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35/45/65歲女 開放HPV公費檢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健署指出,明年將推出子宮頸癌篩檢升級,定期抹片配合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等措施,並開放35歲、45歲、65歲女性進行公費HPV檢測;另外,國中男生自明年9月起也開始公費接種HPV疫苗。 國健署指出,子宮頸癌曾是台灣女性健康頭號殺手,國內自84年起公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生率自每10萬人25例多,到2021年降至每10萬人7例左右,但未達世衛組織所訂之每10萬人4例之目標,因此決定開放定期抹片並配合HPV檢測。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為達成賴總統「健康台灣」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之目標,明年將推出HPV檢測服務,HPV檢測與傳統抹片檢查差異,在於不僅可測出有無感染,還可掌握病毒活性與濃度,有助於診斷。 國健署表示,HPV檢測公費適用對象為35歲、45歲、65歲女性,其中35歲、45歲規定是依據國際指引而進行檢查,參考台灣地區女性罹病情況特別增加65歲女性族群,是因為台灣高齡女性HPV感染率仍高,再加上65歲女性常常認為過去做過抹片,年紀大就不用再檢查,希望透過HPV公費檢測以增加篩檢率。 由於男性也會感染HPV病毒,統計每2位男性就有1位有機會感染HPV,引起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肛門癌、陰莖癌、頭頸癌等癌症,國健署決定自明年9月起國中男生開始公費接種HPV疫苗,預估受惠人數為9萬至11萬人,需要預算4.7億元。 國健署表示,接種HPV疫苗可預防至少7成致癌高危險型別HPV感染,國健署自107年全面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統計由107年至110年入學女生完整接種2劑疫苗涵蓋率為75.2%、86%、86.1%、91.7%。

Read More

篩檢異常沒空回診 醫籲給上班族陽追假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賴正大1日指出,要降低癌症死亡率,除了要新增篩檢工具,並擴大適用對象外,篩檢後呈現陽性之追蹤率更是關鍵,但卻有不少受薪階級癌篩異常卻苦於沒空回診,呼籲政府考慮給予「陽追假」。 國健署指出,要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勢在必行,衛福部研擬擴大篩檢對象年齡及新增篩檢工具,包含肺癌早期偵測服務下修吸菸史、癌症篩檢年齡資格擴大、新增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及國中男生HPV疫苗,和推出大腸癌高風險族群接受大腸鏡篩檢(含麻醉)。 賴正大指出,癌症篩檢疑似異常個案追蹤及確診管理是降低癌症死亡率關鍵,根據臨床經驗,受薪階級癌篩異常無法回診,「沒有辦法請假」是主因之一。 以大腸癌篩檢為例,當糞便潛血檢查異常,陽性個案追蹤確診,必須使用大腸鏡檢查,進行大腸鏡檢查通常建議1天完整的假別。呼籲比照產檢假模式,雇主應給予「陽追假」,提升癌症篩檢異常個案即早接受進一步檢查。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陽追假」是由勞動部所主管,若勞動部未來評估可行,當然樂見其成。國健署透過醫療院所合作,建立以癌症篩檢異常個案為中心主動追陽管理模式,與健保署合作後,陽追率逐年增加,今年預計陽追率可達86%,未來以90%陽追率為目標。 國健署表示,正研擬新增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公費無痛大腸鏡篩檢,預計明年起展開試辦計畫,對象為40至49歲且一等親患有大腸癌者。賴正大指出,樂見高風險族群能提早接受大腸鏡篩檢,事實上,基因突變早發型大腸癌,18歲後就有可能發病,建議民眾要提早篩檢,以早發現早治療。

Read More

戴奧辛超標 1.6公噸大閘蟹邊境攔截

本報綜合報導 食藥署11月初攔截1.6公噸中國大陸進口大閘蟹,發現戴奧辛殘留超標,上週五複驗結果仍不合格,已要求退運或銷毀,這批問題大閘蟹在邊境攔截,未流入市面,預計明(3)日公布相關業者資訊。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昨天向媒體說明,今年11月初在邊境成功攔截1批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大閘蟹,經檢驗發現戴奧辛殘留超標,首次檢驗結果於11月15日出爐,確定不合格。進口業者依照法規提出複驗要求,複驗結果11月29日揭曉,仍顯示戴奧辛殘留超標。 林金富表示,依規定,已要求將這批問題大閘蟹在邊境進行退運或銷毀,禁止進入台灣市場。目前正依程序準備公布檢驗結果,內容包括檢驗殘留量數據、涉及台灣進口商及中國大陸養殖業者等資訊。 林金富說明,依照正常流程,複驗結果11月29日出爐,將於12月4日簽報,12月10日例行邊境檢驗公布,但考量到民眾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度關注,決定提前於12月3日向外界說明相關詳情。 戴奧辛被稱為「世紀之毒」,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曾說明,戴奧辛是環境荷爾蒙,由419種化合物組成,是人類確定致癌物,短時間內大劑量暴露戴奧辛,恐有皮膚病變、肝臟傷害,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則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損害免疫能力,孕婦流產、畸形胎兒風險。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大圓肌症候群

■陳俊銘 大圓肌容易受影響而形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當運動或發生車禍事故,睡姿手高過頭,使用肩部力量打掃拖地,手提大型行李,將小孩高舉過肩,或重量訓練初學者、劍道、羽球、桌球、游泳選手、長時間打電腦,都有可能造成大圓肌重複微創傷、反覆發炎、組織腫脹,形成沾黏、疼痛,範圍通常在肩部及往下輻射至上肢。 激痛點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特有現象,會有局部的劇烈疼痛點。透過觸診或牽引等對激痛點的物理性刺激,不但產生強烈的局部疼痛,也會產生牽涉痛,大圓肌症候群的患者所呈現的激痛點位於肩部外側的大圓肌內。 當觸診肌筋膜激痛點時,往往可以找到緊繃帶狀的肌肉纖維,這區塊很容易因長時間反覆發炎、組織腫脹,形成沾黏,一般認為激痛點是患部肌肉微創傷的結果,這可能是由於單一次的受傷、反覆性的微創傷,或者作用肌及結抗肌組建的慢性功能失調而造成。如果患者還營養不良或者同時存在心理或行為的異常,包括慢性壓力和憂鬱,這些所有的促發因子可能會被強化,大圓肌似乎特別容易遭受壓力所導致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激痛點是大圓肌症候群的病理傷害,而其特色是在肌肉的腋窩或後面的部分有局部的劇烈壓痛點。透過觸診或牽引等對激痛點的物理性刺激,會產生強烈的局部疼痛以及牽涉痛。 中醫治療大圓肌症候群,首先以藥物配合針灸為主,臨床方以桃紅四物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桑枝、木瓜、葛根、丹蔘、川七、赤芍等改善疼痛。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可使大圓肌症候群獲得很好的改善。若是肩部反複疼痛、組織腫脹,已形成沾黏,觸診有條索狀的硬結塊,可運用小針刀,鬆解沾黏組織、緩解疼痛,比較能根本治療。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官網訂/超商領 今年感染升4.8% 疾管署推愛滋自篩免運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疾管署也推出愛滋自我篩檢試劑免運活動,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民眾可透過自我篩檢計畫官網訂購愛滋自我篩檢試劑,並選擇鄰近超商通路,僅需支付200元試劑費用,不需額外支付物流費,便可取得自我篩檢試劑,鼓勵民眾接受愛滋篩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疾管署統計,國內累積至10月底,共新增834人感染愛滋病,比去年同期微幅上升4.8%。去年愛滋防治指標達到「91-96-95」,91%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6%已知感染者接受治療,以及95%接受治療者病毒量成功抑制,優於全球平均「86-89-93」。 疾管署呼籲,有性行為者至少要做1次愛滋篩檢;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1次愛滋篩檢;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感染性病、多重性伴侶、使用成癮性藥物、與人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等、或性伴侶有前述任一情形者,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以利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疾管署指出,今年世界愛滋病日主題為 Take the Rights Path (有愛無礙,健康平權),透過社會大眾對於愛滋的正確認識,去除汙名與歧視,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獲得愛滋預防、篩檢或治療服務,守護自己健康,才能持續朝零歧視、零新增、零死亡的願景前進。 疾管署表示,自106年起於全國推動愛滋自我篩檢計畫,民眾可以透過各縣市人工發放點、自動服務機或網路訂購超商取貨等管道取得自我篩檢試劑,篩檢後依包裝指示上傳試劑編號照片、註冊會員(匿名)及登錄檢驗結果。 疾管署指出,自我篩檢試劑為初步篩檢,民眾若初步篩檢呈陽性,即便身體沒有不適,也應儘速至愛滋指定醫事機構進行確認檢驗,以釐清自身感染狀況;持有初步篩檢陽性結果就醫,疾管署就補助當次就醫掛號費及部分負擔減輕民眾就醫負擔。

Read More

<醫師專欄>投手的惡夢─手肘尺側側韌帶損傷

■林敬為 上個星期整個台灣沉浸在為中華隊加油的氛圍中;當拿下12強總冠軍的那一刻,歡呼聲久久不散。中華隊靠著堅強的牛棚以及優異的打擊表現,一步一腳印成就了這個榮耀。 中華隊在這幾場賽事中,每一場比賽都動用好幾名投手上場,除了是臨場調度需要外;也因為所屬球團為保護選手,對投球數量有所限制。在漫長的職業賽季之後,又參加國際賽,每位選手的身體都有一定程度以上的疲勞感或傷勢;為避免選手進一步受傷,才會對其投球數量跟上場次數做出限制。 對投手而言,最容易造成受傷的部位在肩膀及手肘2個部位。以手肘而言,為了在投球過程中增加手臂擺動的幅度,會造成手肘內側的壓力增加,致手肘尺側側韌帶損傷、甚至斷裂的情況。許多知名的投手,像是大谷翔平、郭泓志等人都曾經遭遇這類的傷勢。 輕微的側韌帶損傷,可以透過復健及注射治療改善恢復;一旦手肘尺側側韌帶有嚴重斷裂的情況,想要恢復投球威力,就只能接受韌帶重建手術,也就是許多球迷常聽的「Tommy-John surgery」,通常是將手臂或大腿的肌腱移植到手肘內側,取代原本受損的韌帶。後續需要經過約12~15個月漫長的復健期,才能重新回到高強度的比賽場上。 近年來,隨著手術技術以及醫材的進步,有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叫做「韌帶修補合併內側支撐帶(Internal brace)加強手術」。這種手術方式是將斷裂的韌帶重新縫回骨頭上,同時搭配高強度的特殊材料固定於韌帶兩側,當作是剛修補韌帶的安全帶及護具的角色,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力,讓選手在韌帶癒合的過程中,可以提早復健的進程。與之前的韌帶重建手術相比,可以將原本需要1年多的復健期,縮短至約7個月就可回到球場上進行競賽。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

Read More

生活適應困難、容貌焦慮…性別認同困擾 她憂鬱變恐懼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30歲的跨性別陳姓女子曾因性別認同而生活適應困難,對自己容貌焦慮,且自我困惑懷疑,害怕人群;性別改變後在工作上常覺得被同事性騷擾,害怕憂鬱甚至有自傷的衝動。就醫診斷為適應困難併發混合性情緒行為障礙,同時合併有恐懼症等問題。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變性和性別認同問題形成因素複雜,主要包括社會文化媒體、網路傳播因素,以及個人成長發展背景等。其中,社會文化媒體以及網路傳播因素牽涉廣泛,如偏激極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資本物質享樂主義、毒品、色情等的影響,或是社會中的不友善環境、壓力、歧視等都可能引起困擾。 至於個人成長發展背景因素,則指個人成長發展背景影響,心理、性別、衛生、倫理教育忽略缺乏,家庭倫理情緒關係、親子互動不良,生活環境中無法得到適當的支持與協助和兩性教育。 改善性別認同困擾要多管齊下,從生活環境學習適應與建構性教育知識,包括性生活調適,日常生活、家庭、職場等公共角色行為調整學習。在精神心理問題方面的治療,包含如認知、行為、自我心理心態情緒保護防衛;社會、衛生、醫療及家庭支持網絡建構和危機處理技巧;若伴有情緒障礙,如憂鬱症、焦慮、恐懼症的相關症狀時,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 陳家駒呼籲,性別認同困擾者除了面臨自我認同問題外,可能還會面對周圍環境的不友善、歧視差異,因此要推動全民、全社會人倫教育、醫療衛生教育,維護基本人權,不因個人性別特質受到差別待遇。

Read More

幼兒專責醫師媒合平台 明上線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指出,幼兒專責醫師媒合平台已建置完成,12月起家長可輕鬆上線申請,選擇鄰近且方便就醫的專責醫師,希望幼兒專責醫師涵蓋率能達8成以上,未來4年將挹注35億元支持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 為提升兒童照護,衛福部啟用幼兒專責醫師媒合平台,便利民眾為孩子申請幼兒專責醫師。計畫覆蓋從懷孕到兒童成長各階段,第2期計畫也將強化幼兒專責醫師制度、重點醫院分級照護、重難罕症醫療及人才培育等策略,打造更具韌性之兒童健康照護網絡,照護台灣寶貝健康不漏接。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宣布,幼兒專責醫師媒合平台12月2日上線,除了方便家長提早規劃寶寶照護,不管搬家或有其他理由想更換專責醫師,都可以輕鬆上線申請,選擇鄰近且方便就醫的專責醫師,希望幼兒專責醫師涵蓋率能達8成以上。 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幼兒專責醫師目標是3歲以下的發展黃金期幼兒,都有分配到1名專責醫師,目前已經有1149家診所、2446名幼兒專責醫師參與,要提供孩子連續性、全方位的整合性初級照護。 國衛院優化兒童醫療照顧計畫協調管理中心醫師陳美惠說明,在周產期照護項目提供高危險妊娠與產前轉診服務方面,累計轉接1084次;全齡兒童重症轉運團隊服務覆蓋全台90%縣市,由8家核心醫院提供12項兒童重難罕症疾病照護。 衛福部指出,5月起實施的兒科住院醫師、研修醫師留任獎勵計畫,截至9月底計獎勵344位留任兒科的醫師,幼兒專責醫師人數也達2446人,較去年成長130%。

Read More

長效荷爾蒙針劑 控制攝護腺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醫師指出,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透過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3個月注射1次,可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也隨之大幅增加。臨床統計,約有1/3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明昕指出,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進行早期篩檢。然而,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 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 查岱龍說,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 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查岱龍指出,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 部分患者雖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

Read More

衛福部4項新制 12月上路

本報綜合報導 衛福部4項新制將於12月上路,包括M痘疫苗開放不符公費資格者自費接種,出國停復保12月23日失效,健保新增單基因檢測項目、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照服務。 衛福部29日公布12月將實施攸關民眾權益的4項重大政策或措施,首先是孕產婦照顧升級,健保署新增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照服務,預估1年約有2.1萬人受惠,健保挹注48.17百萬點,內容包括胰島素施打獎勵費、產後1次75克葡萄糖耐受試驗(OGTT)等。 健保署並將新增單基因檢測項目,推估9000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1億元;新增項目為實體腫瘤的大腸直腸癌(BRAF)、黑色素瘤(BRAF)、腸胃道間質瘤(KIT+PDGFRA)及甲狀腺癌不包含髓質癌(BRAF),以及血液腫瘤的多發性骨髓瘤(原位雜合檢驗)、B細胞淋巴瘤(BCL、第17對染色體缺失原位雜合檢驗、TP53)及T/NK細胞血癌與淋巴瘤(TCR)。 國際M痘疫情升溫,12月1日起M痘疫苗開放不符公費資格者自費接種,每劑疫苗收費為新台幣6986元,在6都、共8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可接種,維護國人健康及降低民眾於境外感染M痘的風險。 出國停復保制度將自12月23日起失效,社保司預估,影響人數部分,近5年平均每年辦理停保人數約13.6萬人,民國112年達23.1萬人;每年保費收入預估增加23.6億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