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少熬夜 有助預防脂肪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營養師指出,有脂肪肝的民眾,建議每日應攝取6大類食物,且減重者不要用飢餓法減重,以免造成營養不良,加重脂肪肝。平時少喝酒、少熬夜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生活作息等,都可改善及預防脂肪肝上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造成脂肪肝的常見原因有很多,如酗酒、肥胖、血脂肪過高、糖尿病、藥物以及長期營養不均衡等。其中,肥胖被證實與脂肪肝的發生有密切關聯。 然而,脂肪肝是可逆性的病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都可恢復正常,治療方式有調整飲食、減肥、規律運動及給予適當藥物等。 洪若樸指出,在均衡飲食上,建議每日攝取6大類食物,除了全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搭配蔬菜、水果,增加纖維量;而減重者要注意不要用飢餓法減重,以免造成營養不良,加重脂肪肝。 另外,應適量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洪若樸說,蛋白質可促進肝細胞再生,如奶、蛋、黃豆製品、各種肉類、魚及海鮮等,1天約攝取5~6份;黃豆中含異黃酮素,建議可食用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降低血脂濃度。 同時,應該減少高油脂食物攝取,如在食物選擇方面,儘量選用瘦肉,去除可看見的脂肪部分,例如:肥肉、皮、內臟等,並控制肉類的攝取量,且須減少高糖攝取,尤其是單糖類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糖果、加糖飲料、加糖罐頭食品、甜湯、冰淇淋、過量水果及果汁等。 洪若樸表示,透過調整生活型態:正常生活作息、調適壓力、不熬夜、戒菸並且規律運動,脂肪肝也可以不藥而癒。

Read More

三總血友病篩檢 偵測率提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基因缺陷的疾病,至今並無治癒方法,但若不予以治療,出血將可能造成大量失血或因關節或體內積血而內部損傷。三軍總醫院昨(4)日公布研究成果,找出致病基因檢測新法,提升突變的偵測率從92%提高至98%。 在台灣約有1100多名血友病患,常見的血友病有A型與B型兩種,A型是第8凝血因子蛋白缺乏或不正常,而B型是第9因子蛋白缺乏或不正常,兩者皆屬於母系隱性遺傳疾病,在由帶因子的X染色體上表現,故發病患者99%為男性。 三總血液腫瘤科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醫師表示,因為基因診斷之侷限性,依舊有2-7%的血友病患是在F8基因外顯子上是找不到突變。 為了提升基因診斷的效能,三總血液腫瘤科分生診斷實驗室建立了F8基因mRNA分析,以及多重連線探針擴增技術 (MLPA) ,來檢測這些在第一階段PCR找不到突變的檢體。 陳宇欽表示,從2006年到2018年總共做了202個A型血友病患基因檢測,其中有14個病患來自於9個不同的家庭在他們F8基因外顯子上找不到突變,針對其中10個輕度的血友病患,經採用進一步的訊息核醣核酸(mRNA)分析,發現在F8基因的第18內含子上有同一個變異點。 陳宇欽表示,結合mRNA的分析和多重連線探針擴增技術,將大大的提升檢測A型血友病患基因突變的效率,由92.8%提升到98%。研究成果已於7月刊登在國際期刊「歐洲血液病學雜誌」。 陳宇欽表示,基因檢測除可確定疾病的診斷,提供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及帶因子的診斷,得知是否為產生抗體的高危險群,從優生保健的觀點,可以從15週的羊水穿刺篩檢,提前到胚胎的選擇,避免生下血友病寶寶,目前研究團隊也免費提供相關檢測給有需要的民眾。

Read More

南市腸病毒求診人數激增 兩幼童併發腦幹炎 衛局提醒落實衛生消毒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上週確診兩例腸病毒感染71型併發重症個案,分別為麻豆區一名2歲男童及白河區5月大女嬰,經治療後已痊癒出院。南市衛生局表示,開學後本市腸病毒疫情有逐漸上升趨勢,第35週門急診就診人數為1,594人次。提警民眾注意手部衛生及環境消毒,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 根據統計,全國累計34例重症確診個案,腸病毒71型達25例,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克沙奇A10型各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南市本本年度第35週門急診就診人數為1,594人次(流行閾值910人次),提醒民眾切勿掉以輕心,尤其腸病毒71型於本市社區陸續檢出,該病毒感染幼兒童造成腦炎或肢體無力麻痺。 南市上周先後傳出兩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麻豆一名二歲男童在發病後連續發燒、嘔吐數日,身體無明顯紅疹或口部潰瘍,後續出現步態不穩、肌抽躍及嗜睡等症狀,經診斷為腦幹腦炎;另白河五月大女嬰於發病後持續高燒、活動力不佳伴隨肌抽躍、心搏過速及高血壓等症狀,後續出現意識改變之症狀(嗜睡、無哭鬧反應、眼神上吊等) 經診斷為腦幹腦炎。兩名幼童經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現已出院並持續門診追蹤治療。 台南市衛生局強調,手部衛生為預防腸病毒感染首要預防方法,洗手時應優先使用肥皂並落實「濕、搓、沖、捧、擦」5步驟,居家一般環境清潔消毒可用「500ppm稀釋漂白水」進行消毒。以5湯匙(100c.c.)市售5%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混和均勻。家長更應持續留意幼童,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勿再出入公共場所或安親班。

Read More

蕁麻疹 愈夜愈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36歲女性,近1個月有皮膚搔癢情形,且浮起團塊、越抓越大片,尤其在半夜入睡前發作最嚴重,因而至中醫科就診,診斷為蕁麻疹。透過「換膚方2.0」一天早晚服用兩次,並搭配中藥龍膽瀉肝湯做治療,服藥1個月後蕁麻疹已無發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蕁麻疹不具有傳染性,是一種皮膚過敏反應。症狀包括有全身不定處皮膚起搔癢、浮起一塊水腫,且在數小時內消失,沒過多久又開始發作,嚴重的時候連眼皮、嘴唇也會水腫,甚至引起呼吸困難,需要立即掛急診就醫。 在治療上,謝旭東指出,「換膚方2.0」蕁麻疹有助緩解蕁麻疹。其中該藥方含有連翹這味藥,在現代醫學研究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效果,能夠避免血管性水腫,故能減緩蕁麻疹的搔癢。 另外,換膚方原有的荊芥、防風可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配合知母、石膏、黃芩解熱抗發炎,均能讓搔癢感減輕,苦參、生地具有免疫調節作用,治療蕁麻疹的病根,身體免疫恢復正常,蕁麻疹也不會發作。

Read More

心律過慢 易致眩暈全身無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如有全身無力、神智不清等情形,小心可能為心律過慢所造成。醫師表示,如果發生眩暈、衰弱無力或精神錯亂現象,應立即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涂崇誠指出,人的心搏率通常由一個天生的起搏器所控制,起搏器是由右心房壁的一群特殊細胞所組成。起搏器經由2個心房將電脈衝信號發射到心室,使心肌發生有節律的收縮,這種有節律的心肌收縮叫做心搏或心跳。 如果這個天生的起搏器運作得太慢或太不規則,就會發生眩暈、精神錯亂及疲乏無力的症狀。 房室傳導阻滯也會引起相似的症狀,當將電脈衝傳導到心肌的系統部分或全部失去作用時,房室傳導阻滯就發生了。房室傳導過程中,任何部位的傳導障礙都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傳導阻滯通常分為三度,一度的心搏脈衝傳導阻滯要比正常心搏慢,但不會引發症狀;二度的傳導阻滯,是有些心房脈衝無法傳至心室,於是脈搏變得不規則起來;三度的房室傳導阻滯是脈衝根本就不能傳導了。 涂崇誠表示,房室傳導阻滯經常與冠心病、風濕性心肌炎、高血壓病有關連;服用毛地黃過量及奎尼丁中毒也能引發房室傳導阻滯。提醒老年人如果發作眩暈、衰弱無力或精神錯亂現象,應該立即就醫。

Read More

大啖烤肉月餅 小心腸躁症上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秋連假將屆,許多人烤肉、月餅不停歇,專家提醒,當心腸躁症上身,建議搭配攝取低腹敏水果,可幫助消化。 中秋假期不是烤肉加月餅,就是親友聚餐,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暨營養博士吳映蓉引述2017年發表於《Nutrients》期刊的調查指出,針對44,350位民眾的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有正相關,吃越多高油脂、高精緻糖分食物,越容易發生。 吳映蓉指出,國人中秋喜愛的烤肉含有大量油脂及蛋白質,除了需要長時間的消化,易引起腸胃不適的症狀,且這類食物吃多恐怕會引起消化不良、胃脹氣、便秘或有害物質停滯體內等種種腸胃問題。 已有多項研究指出,低腹敏飲食有效改善腸躁症,吳映蓉舉例,像木瓜、奇異果皆含不同的酵素,有助於促進高蛋白質食物的消化。尤其奇異果的水果酵素對於蛋白質有很高的分解能力,對於分解烤肉常吃的牛肉、雞肉、豆類,以及奶製品中的蛋白質特別有效,可使胃部更快排空,舒緩脹氣,減少食用高蛋白食物後的腹脹感,改善消化道不適症狀。 在大餐一攤接著一攤的中秋節,吳映蓉表示,最適合搭配「低腹敏」水果,例如奇異果、木瓜、柑橘類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吳映蓉指出,水果中所富含的維生素C可調節代謝及神經傳導物質合成(如血清素),有助減緩疲勞,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芭樂、柑橘類等,經研究實驗發現,每天食用2顆高維生素C含量的奇異果,可以減輕疲勞、顯著改善沮喪情況,並增加活力。

Read More

草療提供免費成人健檢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9月起提供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尿蛋白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守護社區民眾的健康,該院歡迎民眾能多加利用。 為達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草屯療養院特聘新陳代謝專科醫師楊晉州,每週一至週五上午提供門診服務。楊醫師表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初期不一定有症狀,許多民眾是透過成人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罹病,可說是健康的沉默敵人;利用一年一次免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可以檢查出常見的三高疾病,還能夠了解個人的肝臟與腎臟的功能健康狀態。不但可加強慢性疾病的預防,甚至能早期發現重大疾病,早期治療,以達維護健康的目的。 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成人健康檢查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國民壽命不斷延長,活的老同時也要活得好,很多民眾在青壯年時都忙於工作,忽略照顧身體,加上慢性病的風險也逐年增加,由成人健康檢查定期把關,才能達到及早偵測預防疾病的效果,成人健康檢查提供最具效益的檢查項目,經由快速簡便的流程,能提早發現潛在的風險,並定期追蹤異常項目,確保民眾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Read More

吃冰箱剩餘食品 女童染沙門氏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位主婦因為冰箱壞掉,把剩餘的食品拿給6歲的女兒吃,導致孩子感染沙門氏桿菌,因而高燒不退、上吐下瀉、持續腹痛數日,須住院治療。食藥署表示,高溫環境讓病菌容易滋長,若吃下半生不熟的食品,當心沙門氏桿菌等引起的食品中毒。 食藥署表示,近5年我國平均每年約有347人感染沙門氏桿菌。主要是食入受到汙染的食品而感染,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牛奶製品、禽畜肉類等。 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汙染食品,屬於人畜共通傳染。沙門氏桿菌有2,600多種型別,在全球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常居首位或第二位。 沙門氏桿菌感染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惡心、嘔吐,症狀持續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 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CDC)估計,全美平均每年約有120萬人感染沙門氏桿菌,導致2.3萬人留院。今年5月,美國官方發布一起攝食西瓜、哈蜜瓜、香瓜等截切水果,感染沙門氏桿菌的食品中毒案調查報告,造成137人生病、38人住院。 因此,國人選購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時,應多留意,慎防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食品中毒。最好選擇完整的新鮮水果,裁切前要適當清洗,維持刀具、砧板等接觸器具的清潔及低溫保存成品,確保截切水果品質,並儘快吃完,以降低微生物危害的風險。 食藥署提醒,食品調理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汙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的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並應防止病媒侵入;同時避免寵物接近調理及供餐場所;處理食材及進食前應徹底洗淨雙手;被病媒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Read More

救國團崇德中心週六教急救術

▲台南市救國團崇德中心將於九月七日(星期六)上午十點至十一點三十分舉辦「必學急救術CPR」免費講座,由專業的消防人員教導CPR急救技巧與AED的正確使用方法,當遇到狀況時第一時間應該如何正確處置,如何自救救人,讓傷害降到最低,洽詢專線:二六七八○三九。 (陳治交)

Read More

國軍吸菸率 10年減4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協助國防部共推「無菸軍隊」,多管齊下呼籲戒菸,10年下來讓吸菸率減少4成。 國健署表示,吸菸會降低傷口癒合速度、減緩受傷復原、減少血流量與攜氧量、增加骨頭斷裂的風險,在惡性循環下又增加其他受傷的風險。 國外研究顯示,軍中體能(血氧能力、肌肉耐力)差者,受傷機率高出20~30%。進一步分析發現,血氧能力差的的吸菸男性,相較血氧能力好的非吸菸男性,受傷機率高70%;肌肉耐力差的吸菸女性,相較肌肉耐力好的非吸菸女性,受傷機率高出40~90%。 美國國防部每年花在吸菸相關疾病的醫療費用、工作損失達16億美金(相當新台幣496億元),可見軍人強健的體魄並避免受傷是影響戰力與經費的重要因素。如何打造不吸菸的健康國軍,為國軍建軍備戰的重要一環。 國健署92年起與國防部攜手合作,辦理戒菸就贏比賽、戒菸班、戒菸講習及戒菸輔導員訓練,搭配國軍醫院戒菸門診、部隊醫務所,協助國軍戒菸,並逐年裁減吸菸區,建立營區無菸支持環境,以保護官兵安全、健康權益。國軍志願役官兵吸菸率也成功下降,由99年的33.2%下降至108年的19.9%。 另自103年起持續辦理「國軍戒菸就贏」比賽,107年度報名組數達2051組,整體戒菸成功率達4成(47%),今年更達2611組,將於19日進行抽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