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談談拜登西點畢業講話提到台海

張競 5月25日美國拜登總統於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講話全文網址如下: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4/05/25/remarks-by-president-biden-in-commencement-address-to-the-united-states-military-academy-at-west-point-west-point-ny/ 拜登表示支持台海和平穩定。(路透,資料照) 當台灣媒體依據講稿其中一句話:We’re standing up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而起舞,開始報導此事時,媒體來電詢問我的看法,我回答如下: 美國是否會涉入干預台海衝突,在台灣社會已經成為宗教性信念問題,不是事實上會不會,而是人們信不信;廟內求籤卜卦算命,就看信徒態度而非神明有無,也是同樣道理。 所有被人深信之美國對台安全承諾,其實完全沒有強制性法理依據;但是美國是否要干預衝突,不僅是因為客觀實力強弱,更要看政治意志高低。美國是否夠近,上帝是否太遠,或是反過來認為美國太近,而上帝太遠,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只有兩岸實際衝突時,才會謎底揭曉見真章。 ⋯⋯⋯⋯⋯⋯⋯⋯ 當然我認為媒體編輯大概不會欣賞我如此回應,果不其然,媒體沒有刊出我的觀點。不過,針對拜登講稿將台灣海峽視為複數,使用Taiwan Straits而不是Taiwan Strait,這並不是錯誤,因為台灣海峽水域本來就有很多不同海峽與水道,假若大家去查閱一下,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曾發表各項涉台之政府白皮書內,台灣海峽都是用複數。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政府在針對台灣海峽發表聲明或是文稿時,多半都是使用單數,確實很少使用複數。這個沒有任何政治意涵,大家也不必對此做文章。 只是想到當全球媒體報導拜登西點演講時,都將重點放在烏克蘭與加薩戰事,台海並非新聞報導焦點所在,我們是否應該覺得no news is good news呢? 「聯合利劍—2024A」演習已經落幕,回想5月20日各方對於賴清德就職演說紛紛提出即時評論,而我當時卻認為不能遽下定論,反而應當等待北京與華盛頓兩方面,具有政策實權者,提出正式回應後再下定論。我確實認為在當前戰略環境兩強對立,相互擠壓愈來愈嚴重前提下,並未留給台北太大空間。 到目前為止,賴清德未來整個政治前景,是否還處在蔡英文遺留陰影之下?值得大家思考;由於蔡政府高度配合美國政策,自然華盛頓希望賴清德繼續維持既有政策,所以才會產生國安高層人士多位留任,同時不斷公開露骨表態,希望賴清德能夠遵循蔡英文路線。 而許多政治觀察家確實認為,賴清德正如賭客上桌接手政治牌局,但卻只能將桌面老牌匆匆洗牌,就要開始下注;因此不論現在如何叫牌,從北京眼中看來,恐怕是很難會受到重視,要翻轉政局更新氣象,開創新局讓兩岸另起風雲,機率目前看來相當有限。 不過美軍並未對「聯合利劍—2024A」演習,透過兵力部署調動表態回應,各項壓力當然還是靠國軍承擔。究竟是否因為華盛頓事先獲得北京通報,雙方對此存在默契,咱們就靜待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董軍與奧斯汀會不會見面來當指標吧!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立法院肢體杯葛,根本雙標!

在全武行演出再度成為國際新聞頭條之後,民進黨非但沒有檢討反省,反而還策動外圍團體包圍立法院鬧事。圖為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衝撞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中央社) 在全武行演出再度成為國際新聞頭條之後,民進黨非但沒有檢討反省,反而還策動外圍團體包圍立法院鬧事,企圖以民粹裹脅民主,更被在野黨抨擊為公然以抹黑造謠手段干擾議事,完全不顧程序與實質正義。 國會改革五法以《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為核心,兩次肢體衝突都與其有關。民進黨批評在野黨是受到中共指示才提出修正案,又說審查未經實質討論,也不公開透明,根本就是「黑箱喬條文」。但是真相究竟如何?當然可以受到公評。 首先就程序來講,國民黨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時,就邀請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等機關代表徵詢意見;隨後舉行三場公聽會,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看法;委員會審查時,各政黨委員也都有提出自己的意見;只是朝野協商時所有條文都未達共識,依法必須進行表決。顯而易見,這個修正案完全是按照正常的議事程序走,民進黨之所以屢屢吃癟,完全是因為席次較少,所以表決總是輸掉。這是議事運作的常態,也是民主政治「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精神,試問,這有哪一點不符程序正義呢? 再就實質內容來看,民進黨批評最烈的是國會調查權,黃捷聲稱藍白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四十七 、四十八條是「查水表條款」,可擅自要求部隊、政府人員、企業甚至一般人民交出隱私,造成嚴重國安洩密風險、迫害公務人員、窺探商業機密、侵害人民隱私等後果。但針對這兩個條文立法院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聽證調查,五十九條有明文規定,涉及國家安全、國防及外交之國家機密事項,出席人員得拒絕證言或表達意見,足見其權利受到保障,並無國安嚴重洩密風險。 至於商業機密或一般人民隱私,立法院調查也不是漫無限制。事實上,國民黨是希望針對過去一些人民普遍存在疑慮的案子,包括高端疫苗、雞蛋專案進口採購等黑箱作業藉由調查權釐清真相,請問,這有什麼不對?難道民進黨是害怕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所以才強力反彈嗎? 再說,國民黨團現在提出的版本,跟二0一四年民進黨團的版本大同小異,為什麼那時候民進黨要求立法院有調查權是改革,而現在國民黨舊案重提就變成擴權?更可笑的是,民進黨還栽贓,聲稱國民黨是受到中共指使提案,此話如果屬實,當年推動立法院調查權的蔡英文,豈不是更早受到中共指使嗎? 另外,民進黨強烈抨擊藐視國會罪立法,認為如此國會可無限惡整。其實這並非國民黨獨創,美國和法國等民主先進國家早有藐視國會罪或類似立法。何況藐視國會罪主要是規範行政官員「不得反質詢、不得拒絕答覆與拒絕提供資料或有其他藐視國會行為」,試問這有什麼不對? 坦白說,國民黨現在在議事攻防上採取的諸多手段,民進黨過去都曾做過,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民進黨可以?國民黨就不可以?這不是擺明雙重標準嗎?再說,為什麼民進黨口口聲聲要民主程序、要議案討論,但韓國瑜提出逐條討論時,民進黨團卻不同意?為什麼民進黨說要協商卻不來?自己提案卻又不表決?說穿了,以前民進黨在國會超過半數,什麼法案、預算,都可以靠人數優勢強行過關,如今變成少數,就只有為反對而反對。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賴清德就職演說中的洗腦騙術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難得出現「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句話,只不過他的「根據」實際上置換成了民進黨黨綱中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總統府提供) 桂宏誠 憲法是用來約制當權者的規範,五二0前已有不少要求賴清德應遵守憲法的呼籲,所以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難得出現「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句話。只不過,他的「根據」實際上置換成了民進黨黨綱中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而這種洗腦的騙術,也正是民進黨奪取政權的重要法寶。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鋪墊出來的「中華民國」,是一開始提到的「回想一九四九年的今天,台灣實施戒嚴,全面進入專制的黑暗年代」為始點。然而,該日是因國共內戰的戰情吃緊,於是對中華民國「台灣省」開始實施戒嚴,而對進出台灣及省內治安採取軍事管制。半年之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播遷來台。 賴清德的中華民國是形容成「全面進入專制的黑暗年代」的一九四九年為始點,他既想要抹滅現今的兩岸關係源自於中華民國發生國共內戰,也要切斷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從中國大陸撤守台灣的歷史脈絡,讓大家不知道中華民國曾是聯合國和美國所承認之「世界上唯一的中國」。賴清德想要洗盡台灣民眾的腦,讓他們對中華民國的記憶和印象,只剩下中國國民黨外來專制政權統治台灣。 為了正當化民進黨務實邁向台獨而在過渡期所採取的兩國論路線,賴清德還在演說中強調「我們都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意指中國大陸人民沒有中華民國國籍,所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這段話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根本無須「根據」憲法。 賴清德若真是「根據」憲法,就該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條文。憲法增修條文在「前言」中說明了修憲的理由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也表明國家統一是中華民國的基本國策。繼而,憲法增修條文將中華民國分成「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並於第十一條明定「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於是,又據此制定了賴清德在演說中刻意不提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明定,「台灣地區」指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大陸地區」指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台灣地區人民」指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之人民;「大陸地區人民」指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之人民。由此可更明確了解,中華民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自也無所謂隸不隸屬的問題。而大陸地區人民只要依法取得台灣地區的戶籍,自也同時成為中華民國國民,並不適用外國人依《國籍法》「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民進黨一九九九年訂定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一違反憲法的表述,在賴清德及民進黨心中卻高於憲法,且這些年來透過洗腦,確實也發揮了的效用。只不過,後果將是以兩岸關係走向崩壞為代價。 (作者為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新任農業部長首場大秀讓人大失所望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恣意種電,讓許多優質農地、魚塭以及海上魚場已無法使用。(本報資料照) 農業部陳駿季部長扶正,已無選舉壓力,新人新氣象,農業界無不期待,新部長針對台灣農業的種種問題,進行全面的變革。可惜新政府農業部首場大秀讓人大失所望,滿滿的口號,完全看不出要怎麼解決現有的農業沉痾。 農業部於五月二十一日召開施政願景記者會,由陳駿季部長帶領胡忠一、黃昭欽兩位政務次長,與常務次長杜文珍出席,說明未來農業施政藍圖。推動「智慧韌性,永續安心」農業政策行動策略,訂出四大主軸以及十三項重點策略,連結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等科技元素,全面提升農業韌性,降低農業經營風險,確保產銷秩序,提升農業競爭力。 農業部未來農業施政藍圖,充滿華麗詞藻與激昂的口號,宛如是作文比賽,內容卻空泛無比,對於我國當前的農業問題裨益有限。以下分別審視農業部提出的四大主軸: 首先,智慧農業方面,台灣科技與機械產業實力居國際翹楚,科技農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農業確實有必要引進新科技,但是農業部自二0一七年起就開始推動智慧農業,到現在還在喊口號。 其次,韌性農業方面,農業部主張強化農業韌性,來確保糧食安全。惟我國糧食自給率快速惡化,依據農業部去年十月公布二0二二年《糧食供需年報》,以熱量加權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持續衰退,一九八四年自給率在五成之上(百分之五十六),二0二二年僅剩下百分之三十點七,較上年減少零點六個百分點。大量的糧食仰賴進口,二0二二年各類糧食供應之進口比率,其中穀類、子仁及油籽類超過八成比率。 我國稻米產量嚴重過剩,每年需要花費巨資進行公糧收購,再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穀類。萬一中國大陸將近日的軍演升級為航線封鎖,農產進口運輸中斷,糧食將立即面臨短缺問題。高度依賴進口,何來韌性可言? 第三,永續農業方面,長期的非法農地工廠問題尚未解決,近年來為發展再生能源,又有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恣意種電,讓許多優質農地、魚塭以及海上魚場已無法使用。陳駿季部長還堅持,農業部的基本立場是「以農為本、光電加值」,農地種電政策是絕對不會變的。 中國大陸為我主要農產品出口市場,自二0二一年起以檢疫問題為由,陸續禁止了我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以及柑橘等主力農產品的進口,除少數產品解禁外,至今仍無解。之後縱因鳳梨等開發日本市場,緩解其衝擊,但蟲害等檢疫問題依舊持續發生。 過去因爆發口蹄疫,導致豬肉無法出口,然拔針後冷凍豬肉也仍無法外銷日、美。我國農產品金額已經連續二年衰退,二0二三年出口四十八點九億美金,已回到二0一六年水準,讓農民苦不堪言。從農地不斷流失與出口受挫看來,農業永續淪為口號。 最後,安心農業方面,農業部稱將提升農民福利體系,並確保農產品安全。酪農與筆者長期呼籲修正不當的乳品標示,以區別外國「偽鮮奶」,農業部竟不斷抗拒,直到近期才鬆口;《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暫行近三十年,不願意制度化,現已占農業預算近三成之譜,還瘋狂加碼老農年金,嚴重排擠其他農業預算;食藥署五月公布市售蔬果農藥殘留監測,不合格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一,其中十一件殘留「不得檢出」的農藥。該部種種舉措與問題,均與安心農業距離愈來愈遠。 由當前的台灣農業亂象觀之,農業部所提出「讓台灣成為永續韌性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高度專業的職業」施政願景,儼然成為最大諷刺。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Read More

〈社論〉賴蔡接力,兩岸螺旋惡化越演越烈?

賴清德總統強調延續蔡英文的國安政策基調,但就職演說之後中共當局發動圍台軍演,兩岸關係螺旋狀惡化,在賴清德執政時代還會越陷越深?(中央社,資料照) 賴清德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代表著蔡英文八年執政的結束,民進黨吹捧蔡英文主政期間帶領台灣提升國際關注,外媒也多有正向報導,但實情是否果真如此?賴總統雖然強調延續蔡英文的兩岸等國安政策基調,但就職演說顯然激怒中共當局,甚至發動圍台軍演;兩岸關係螺旋狀惡化,在賴清德執政時代還會越陷越深? 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蔡英文前總統,讚許她「重新改寫(台灣)對中國關係定義」,還表示她深知不能碰觸的台海底線,並提高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地位,讓北京知道「侵略台灣的代價將是巨大的」。美國CNN也以「蔡英文:讓台灣登上世界地圖」的專訪,報導她「挺身對抗中國」的影響與改變,強調台灣與世界已緊密結合在一起。若干外媒稱讚蔡英文冷靜應對中共壓力,進而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國人在過去八年聽了不少官方大內宣,無論是吹捧蔡政府如何提升與各國關係,又或是台灣如何抵抗中共壓力等,當然也少不了抹紅在野黨的政治操作。身為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然極少出言批評中共,然而她縱容黨籍公職人員及側翼網軍恣意攻訐、拉高敵意,卻是不爭之事實!但是,如此卻讓她順利高票連任,甚至得以掌控台灣政治的話語權。綠營對她一片歌功頌德、自我造神的聲音,成為蔡英文執政的主旋律! 蔡英文執政已畫下句點,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後續影響更是國人關心的焦點。美國國務院表示歡迎賴清德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兩岸現狀的承諾,也重申其「一中政策」並未改變。當然,中共當局絕不可能滿意賴清德就職演說內容,大陸國台辦及外交部皆發出措辭尖銳的強烈回應,宣稱「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堅不可摧,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行動堅決有力」,必不姑息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蔡英文深知應迴避踏到紅線,才能以被中共當局打壓為由,爭取國際認同與支持;但其實際效果有限,畢竟各國雖反對中共當局脅迫台灣,卻不可能為了台灣與北京翻臉。賴清德沿用多位前朝國安高層,包括吳釗燮及顧立雄等人,試圖藉此證明自己不會破壞既有外交及兩岸路線;但賴清德通篇就職演說稱呼對岸為「中國」,甚至提出被中共當局解讀為「兩國論」的論述。中共當局近日發動圍台軍演,不僅是對賴清德的強硬回應,甚至預示著兩岸關係恐將持續下探! 從其他角度觀察,蔡規賴隨這種看似平穩的安排,是否隱藏著前後任的路線之爭?再者,蔡英文在卸任後,是否會藉著過去幾年打下的國際人脈,尋機出訪特定地點,像是極為敏感的美國華府或是歐盟總部布魯塞爾? 由於個性使然,蔡英文面對棘手問題不是逃避、就是轉移焦點,兩岸問題因此更加冰凍三尺。反之,她對國際事務卻極感興趣,更有意延續她在台灣政壇的影響力。即便不是想打壓賴清德的領導威信,但應有與馬英九較量的心態。 蔡英文無力也無心化解兩岸分歧,縱使她推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卻利用國家風險牟取黨派私利,更使得台海淪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賴清德接棒之後,他選擇的起手式也未能稍解中共當局對他的疑慮,中共當局在近日圍台軍演之後是否會再伺機對賴清德施壓,導致兩岸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就看賴清德如何接招了!

Read More

〈社論〉口頭正義不是正義,賴清德要真正踐履

民調顯示,民眾對蔡英文八年執政滿意度最低或最不滿意的施政就是司法改革、詐騙橫行。(國民黨立院黨團提供) 賴總統就職演說特別以「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為子題,闡述他「要建立一個有愛和道德勇氣的台灣社會」,「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人可以實現夢想,老年人可以擁有幸福,弱勢者可以得到照顧」,這些願景大多關乎「正義」的問題。然而,四月底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蔡政府施政八年民調,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依據民調結果指出蔡英文留了三個燙手山芋給賴清德,賴清德不妨從正義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兩個。 賴清德雖然滿腦子台獨,但「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內容卻出自中國儒家思想:《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向齊宣王解釋賢者「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說仁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禮記‧禮運大同篇》期許「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賴清德雖然用語與這些經典不同,但其理堪稱相通。不過,口頭的正義不是正義,賴清德更必須以政策踐履。 賴清德可以從正義的角度去思考游盈隆所說的兩個燙手山芋:司法改革、經濟成長。 司法改革是蔡英文就任總統第一年就急如風火推動的改革項目,但台灣民意基金會、TVBS針對蔡英文八年任期的民調,民眾滿意度最低或最不滿意的施政就是司法改革;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及犯罪防治系長期民調也顯示,近三年都僅約三成民眾認為法官能公平公正解決刑事案。蔡英文如此重視司改,何以落到如此結局? 質言之,詐騙橫行讓許多台灣人淪為嫌犯、受害者,甚至客死異鄉,蔡政府卻打詐無力;綠朝高官屢傳與黑道往來,綠能政策貪腐時有所聞;廢死議題綠營已存既定立場,毫無社會充分對話;阿扁保外目無法紀,蔡政府一再縱容;濫用社維法查水表,營造寒蟬效應;社會安全網到處破洞,校園暴力層出不窮…。不僅如此,基層檢察官組成的劍青檢改直言陪審制強迫人民當白老鼠;法官、檢察官、書記官都控訴司法過勞,未結案件數近十年幾乎倍增。如此的政治環境與司法品質,民眾怎能信任?又怎能伸張正義? 蔡政府行政院長陳建仁在他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指出,「八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三點一五,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春節期間蔡總統也表示台灣經濟東亞最佳,八年來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倘若台灣經濟表現果真如此突出,又為何會淪落為人民最不滿意的施政? 賴總統應該看一看過去八年的情況:貧富、薪資差距越來越大,分配正義每況愈下;房價、房租高漲,居住正義越行越遠;教育資源差距拉大,社會流動愈不正義;醫療資源城鄉兩極,健康照護也存在不正義;勞保年金改革停滯不前,政府負債「蒸蒸日上」,青年低薪遲遲未解,世代正義只能讓年輕族群再等等。質言之,經濟表現如果只看經濟成長率、股市漲幅,卻沒有雨露均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人民不但對經濟成長無感,甚至還會反感! 蔡英文八年總統任內還推動所謂「轉型正義」,但是在綠營政治惡鬥成性之下,黨產會、促轉會都淪為打壓政治異己的「利維坦」,更未能公平看待兩蔣對台灣的貢獻。如果賴總統繼續濫用所謂「轉型正義」,只會更加撕裂台灣社會,他想要達到他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團結力量大」,也只會是緣木求魚吧!         (系列六之六)

Read More

大義覺迷》地震地震!別怕,再大一點就都更了!

無論為人民居住品質、居住安全,或經濟發展計,都應全面實施都更;但是我們的政府、專家學者,及眾多老百姓都只會唉聲嘆氣,大有為的政府你們究竟在幹甚麼呀?都更就真的只有靠地震嗎?(中央社) 作者/王建煊 人類居住的地球並非都是平靜安穩,天然災害地震、洪水、颱風、火山爆發、瘟疫…太多太多了,倒霉中獎,就完蛋。我今年86歲了,對我來說,並沒有遇到甚麼了不得或擔心害怕的天然災害,但對於地震降臨時,心中仍有不知所措的恐慌,使人感到自己真的十分渺小。 地震時,自己會一直想:接下來不知會發生甚麼事?時間就在不知、擔心、害怕中一分一秒鐘度過。像今年4月花蓮發生7.2級地震來說,夜裡睡在床上,妻子抓住我的手,以恐慌的聲音說地震,地震!我也只好抓著她的手,略給她一點安慰,別無他法。 下床跑嗎?跑到哪裡去?天花板,電燈會不會掉下來,砸到我們;聽說跑到廁所比較安全,因大樓房子倒了,等待救援時可以找到水喝,種種高明的胡思亂想都出現了,但仍找不出能付諸行動的保命動作;最後我想到的方法是兩人睡一個枕頭,另一個枕頭蓋在兩人的頭上,萬一有東西掉下來,頭部傷害會輕一點,或許不致馬上死掉,其他就都不管了,因為也無他法。 確實是管也管不了!2010年海地地震死了一萬人,1976年7月28唐山大地震死亡24-65萬人,台灣的921大地震死亡2,000人。天災的來臨雖然管不了,但想辦法管一管,總還是會讓傷害減少一點。 例如前面提到的,夜睡床上地震時,用一枕頭蓋在頭上,萬一有東西剛好落在頭上,不致立刻喪命,看似無用的小動作,總比一切聽天由命要好一點,上天是不會看顧懶人的,你說不是嗎? 這篇《大義覺迷》,王老先生為甚麼要大談地震呀?因為地震雖然凶狠,甚至防不勝防,但有防備總還是好一點。例如地震時我們常看到許多年歲已久的大樓,整棟倒塌,死傷無數。因為這棟大樓跟我一樣是逾齡老朽,風吹草動,就會倒掉,但是現在大家居然無視這種風險! 這種隨時會有危險的高齡30年老屋,全台灣共有483萬戶,其中半數247萬戶因為過於老舊,房屋現值未達課稅門檻而免徵房屋稅。政府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人命關天的事呢?答案是有,但沒有屁用!為此政府訂有「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但20多年來,核准的危老重建的房屋僅2,988件。大家在談危房重建時面臨諸多問題,專家們分析原因有四:法令見解不一、制度不夠完整、務實面不夠、人性貪婪杯葛,以致整合過程曠日費時。在各方皆無解時,大家想出的最快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拜託「地震」先生來一次大地震,這些危樓就都可以重建,新住戶就可免掉地震的死亡恐懼了。 這個問題,在馬英九先生任台北市長時,我就關心到了。有次我對當時的馬市長說,老舊房屋更新趕快做,否則一旦遇到大地震那就災難無窮了;當時馬市長的回答我現在仍記憶猶新,他用很誇張的語氣說:啊!這太困難了,我們累得半死,也只做了幾件而已。當然有困難,其中尤其有少數所謂的釘子戶,條件拉得高高的,否則就不簽字、不同意,都更就這麼擱置在那裡。 一直到現在我還遇到一些朋友,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說搞了快20年了,還沒有下文了,看樣子自己死了,還不會有結論。我安慰他們,不要心急,已等了幾十年了,就再等等,有天地震來了,房子倒了,都更就有望了!他們說,我們現在已年過80歲,等不到了。我說沒有關係,總有一天會重建的,新房就留給兒孫住嘛! 大家都知道,建築業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大家想一想,建棟房子幾乎涉及各行各業,所以建築業一發達,各行各業都水漲船高,繁榮起來;所以無論是為人民居住品質、居住安全,或經濟發展計,都應全面實施都更;但是我們的政府、專家學者,及眾多老百姓都只會唉聲嘆氣,大有為的政府你們究竟在幹甚麼呀?都更就真的只有靠地震嗎?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

〈社論〉經濟民生,賴清德能救回蔡英文沉痾?

過去八年全台房價、租金高漲,蔡政府打房政策無效;社會住宅政策跳票,進度仍須追趕。(中央社,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屬於政策宣示,對於經濟、民生議題雖有著墨,終究未能詳敘。但他提到的產業政策、貧富差距、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住房、供電、勞保等議題,在過去八年不是進展牛步,就是沉痾日深;賴清德能否兌現他在就職演說中所說的「讓台灣人民能夠有更富足的生活」?端看賴政府能否擺脫過去的錯誤政策思維。 過去八年,台灣產業結構更趨失衡,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雖然向「各行各業的朋友保證:各位有雄心壯志,追求頂尖,政府也有決心鼎力相助」,但他一再宣示的「五大信賴產業」幾乎還是側重在高科技電子產業,對於過去幾年出口面臨嚴峻挑戰的傳統產業較缺關愛的眼神。而他所說的要透過數位轉型以及淨零轉型的雙軸力量協助中小企業升級,也應擬具具體而可落實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協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與人才問題,否則對中小企業恐怕又是畫餅充飢。 過去八年,台灣無論是所得分配還是財富分配,都呈現差距持續惡化。從政策的角度來看,除了產業結構失衡導致貧富差距擴大,應予導正之外,所得稅制和社會救助制度都可緩解貧富差距,尤其資本利得稅更是所得重分配的利器;從更廣的層面看,區域發展、教育、性平等政策也都影響所得分配。過去蔡總統多次提到全民共享經濟成長果實,但政策面卻未能跟進;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也提到此一正確觀念,但關鍵仍在於是否有勇氣以政策拔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鵝毛? 在住房議題方面,過去八年全台預售屋及新屋價格指數上漲逾八成,中古屋價格指數上漲近五成,租金指數連續三十多個月上漲,蔡政府打房政策無效;社會住宅政策跳票,進度仍須追趕。尤其是青年低薪問題未解,年輕族群更是望屋興嘆,甚至削弱拚搏動力。質言之,蔡政府的政策宣示很動人,但執行成效很氣人,如果賴政府還是蔡規賴隨,讓人期待的空間恐怕有限。 過去八年,停電就像打地鼠一般地不知何時會在何地出現,缺電幾乎是全台灣的共識,但似乎只有蔡政府和民進黨沒看到;二0二五非核家園政策早就保證跳票,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也沒有再提。隨著若干先進國家重啟核電以及核電技術進化,這幾年台灣社會、尤其是產業界對核電的觀感已有所改變,產業界出身的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也有鬆口跡象。供電攸關經濟、民生,供電穩定則是賴清德的承諾,如果抱著非核神主牌不放,賴清德還真得好好說清楚怎麼變出電來。 勞保年金改革,全台灣勞工引頸企盼已久,但蔡政府雷聲大、沒雨點,僅靠政府撥補續命。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說「只要政府在,勞保絕對不會倒」,這句沿襲自蔡政府的空泛說法,早被學術界看穿是個無法解決問題的拖字訣。賴總統會不會再讓上千萬勞工失望,很快就會見真章。 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台灣加入CPTPP,以及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議題,過去八年蔡政府也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但考卷上幾乎空白,尤其是ECFA更岌岌可危。眾所周知,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主要關鍵之一在於兩岸關係,蔡總統繞不過去,賴總統能? 質言之,經濟、民生,對一般民眾而言是最必須務實面對的議題;賴總統能否兌現支票讓台灣人民更富足,也看他能否務實地調整過去蔡政府的錯誤政策思維。             (系列六之五)

Read More

〈社論〉賴清德擺明兩國論,兩岸關係添風險!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不僅難以緩和兩岸對立,更為兩岸關係注入了難以預料的風險。(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在總統就職演說中闡述個人未來四年的國政理念,其中兩岸論述更是國內外關注焦點。關於眾所矚目的兩岸、外交及國防政策,賴總統並未著墨過多在外交及國防事務,反而藉著延續前任蔡英文的論調,還將台灣放大到世界中心,希望能淡化各界對其兩岸政策的質疑。 賴總統表示,「國際間已經有高度共識,認為台海的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並說台灣將是世界和平舵手,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他還呼籲中「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在對等、尊嚴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還說可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繁榮。 接著賴總統話鋒一轉,表示「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藉著「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兩岸關係領導力及推動價值外交」,與民主國家形成和平共同體發揮威懾力量,靠實力達到和平目標。 從賴總統就職演說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來看,整體而言比蔡英文時期更為強硬,不但談不上是主動提出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更不可能藉此打破兩岸僵局;他雖以「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為其兩岸政策態度,也提到希望促成恢復兩岸觀光及就學這些民間交流的構想,但他延續已遭到中共當局一再反駁的蔡英文路線,實難化解兩岸心結。質言之,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足證他無心解決兩岸爭議,以免流失藉著操弄兩岸對抗、牟取黨派私利的機會。 甚且,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此說早被中共當局解讀為「兩國論」;因此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不僅難以緩和兩岸對立,更為兩岸關係注入了難以預料的風險。台灣當然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卻是無法改變的法理與事實。若說賴清德期盼北京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何不從自身做起,切實遵循並落實憲法,方能做到兩岸「對等尊嚴」互動。 資深兩岸關係學者趙春山就提醒,賴清德在兩岸關係的自主空間比蔡英文更小,畢竟蔡從未公開說過自己「務實台獨」,但賴的台獨旗幟鮮明。趙春山建議賴清德「甩開台獨招牌」,畢竟想要打破僵局不能只靠民進黨的「知中派」接掌陸委會及海基會,因為關鍵還是在賴清德本身。 中華民國當然要與民主國家密切往來,但台灣決不能淪為馬前卒,台海更不該是大國對抗的競技場。台灣內部長年陷入朝野「和陸vs.抗中」的嚴重分歧,而「抗中」思維導致兩岸關係緊繃,更使得台灣近年一再被形容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賴清德應以總統的高度,要求民進黨停止無端抹紅在野黨,才有機會做到全民團結。 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以抵抗中共對台野心固然重要,不過尋求有效降低台海風險的避險策略,更該是新政府的首要任務。台灣當然應與民主國家共同維護區域安全,但也有責任確保台海和平穩定,賴政府千萬不能有搭順風車的投機心理,畢竟國家安全環境仍須自己創造才是紮紮實實的硬道理。要知道,降低國安風險並非投降,而是負責任的表現!(系列六之四)

Read More

〈社論〉以對抗起手,賴總統已無施政蜜月期!

賴清德的總統就職演說大致延續蔡英文前總統的基調,應不致被美國解讀為對中共當局挑釁,但不僅無法打開過去八年的兩岸僵局,甚至恐被中共當局視為有意對抗。(中央社) 賴清德昨天正式就任,他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一說法早被中共當局視為「兩國論」論調,因此不僅無法打開過去八年的兩岸僵局,甚至恐被中共當局視為有意對抗;另一方面,儘管他強調「行政立法協調合作」,但上星期五立法院爆發嚴重衝突,加重民進黨與在野黨的對抗態勢。質言之,無論是兩岸還是台灣內部,賴清德都選擇以對抗為起手式,注定他已無施政蜜月期。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有關對外政策方面,仍以「抗中」為基調,一方面感謝世界各國對台灣的重視和支持,並強調和平是唯一的選項;但另一方面再度宣示延續蔡英文前總統的「四個堅持」和「四大支柱」,「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但讓大陸方面更為在意的,是他明白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一說法出自二0二一年蔡英文的國慶談話,當時中共當局的回應是「赤裸裸地販賣兩國論」。 對台灣內部方面,賴清德面對立法院的「三黨不過半」,特別呼籲「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他並期許「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大致不脫先前一般的預料,應不致被美國解讀為對中共當局挑釁,但也未見身段柔軟的言詞;亦即,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恐怕無法讓兩岸關係解凍。如果再從賴清德過去從政歷程的脈絡觀察,由於他自詡「務實台獨工作者」在對岸、在美國、在台灣內部都烙印已深,未來他仍將面對來自於各方面的質疑眼光,甚至會引來美國或大陸當局壓制賴清德逾越紅線。 再從近期大陸對台動作而言,中共軍機、軍艦擾台無日無之,並持續以海警船進入我方宣告的金馬禁限水域;日前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推出「懲獨法律措施」,宣稱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從這些現象來看,大陸當局仍將延續過去八年應對蔡英文的策略:軟的一手未必更軟、硬的一手伺機更硬,兩岸制度性溝通協商管道繼續封閉,大陸對台灣國際參與依舊打壓。 在台灣內部方面,由於賴清德要求民進黨立委「反守為攻」,立院上星期五爆發嚴重衝突之後,儘管就職演說提到他「對未來中央和地方的互相合作、行政和立法的協調運作,寄予厚望」,但能否化解國會朝野對立尚待觀察。尤其是,過去八年蔡政府與民進黨在立法院為所欲為,如今面對連番表決失利卻採取強勢進攻手段,未來如果賴政府和民進黨不斷「屢敗屢戰」,不僅國會難有寧日,更勢必拖累賴政府施政。 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蔡政府和民進黨強推的政治清算、打壓性質爭議性法律,以及行政部門對若干飽受外界質疑的政策、作為以密件蓋牌,未來在立院都可能遭到在野黨以修法、行使調閱權等各種形式的挑戰,倘若賴政府和民進黨仍以戰狼心態迎戰,朝野惡鬥難保不會越演越烈。 曾經長期擔任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總統幕僚的政治學者大衛‧葛根認為,優秀的總統要能「百日定江山」;對賴清德來說,連施政蜜月期都營造不出來,更難奢望百日能定江山。不過,如果賴清德能審時度勢,傾聽民意,調整僵固意識型態以及面對三黨不過半的心態,強化朝野溝通,未始不能獲得轉機。(系列六之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