一般只能用來填充與COST DOWN,屬於降階後的循環再利用。不過,隨著資源回收與再生技術升級、加上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衝擊下,2050淨零碳排成為顯學,再生材料可實質減少碳排放量,降低自然資源/能源的開發耗損,以及焚化或堆填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因而越發受到重視。台灣「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即明定資源循環零廢棄為關鍵戰略之一,希望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加值化處理廢棄物。 多彩多姿的說明告訴大家怎麼回收塑膠品。 2023年8月環保署升格環境部,新設資源循環署即是從傳統廢棄物管理思維轉型向資源循環邁進。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眼中,大豐環保堪稱回收企業模範生,既能清運處理廢棄物,又擅於循環利用、資源再生。 這是因為大豐環保2005年就自建再生處理廠,經過不斷改良,已取得多項認證,2016年大豐環保與標榜零碳美妝的歐萊德(O’right)攜手,推出亞洲髮妝界第一瓶「100%再生塑膠瓶身」,之後又協助富士全錄回收影印機重製塑膠再生文具,以及將迪卡儂回收大量的廢棄衣架再製成購物袋、另外也協助GogoroxMUJI把門市回收的PP材料,再製成PP車殼部件以及「Gogoro 環保尺」。 2023年大豐環保還響應台積電、配客嘉所推動的「循環箱大聯盟」,回收科技業廠區廢塑料,再製成「環保循環箱」,解決供應鏈運輸中一次性紙箱的浪費。另外也協助台積電客製寶特瓶回收箱、回收廠內的晶舟盒,再製成環保衣、企業名片盒,回饋給企業內部使用,達成企業內循環的永續經濟。 大豐環保引領不同品牌一同加入永續,觸角也跟著愈伸愈廣,如今與客戶共同研發應用的範疇,包括日用化學、洗沐用品、運動、紡織、化妝、兒童玩具、口腔清潔等產品,不僅兼顧功能性與實用性,還能減少65~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22~2023年大豐環保又以PP與HDPE再生料接連取得美國FDA食品無異議函(NOL)授權,是全台首家取得這兩種材料認證的供應商,也意味著大豐環保再生料正式跨入食品容器。 大豐生產多彩多姿的再生商品。 AI應用 開創產業新契機   研發技術的應用當然也包括近年來最夯的AI。大豐環保在AI應用上起步很早,與經濟部工業局和學術單位都合作過,「雖然功力不夠並未成功,可是一直就有這個動力,在嘗試很多的可能性」。林盟洲說,「回收就像是懸崖下的產業,跟很多的技術完全搭不上邊,甚至資訊化程度落差非常嚴重,我一直覺得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這些技術應該灌輸到所有的產業裡面,所以我們不該被排除,就會去想辦法去嘗試,形成一個探索的過程」。 看到市場的可能性,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富智康也投入資源,與大豐環保共同合作開發,將AI技術和機械手臂運用在資源回收的辨識與分選;同時也與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合作,將AI回收系統導入「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在2023年啟用第一座AI資收細分選廠。 傳統的資收分選往常得仰賴大量人力進行材質辨識與分類,像各類塑膠外觀相似,再怎麼眼明手快,也容易疲乏出錯。現在透過AI辨識能快速分辨出17類資源回收物,並借助機械手臂抓取、投放到正確貯存槽,處理速度、純度和效能都大為提高。以新北市資源循環教育基地為例,經不斷試驗並建立資料庫,AI回收系統漸漸完善,營運至今,資源回收再利用率提升15-29%。 林盟洲指出,現階段AI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資收分選,未來還能在分選廠、處理廠(如再利用廠、焚化爐等)及事業廢棄物等方面,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和統計,從而實現智能監控,並協助決策管理。不過,他更寄望的是應用AI做到逆向製造。「例如幾年前APPLE用機械手臂做一支iPhone,先製造再拆解。目前回收過程很多是用破壞性的,把大機具拆掉,就全部下去攪,攪了之後就不能使用這個技術,可是現在生產基本上都是很大比例用AI製造,理論上能夠組回去,大概就可以拆出來。它應該是一個最有效的單獨處理方式」。 跨界連結 預見未來藍圖   隨著大豐環保在國際間闖出名號,外國媒體、官員接連到訪。大豐環保也赴海外拓點,並在海內外持續與產、官、學界合作,借重各個領域的菁英與技術,探索循環經濟的最大可能性。 大豐環保過去撒下的種子,陸續開花結果,這兩年多喜臨門,先後榮獲各大獎項,如台灣循環經濟獎、再生塑膠粒榮獲產品獎、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績優業者、循環經濟績優企業銀質獎等,今(2023)年也獲第五屆國家企業環保獎入圍獎,這是台灣在推動環境保護領域的最高榮譽。 大豐PCR的再生商品,開發許多兒童玩具。 當資源回收不再是「骯髒」、「危險」又「辛苦」的3K產業,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投入,但林盟洲說如果只是單純覺得賺錢簡單,最好別輕易跳進來冒這個險。「必須感受到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情是存在的,要真正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文:鄭佩雯 圖:大豐環保提供)

Read More

真能冷死人! 保暖3招好過冬

寒流來襲,醫師黃軒揭保暖的技巧及緊急措施,應對寒冬。(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12月初冷空氣來襲,恐直逼寒流等級。醫學博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在群平台中示警「冷,真的會死人的!」並分享有關保暖的實用技巧及緊急應對措施,提醒民眾,天冷請注意保暖。 醫師黃軒解析天冷容易猝死的原因,包括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因為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急升,增加心臟負擔,誘發急性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疾病,另外,血液黏稠度增加也是容易猝死的因素之一,因為冷天會降低血液流速,血液變得黏稠,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他說,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頭痛、四肢發麻、心跳不規則、血壓異常時,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需注意,特別是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的患者,心血管功能較弱,更難適應寒冷。 對此,黃軒也分享專家建議的實用保暖技巧及緊急應變措施,希望能幫助民眾安全過冬。 1.在保暖措施方面:穿著溫暖衣物,特別是頭部和四肢,注意室內保暖,避免溫差過大,睡前要特別注意保暖。 2.飲食建議喝溫熱飲品,避免空腹,維持正常三餐,補充足夠水分。 3.運動調整方面:不建議清晨外出、避免在寒冷時段戶外活動、建議室內溫和運動。其中長者、心血管病患、慢性病患者更應保持規律作息,持續正常服藥,注意身體變化。 黃軒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保持警覺性,注意天氣變化。

Read More

不如幼兒 逾65歲流感疫苗接種率 多不到4成

台灣成人接種疫苗比例僅40%,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5%標準。(葛蘭素史克藥廠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明年起就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高齡醫療照護成本預估到2050年恐突破6200億元,而充分且確實的成人疫苗接種,不僅可有效降低感染後罹患重病的死亡率,也能減少醫療支出。 截至11月24日統計,全國113年度學齡前幼兒流感疫苗接種率,達到了53.8%。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陳宜君指出,2010年至今年65歲以上流感疫苗接種比例多低於40%,遠低於世衛建議的75%標準。 依據衛福部醫療費用申報統計,我國男性及女性人均醫療費用分別在35歲及45歲後迅速上升,而在勞動市場逐漸縮小的背景下,本可透過疫苗預防的疾病一旦廣泛傳播,還可能影響勞動力供應與經濟穩定。 陳宜君指出,在政府長期政策推動並有明確接種時程規劃下,台灣嬰幼兒疫苗接種計畫是全球優等生,但是,成人預防接種因缺乏明確穩定的預算來源,使推廣較為緩慢。

Read More

半年2度摔斷腿 老婦術後行動自如

87歲陳姓婦人半年內2度摔斷腿,經及時手術搶救,合併防感染骨水泥治療,如今行動自如。(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87歲陳姓婦人身體健朗,平時就愛在自家後院花園種植花草,卻在半年內2度在花園跌倒,先後摔斷右腿跟左腿,幸好經過台中醫院醫療團隊及時手術搶救,合併防感染骨水泥治療,如今康復,行動自如,可繼續「拈花惹草」的退休生活。 台中醫院骨科醫師周育名指出,一般人骨質密度高峰期在35歲,之後開始下降,女性更因更年期荷爾蒙改變,骨質會迅速流失,建議平時應多攝取牛奶等高鈣食品或補充鈣片保健,防患未然。 陳姓婦人今年5月底在後院修剪花草時,疑因地滑,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右側髖關節股骨骨折,經送醫接受微創「正前開髖關節半置換手術」,合併抗生素骨水泥治療,術後隔天就可下床走路,恢復良好。不料,上月初,陳婦和朋友邊聊天邊修剪枯枝,沒看到地面石頭,又跌一跤,送醫發現,之前骨折的右腿沒事,左髖關節股骨頭卻骨折了,再度接受手術。 陳婦對於半年內連續摔斷左右2側大腿,2度入院手術治療,如今可以行動自如,繼續「拈花惹草」,對醫療團隊相當感謝;醫師提醒,返家走路要特別小心,避免再次跌倒,也建議她可多食用含鈣質食物、多曬太陽、接受預防骨質疏鬆藥物治療與保養。 周育名表示,長者骨折不僅常見,且會造成重大的後遺症。據統計,在發生髖部骨折後患者如果未獲得良好治療,1年內有20%的病患會死亡,高達50%的患者未來無法再獨立生活。 周育名說,骨折是可以預防的,建議長者多吃含鈣食物、多曬太陽、適度運動、走路小心。女性65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建議接受BMD檢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