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立法院長選舉考驗柯文哲的威信與誠信

立院正副院長選舉,以關鍵少數自居的民眾黨勢必成為決勝的關鍵。這對柯文哲的威信固然是挑戰,對他的誠信更是考驗。(中央社,資料照) 距離立法院開議只剩下幾天,院長誰屬仍然是撲朔迷離。韓國瑜與游錫堃都有機會,但也都沒有把握;雖然只有八席立委,可是以關鍵少數自居的民眾黨勢必成為決勝的關鍵。這對柯文哲的威信固然是挑戰,對他的誠信更是考驗。 由於立法院長選舉,第一輪必須總席次一百一十三席的過半票數才能當選,國民黨加上無黨籍只有五十四席,如果無法爭取民眾黨至少三人支持,就要進入第二輪,以簡單多數決定勝負,屆時如果民眾黨開放自由投票,以其黨團成員意識型態來看,民進黨和游錫堃就有以少勝多的機會。因此,不管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要想贏得院長,就必須要拉攏民眾黨。 民眾黨提出四項改革要求,包括在第一會期修法強化「人事同意權審查」、修法「建立國會聽證調查」、修法強化「立委利益迴避規範」、並承諾定期公布「相關經費使用」,貫徹公開透明原則;要求兩黨有志國會龍頭的人,「先清楚交代國會改革藍圖,具體回答民眾黨提出的四個承諾」。這些訴求看似合情合理,但如此一來,不僅意味未來的院長要先接受民眾黨立委的考試,而且第一會期的議事就形同由民眾黨主導。 國民黨中央表示,會以民意為依歸,持續強化國會監督,進行立法院的改革,走自己的路;而民進黨團則回應,立法院正副院長是否適任?應以是否適任國會議長為考量,而非先以各種訴求為前提。顯然,兩黨都不太情願。 不過,儘管國民黨已提名韓國瑜跟江啟臣搭檔參選正副院長,但江啟臣已明確承諾,願將副院長一職優先禮讓給民眾黨提名人選,也就是說國民黨仍想以立法院做為藍白合的平台;游錫堃則聲稱,若他成為民進黨推薦的院長候選人,只要歡迎他去向立委說明理念,他都會去拜票。 可以預見,韓國瑜和游錫堃最後都會到民眾黨團說明理念,然後由民眾黨八名立委「按照良知良能」投票,決定支持人選。民眾黨的這種做法看似民主,卻無異於幫游錫堃護航,因為民眾黨八名不分區當中,至少有五人意識型態傾向綠營,如果按照個人意願投票,支持游錫堃的人極可能會是多數。 真若如此,勢將使柯文哲陷於進退兩難、自相矛盾的困境。因為選前把民進黨罵得一無是處的柯文哲,如今卻要支持游錫堃當立法院長,不管如何辯解,柯文哲勢必都很難自圓其說。尤其是,他已經表明,二月一日的投票一定會「團進團出」,而且「會用適當的方式讓大家知道投了誰」。可以看出,柯文哲是想把責任推給立委集體決定,並要團進團出,不允許個別自由投票,這就使得民眾黨團三名可能投給韓國瑜的委員必須遵從黨團決定。 問題是,民眾黨的委員都承認,「需要等待主席做最後決定」,柯文哲既有左右黨團決定的能力,他能逃避責任嗎? 無庸置疑,在民眾黨團聽取韓、游二人理念後所做的投票,就已決定院長選舉結果。目前江啟臣已經公開表態,如果韓國瑜沒有當選院長,他會退出副院長選舉,信守「同進同出」的承諾。這也就是說,國民黨不接受柯文哲幻想「游錫堃當院長,江啟臣當副院長」的如意算盤。被柯建銘視為「沒用」的八名民眾黨立委,難道還要支持民進黨提名的院長候選人嗎?

Read More

〈社論〉台海風險難料,賴清德能安然過關?

美國與中國大陸共管台海已是現在進行式,美國試圖穩定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希望能在台海問題設置「護欄」。圖為去年11月中旬「拜習會」。(路透) 賴清德當選雙少數總統後內外壓力接踵而來,除了內政問題讓他頭痛不已,諾魯斷交和後續骨牌效應的潛在外交危機,及美陸對抗與台海情勢變化難以預測,更使得他未上任就得面對這些難解習題。拜登第一時間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獨」,並派代表團來台與朝野政黨研商選後區域安全議題,無非就是要確保賴清德不要製造意外。 作為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領頭羊,美國憂心台海情勢失控。華府固然長期挺台,卻也不容獨派勢力干擾台海和平穩定,所以必定希望賴清德不要做出出格舉措,以免刺激中共採取強烈手段反擊。民進黨選後至今的言論溫和低調,反覆重申以「四大支柱」維持台海現狀,並願意在對等尊嚴原則下,推進兩岸對話,顯見美方策略已初見成效。中共除了鼓動諾魯突襲與中華民國斷交外,至今仍未有過激言行舉動,或許正在對賴「聽其言、觀其行」,以免失去彈性應對空間。 由於台海高風險的不確定性,各國無不密切關注兩岸動態,華府諸多智庫也紛紛提出觀察與研判。整體而言,鑑於習近平需要平順的美陸關係以全力穩固內部,美方認為當前台海情勢尚可接受,並未有立即爆發衝突的危險。但許多學者也對賴清德就任新總統之後的兩岸關係未能保持樂觀,因為如果他延續蔡英文的兩岸路線,意即台灣不可能與中國大陸建立足以支撐雙邊對話機制的政治基礎。台海雖不致陷入衝突困境,卻也無法降溫,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到目前為止,受制於內外環境交互干擾,中共武力犯台的機率很低,但為了警告賴清德,解放軍極可能在未來密集地環繞台灣周邊進行高強度軍演。我國國防部雖表示對共軍動向已有準備,但就怕雙方在台海引發意外。如果兩岸落入「膽小鬼賽局」,主政者礙於內部壓力而相互較勁不退讓,台海恐將永無寧日。 對此,賴清德應該約束獨派言行,不讓對岸有可趁之機。同理,中共也應負起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責任,採取克制的態度,否則將成為各國究責的尋釁方。習近平應理解,民進黨得以延續政權的主因之一,在於中共強力打壓台灣所產生的反彈所致,任何對台施壓反而將台灣推得更遠。北京當局必須認清事實,民族復興已不再是台灣民眾最關切的議題,如何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基本人權及民主制度更能吸引年輕世代的目光。 雖說台海戰爭風險尚低,卻也不能排除偏激言行導致兩岸關係破裂的可能性。熟悉台海事務的美國學者任雪麗就表示,賴清德受內外制約而不會逾越紅線,但更擔心美國某些人可能「鼓動甚至逼迫賴清德,做某些不符合台灣利益但他又無法反對的危險事情」。她的觀察絕對有一定的證據基礎,不會信口開河,更證明美國「疑賴論」確實存在,民進黨再怎麼辯解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就看賴清德的五二0就職演說如何陳述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 以國際現實而論,美陸共管台海已是現在進行式!賴清德若想延續民進黨的「抗中」民粹激情來處理兩岸問題,甚至冀望低調不挑釁就能過關,恐將錯估國際與兩岸情勢。美國試圖穩定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亦逐步展開雙邊高層對話,希望能在台海問題設置「護欄」。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民進黨,能否走出新局或只想藉兩岸不睦以鞏固政權,就看賴清德的選擇。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電慘虧全民承擔,公平嗎?

李沃牆 台電長期虧損的原因不一而足,包括能源政策、燃料成本高漲、低電價及凍漲等。圖為台電中火發電廠。(本報資料照) 台電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電力公司,也是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事業機構。電力是資本密集產業,資本支出相當大;由於資金需求極為龐大,大部分需向外舉借,經營著實不易。台灣缺電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然而台電長期配合政府政策,凍漲、補貼,加上國際環境多變,經營問題重重,虧損連連,恐成全民的最大的負擔之一。 台電虧損狀況為何,攤開其資產負債表便可略知一二,統計至去(二0二三)年十一月底的資本額為四千八百一十五億(台幣,下同),資產規模為二點五三九三兆,負債為二點三七六五兆,負債比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三點六。台電在二0二二年單年虧損高達二千六百七十五億元,去年單年初估虧損約一千九百八十五億元,虧損減少還是因為調升電價及政府撥補五百億元所賜結果。即使今年漲電價,單年虧損預估一八五0億,與去年不相上下。更可怕的是,歷年累計虧損高達三八二0億元,接近資本額,瀕臨破產邊緣。 至於台電長期虧損的原因不一而足,能源政策、燃料成本高漲、低電價及凍漲、電費優待,以及公司治理問題難辭其咎。 首先,近年燃料價格飆漲衝擊全球電業營運,台電於二0二二年的總支出為九千五百五十七億元,其中光是發購電燃料支出,就達到六千一百六十三億元,超過六成,成為整體支出的最大筆,為過去的兩倍以上,亦成為台電虧損的主因。而當前燃料價格居高不下,未來仍是一項不可承受之重。 其次,各類用電優待、核四資產維護管理之相關費用、配合政策修正電價表「包燈電價」規定致電費減收、配合電價費率計算公式所訂漲幅上限,成本上漲超過電價漲幅部份所減少之電費收入影響數(凍漲政策)、配合政府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方案減收租金、時間電價時間帶調整之試行電價方案減收電費等,都是營運成本的極大負擔。此外,台電尚需配合政府能源政策購電,包括收購公營水庫電廠發電量、汽電共生業者餘電、再生能源電力。 持平而論,發展綠電已是全球趨勢,隨許多國際品牌大廠紛紛響應RE一00的承諾,雖然前年再生能源購電的支出僅五百八十九億元,占總支出百分之六點一七,非造成虧損主因,但或多或少也是一項成本負擔。管見以為,即使今年再調漲電價也難補足缺口。 台電虧損,面臨破產,但是政府絕不會讓他倒。君不見,除經濟部編列千億增資,台電又希望政府以超額稅收撥補。財政部甫公布的二0二三年總稅收逾三點四兆元,再創新高,超過預算數(超徵)達三千六百一十七億元,若加計遞延入帳稅收,超徵規模上看三千九百一十億元,是史上第三高。持平而論,政府超徵原因,一則低估稅入預算,這是財政部該檢討之處。再則,超徵稅收主要來自綜所稅及營所稅、還有證交稅,無不源自所有納稅國民、企業及股民。倘用於貼補台電巨額虧損,豈有公平之理。 長期以來,政府解決問題甚少對症下藥治標而不治本,一而再,再而三地撒錢。當政府尚有預算空間時,又可再舉新債,還舊債,也可循例加稅融通;若超出預算上限,則可以特別預算掩人耳目。殊不知,政府撒錢徒讓負債升高。台電是國營事業,虧損累累,政府應針對問題謀求改善,只思財務挹注,絕非良策。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Read More

〈社論〉政治制度改革,朝野都應嚴肅面對

陳建仁內閣提出總辭獲慰留至五二0賴清德就任,但內閣看守期四個多月卻咸認過長。(中央社,資料照) 大選過後台灣政局出現了兩大制度性問題,首先是賴清德是得票率不過半、民進黨立委席次也不過半的雙少數總統,制度上內閣該如何組成?其次是陳建仁內閣提出總辭,但獲慰留至五二0賴清德就任,制度上這個不算代表新民意的內閣,在長達四個多月的看守期權力是否應受到限制?其實,不只是這兩項,台灣還有其他若干政治制度問題需要改革,朝野都應嚴肅面對。 雙少數總統,在一九九七年修憲之後並非第一次出現,二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以百分之三十九點三的得票率當選總統,但國民黨仍掌握立法院過半席次,創下我國雙少數總統首例。當時,陳水扁任命國民黨籍的唐飛擔任行政院長,唐飛接受國民黨停權處分組閣;唐飛事後表示,他早知道陳水扁邀他擔任閣揆是要破解國民黨的「雙首長制」、「聯合內閣」主張。唐飛擔任閣揆僅四個半月,當時是「最短命的內閣」。 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的最大特點,在於取消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由總統直接任命;立法院雖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但立委必須賭上總統解散立法院的風險。但是,雖然此次修憲將我國修改為偏向總統、行政院長的「雙首長制」,卻造成總統不受立法院監督而「有權無責」、行政院長必須對立法院負責而「有責無權」。 倘若總統及其所屬政黨具有完全執政能力,權責歸屬問題尚可在黨內解決;但陳水扁、賴清德這種雙少數總統,一方面民意支持度本已偏低,二方面若由國會最大黨組閣就接近法國的左右共治,總統與閣揆的政策可能相互牴觸,甚至兩黨權力傾軋導致政局動盪,唐飛組閣即為殷鑑。 法國為避免雙少數總統,制度設計上總統不管經過幾輪投票,必須獲得過半選票才能勝出,我國則無此規定。再者,閣揆何時提出總辭?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亦無明文規定,但慣例上是在新總統、新國會產生後提出總辭。此次陳建仁獲得留任,但二0一六年一月國民黨在大選敗陣,毛治國內閣總辭獲准,新閣揆張善政在五二0蔡英文總統就職前又總辭獲准,張善政內閣任期僅三個月二十天,打破唐飛「最短命內閣」紀錄。 張善政內閣看似「短命」,但從一月中旬產生下任總統到五二0新總統就職,內閣看守期四個多月卻咸認過長。若看守內閣趁機推出新政策等著新總統「踩雷」,豈非違背「看守」本意? 事實上,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曾舉辦「總統交接條例草案憲法爭議」公聽會,「現任總統權力能否限制?如何限制才能避免違憲問題?」就列在討論提綱當中,其下兩個子題為「如何避免即將卸任政府於看守期間做出並推動爭議決策?」「總統憲法所賦予之職權,包括人事權、締約權,看守期間可以透過立法設限嗎?」民進黨也曾提出縮短下任總統任期,解決看守期過長問題。至於如何改善?朝野宜儘速凝聚共識。 除了這兩大問題之外,此次大選中又出現侯友宜帶職參選問題,賴清德也因曾帶職參選被國民黨批為「最沒誠信的負心漢」,而且藍綠不少政治人物都有帶職參選紀錄。再者,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囿於財政困難數度要求修正財劃法、公債法,對此也應相當有感。 政治制度性問題大則影響國政推動、小則事關個人毀譽,而且各政黨都會碰到,要不要解決或如何解決,就看朝野要不要拖下去。

Read More

大義覺迷》郭台銘先生,你對得起自己嗎?

賈伯斯病塌上所言:「世人所羨慕的好名聲及財富我都有了,但這些現在對我都毫無意義了!」難道不也是郭台銘先生應該深思的嗎?(本報資料照) 作者/王建煊 污七八糟的總統選舉終於結束了,各路人馬雖然哭笑不一,但其中最難堪的應該是郭台銘先生了。 郭台銘堪稱是個不錯的人才,多年前我就公開建議他出來選總統,他未出來,我想生意人對政治可能沒甚麼興趣。但後來的總統選舉中他卻表現出興趣超強,幾度跟國民黨搞得火熱,但又幾度跟國民黨仇人相見。最後決定自行聯署參選。財大氣粗,聯署過關,取得參選資格,但又與柯P搞在一起,最終給人的感覺是不知道他在想甚麼?似乎想在藍白合中,取得一杯羹,但卻不可得,只好灰頭土臉的退出選舉。 他在這次選舉中一無所得,所得的只是現在公車廣告上還留有他英俊的身影,一些幫助聯署的人,因賄選可能有牢獄之災。我寫這些話,不是在嘲笑郭台銘先生,而是認為他是個人才,也是個充滿熱血的男子漢。所以我要給他一些愛心建議。 話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2011年10月5日下午三點在加州寓所胰臟癌病逝,享年56歲。病逝前在病塌上說:「世人所羨慕的好名聲及財富我都有了,但這些現在對我都毫無意義了。」美國總統是誰?中國國家主席是誰?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賈伯斯的大名卻無人不曉的!他曾七次榮登時代雜誌封面。逝世時留有遺產250億美元,他的遺孀說擁有巨額財產是種罪惡,她要全捐出來。 (路透,資料照) 郭台銘先生根據富比士2023年富豪榜的資訊,他的財產超過74億美元,雖不及賈伯斯的三分之一,但已相當可觀,他曾好幾年是全台富豪中排行的首富。這樣的財富令人羨慕,也是郭台銘引以自豪的事,說起話來聲調高昂,常被人誤解是財大氣粗的人。郭台銘先生1950年10月18日生,現73歲,雖比我這位85歲的老先生年輕一輪,但也即將垂垂老矣,世間日子還能有多少呢?賈伯斯病塌上所言:「世人所羨慕的好名聲及財富我都有了,但這些現在對我都毫無意義了!」難道不也是郭台銘先生應該深思的嗎? 那麼在剩下不多的日子裡,郭台銘先生,真的應該要好好思想一下,究竟要做些甚麼呢?我給郭台銘先生的建議是四個字:「人去愛留」人無論如何保健,生命總有結束之時,人能留下甚麼呢?不是金錢財富地位,而是「愛」所以無論是郭台銘或王台銘,大家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在世間留下「愛」,這樣的人生才能永垂不朽,總統或首富,又能算得了甚麼呢? 我這篇短文,好像是針對郭台銘先生,其實我是借他剛參選總統這件事的熱度,來告訴大家「人去愛留」的大道理。當我們都能如此做的時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像走在花園裡一樣。 關於「人去愛留」我曾經多次為文,日後還會寫這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喚醒同胞們,努力打開心中愛的大門,利人益己!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

〈社論〉政府應正視傳產出口產業的艱困處境

去年12月21日大陸宣布取消台灣石化領域12個稅目適用ECFA關稅稅率。圖為中油石化事業部前鎮儲運所內丙烯儲槽。(中央社資料照) 經濟部公布去年全年外銷訂單統計,雖然總金額以五千六百一十億美元創下歷年第三高,但年減百分之十五點九,衰退幅度劇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產業外銷訂單金額及占整體比重不但無甚突破,甚至還不進反退。無論是現在的蔡政府抑或即將於五月接手的賴政府,都應投注更多關切正視傳產出口產業面臨的艱困處境。 從經濟部外銷訂單七大分類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觀察,屬於傳產的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於一0八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年增減率統統衰退,一0九年除機械外其他三大類都是收黑,一一0年台灣出口暢旺這四大類鹹魚翻身大幅躍進,但一一一年、一一二年又全軍覆沒。若從一0一年算起,去年基本金屬的外銷訂單金額為第四低,塑橡膠製品、化學品、機械都是最低,傳產出口產業的艱困處境可見一斑。 再從外銷訂單動向指數觀察,小於五十代表下滑,去年十二月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機械全部都低於五十;而且,從去年三月開始,這幾個產業幾乎都低於五十。換句話說,短期來看,傳產出口產業已經悶了將近一整年,到現在還沒看到下一道曙光出現;長期來看,更是已經快被壓到喘不過氣。 根據經濟部的說明,去年傳產出口產業外銷訂單低迷的主因概略為:全球經濟走緩,鋼品需求疲弱;全球景氣展望不佳,業者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終端需求低迷,加上海外同業產能開出。亦即,傳產出口產業外銷訂單衰退主要歸咎於全球經濟景氣不振;但此一說法卻顯然忽略了其他若干內外在因素,這些因素若未能獲得政府的重視與解決,傳產出口產業仍將受困於泥淖中。 首先,扣除全球經濟景氣因素之外的國際大環境,RCEP的效應正逐漸發酵。RCEP成員包括東協十國、中國大陸、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占台灣整體出口比重的七成,這七成當中有七成是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的高科技產品,其他三成則為機械、紡織、食品、石化等傳產出口產業。RCEP全面生效之後,RCEP成員間貿易關稅下降為零,但非成員則仍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關稅,這對台灣傳產出口產業無疑是個相當嚴峻的挑戰。 其次,兩岸關係不睦,儘管ECFA仍然有效,但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陸宣布取消台灣石化領域十二個稅目適用ECFA關稅稅率,一月九日再宣布研究取消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ECFA早收關稅減讓,一月二十日大陸政協全國委員會機關報《人民政協報》又放消息,指陸方可能取消檳榔、帶魚等台灣三十四種農漁產品零關稅優惠。民進黨與中共政治角力互鬥,傳產卻蒙受池魚之殃。 其三,傳產在台灣內部長期面臨的缺才、缺工、缺水、缺地、缺電等五缺問題依舊無解,甚至更加嚴重。尤其在產業發展失衡,高科技電子產業一枝獨秀、傳產日漸萎縮的綠葉難襯紅花趨勢下,儘管傳產也因數位轉型出現相關高階人才需求,但幾乎都被半導體等高科技電子產業高薪吸走,長此以往勢必不利於傳產技術升級轉型。 更值得深思的是,傳產在台灣生存不易,若因包括大陸在內的RCEP磁吸誘因轉移陣地,台灣產業結構是否會更加惡化?政府不可不慎!

Read More

〈社論〉貪腐弊案傳聞,選後不能船過水無痕!

此次大選期間,在野黨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發出民進黨的貪腐警報。(取自國民黨官網) 大選之前的一項民調顯示,百分之四十四的受訪者認為此次總統大選是清廉與貪腐的選擇;賴清德淪為雙少數總統,與民進黨貪腐弊案傳聞不斷難脫關連。賴清德當選之後強調要籌組「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政府,就更應該放手徹查這些貪腐傳聞,千萬不能放任船過水無痕! 「清廉、勤政、愛鄉土」並非賴清德首創,早在黨外時期就是精神號召;民進黨創黨之前的一九八五年,陳定南囊括近七成選票連任宜蘭縣長,就被認為是他的「清廉勤政」感動了選民。陳水扁貪腐讓民進黨元氣大傷,台灣民眾期待民進黨不要重蹈覆轍,也給了民進黨機會;但二0一六年民進黨完全執政之後,黨內貪腐風氣死灰復燃,此次若非三腳督讓賴清德漁翁得利,恐怕民進黨將再度因為選民厭惡貪腐而交出政權。 說起近年民進黨的貪腐、弊案案例與傳聞,高端案在選前一直被國民黨、民眾黨緊咬不放,即使選後公布了原本封存的採購合約,但仍然疑點重重,除了國民黨立委要求衛福部應更清楚說明採購決策過程、由誰拍板定案等問題之外,還包括為什麼EUA通過當天就將合約修改為更嚴格的保密規定?採購價格為何與疫情指揮中心曾經對外表示的、預算編列的每劑七百元出現近一百一十元至一百八十元的巨大落差? 附帶算一筆帳,高端疫苗銷毀了一百七十萬劑,銷毀率遠高於其他疫苗,國庫因此損失十多億元,這算不算無能比貪腐更嚴重? 疫情期間爆出貪腐弊案、傳聞當中,令人瞠目結舌的還有前身是資本額兩百萬元小吃店的高登竟能拿到十六點五億元的快篩試劑採購案;資本額不到五百萬元、原本從事印表機、墨水匣的廠商大鑫資訊竟能在一個月之內吃下一點六億元快篩試劑採購案。這兩個「小蝦米吃大魚」案例是勵志感人的故事?還是內幕重重?全民都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以及司法處置結果! 高端案一直被質疑的關鍵,在於從EUA審查開始就不夠公開、透明。同樣的問題也出在綠能弊案:試想,決策過程若能公開、透明接受監督,豈有前台南市經發局長陳凱凌屢次藉勢藉端、上下其手的空間?此外,新潮流系的賴勁麟是如何的神通廣大,竟然能一人身兼雲豹等十九家綠能公司的董事長、負責人?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古盛煇操作綠電,公司竟然設在民進黨黨部,民進黨上下都毫不知情?更別提八八槍擊案扯出了綠電與綠營那些不堪聞問的是非利益糾葛! 古盛煇把綠能公司設在民進黨黨部,令人聯想起至少上千人受害、吸金逾九十億元的im.B詐騙案,im.B的宜蘭大本營赫然設在民進黨立委陳歐珀的競選服務處;陳歐珀雖然退選,但安息九泉的陳定南如果有知,應該會暗自垂淚吧! 因故退出選舉的民進黨政治人物不只陳歐珀,原本有意從新竹市長轉戰桃園市長的林智堅因論文抄襲退選,還被爆出新竹市立棒球場弊案,監委陳景峻等針對此案「工程採購有無違法失職?有無善盡管理監督責任?有無人員涉及不法與瀆職?」提出自動調查,如今下文何在?監委有這些疑問,檢調了解的情況又如何呢? 賴清德選前推動選罷法排黑條款,選後退出新潮流,都似乎宣示與黑金劃清界線;果真如此,賴清德就應以嚴以律己的態度,別讓這些貪腐弊案、傳聞隨著他當選總統「頭過身就過」!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切勿藉反制認知戰傷害言論自由

調查局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遭質疑管控網路言論。(取自調查局網站) 大選剛落幕,正當各政黨檢討選舉策略利弊之際,行政院長陳建仁竟表示,抖音已成為部分國家認知作戰的平台,且有些錯假訊息已危及國安,政府除了已禁止公部門使用TikTok,將會「審慎處理抖音」。消息傳出,在野黨紛紛痛批此舉是開民主倒車,甚至質疑侵犯言論自由。 網路上不同社群平台如雨後春筍般上架,從臉書及台灣使用最普遍的Line,到年輕世代的IG及最新社群軟體Threads等,幾乎是所有人無法擺脫的訊息流通重要管道。由中國大陸自行研發的微博(WeChat)與抖音或TikTok亦日益普及,尤其後者已逐漸在西方社會成為年輕人流通短影音的平台,引起諸多國家密切關注,認定該平台極可能淪為中共對外散播假訊息的通路之一,希望能有效管控,甚至研議禁止。 不可否認,中共及俄羅斯等專制政權可以利用民主國家尊重言論自由的弱點,遂行其認知戰,諸多訊息交互參雜,實難辯證其真偽。各國研究也表明,台灣是遭受中共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政府當然應該嚴正以對,避免國人無端受害,進而殃及民主政治的正常運作。 但如果僅因抖音流傳中共認知戰訊息就該被禁止,那其他社群平台呢?民進黨能保證其他社群平台都安全無虞?再者,民進黨審慎處理抖音「不能說的秘密」,恐不單在於忌憚中共認知戰,而是擔憂抖音平台上許多嚴厲批判其執政的內容,對慣於使用這些社群平台的年輕人影響甚鉅,這才是民進黨內心的痛。尤其是民進黨過往將年輕選票視為囊中物,這次卻慘遭柯文哲逆襲。 陳揆此舉也引人質疑:民進黨政府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國家,還是為其政權服務?調查局日前才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希望能強化台灣應對境外敵對勢力對我認知作戰威脅的能力,避免錯假及爭議訊息影響選舉結果。蔡政府成立數位發展部是為了打擊詐騙及假訊息,現在又在調查局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究竟是數位發展部的成效不彰?還是跨部會合作付之闕如,因此才會各行其是卻看不到實質成效? 選戰過程民進黨將諸多批評蔡政府的言論都歸咎於認知戰,意圖將敗德失政都推給境外勢力,藉此逃避應負的政治責任。羅致政影片及竊錄與總統及蘇貞昌的錄音選前被揭露,民進黨稱之為中共介選,但調查局鑑定報告出爐卻不敢公開,選後又默不做聲,現在反而要以維護民主政治為由,禁止使用抖音,此種雙標作為更啟人疑竇!在野黨應要求調查局對外公布羅致政相關影片、錄音鑑定結果,以釐清真相! 面對中共無所不在的干預,台灣當然要設法因應,以免言論自由淪為其對台統戰的溫床。不過,倘若民眾不慎轉發中共製造的假訊息干擾社會要被處罰,那掌握公權力的執政黨刻意釋放錯誤訊息就可受言論自由的保護?難道不該被追究責任?民進黨加大力度管控網路言論,究竟是真想捍衛我國的民主政治,還是怕被檢驗? 法務部去年底將新住民列為加強查緝的五大境外勢力介選模式的首位,毫不避諱地歧視陸配,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才做修正;這種在內部找敵人的作法,根本就是破壞族群和諧、傷害民主政治的負面教材。國人務必警醒,倘若民進黨以管控訊息流通管道傷害言論自由,就恐將讓自己成為「選舉式威權體制」的犧牲品。

Read More

〈社論〉立院正副院長一戰,民眾黨前途關鍵

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將是考驗民眾黨的第一塊試金石,民眾黨八席不分區立委提出國會改革訴求。(中央社) 民眾黨此次選舉立委席次僅增三席,遠遠不如預期。未來何去何從?不僅攸關柯文哲個人的政治前途,也將決定民眾黨能否與國民黨及民進黨鼎足三分,立法院正副院長與各委員會召集委員的選舉,將是考驗民眾黨的第一塊試金石。 根據規定,立院正副院長選舉須有立委總額三分之一人數出席選舉,正副院長均以得到出席人數過半選票為當選人;若第一次投票沒有人超過半數,以票數較多的前兩名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較多的人當選。這次立委選舉國民黨獲五十二席,民進黨五十一席,民眾黨八席,無黨籍兩席。在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民眾黨就成為關鍵少數,不管國民黨或民進黨,只要能獲得民眾黨支持,就能超過半數,正副院長即唾手可得。 擺在民眾黨面前的,將有五種選擇。第一種是與民進黨「綠白合」,以五十九票的多數組成國會聯盟,由游錫堃當院長,黃珊珊或黃國昌當副院長;另外再跟民進黨組成聯合政府,取得若干內閣部會首長職位。這種選擇看似可以讓民眾黨的利益極大化,但柯文哲在選舉期間痛罵民進黨,現在卻要「綠白合」,必然使原本討厭民進黨而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認為柯文哲背棄理想,跟民進黨沆瀣一氣,因而大量出走。 第二種選擇,則是全體支持國民黨,讓韓國瑜當院長,黃珊珊或黃國昌當副院長。如此可以貫徹「藍白合」的初衷,最能發揮國會監督力量,也最符合期待「下架民進黨」選民的願望。然而,這種作法同樣可能激起黨籍立委反彈,導致不滿國民黨的支持者流失。 第三種選擇則是不選邊站,民眾黨推出自己的院長副院長候選人,縱使毫無當選可能,卻能彰顯民眾黨的自主性。 從目前情況看來,民眾黨似乎是傾向自推人選,問題是如此一來,第一輪勢必無人過半,將要進行第二輪投票。民眾黨又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集體棄權,讓韓國瑜以五十四票的多數當選;另一種則是開放投票,讓黨籍委員自行決定。如果採取這種方式,黃珊珊、黃國昌、陳昭姿很可能投給游錫堃,便與韓國瑜同票;民進黨只要再挖一票,游錫堃就會當選。 顯而易見,不管怎樣,民眾黨都要抉擇,究竟是要支持韓國瑜強力監督國會?還是要支持游錫堃為民進黨護航?這不僅會決定國會未來運作生態,也將決定民眾黨的前途! 柯文哲日前已經放話「未來不會固定只跟誰合作」,這種視議題合作的態度,確實是民眾黨的最佳策略,但院長副院長的選舉,民眾黨必須要做抉擇。從長遠來看,自推人選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只是二輪投票若不能貫徹中立,而讓黨籍委員自由投票,那就無異暗助民進黨,先前的自推人選就完全沒有意義。 目前民眾黨的態度是,有意角逐立院龍頭者,應承諾第一會期就修法建立國會聽證調查制度、強化人事同意權審查、強化立委利益迴避規範、承諾定期公布院長相關經費使用等;國民黨和民進黨有志立法院長的人選,要清楚回應民眾黨團的這些訴求,選舉正副院長時,民眾黨就會以此為依據,投票並採團進團出的原則。問題是,兩黨候選人如果都承諾的話,民眾黨會支持誰?有鑑於此,為了民眾黨的長遠著想,正副院長選舉自推人選或許才是最合理的抉擇。

Read More

〈觀策站〉總統絕對多數決,改變扭曲的民主

賴清德在三腳督的情況之下,繼陳水扁之後,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二位「少數總統」。(中央社,資料照) 汪志雄 二0二四總統大選,一如預期,賴清德在三腳督的情況之下,不費吹灰之力,輕鬆當選,繼陳水扁之後,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二位「少數總統」。 「少數總統」顧名思義,指的是沒有超過過半民意支持的國家領導人,只是靠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選舉制度設計,可以在選票不過半的情況之下,贏得勝利。 這有兩個意涵。第一、政治人物固守基本盤成為重中之重,執政的考量不再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是如何討好、洗腦死忠的支持者,使得民主政治走向民粹政治。 第二、政黨之間的阿諛詭詐,多了許多合縱連橫的空間,只要談妥利益條件,合作或對抗皆可以按照劇本演出。政治人物往往將黨意凌駕於民意之上,追求的不再是國家利益,而是政黨利益;在乎的不再是人民的安居樂業,而是政黨的榮華富貴。 在這樣的選舉制度之下,台灣的民主政治逐步走向「民粹化、分贓化、反智化、宗教化」的「四化政治」。其結果就是「人民越投越傻、政府越選越爛、官員越喫越肥、百姓越過越苦」。因此,總統選舉採行絕對多數決,勢在必行。 所謂的「絕對多數決」,意指總統候選人必須贏得絕對多數的選票,也就是得票要超過半數以上,方能勝選。這也是俗稱的「兩輪投票制(Runoff Election)」,在兩輪投票制下,選民可能要投兩次票。在第一輪投票時,如果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的有效票,該候選人即當選。如沒有任何候選人的得票數達到過半數,則要由得票第一名跟第二的名候選人舉行第二輪的投票。 「絕對多數決」的總統選舉制度,將不會產生所謂的「少數總統」。藍、白本可合作,但柯文哲因小我利益大過於政黨輪替的狀態下,導致藍白合破滅。這過程中民眾黨的假民調,最終在潮水退去後,讓現在誰沒穿褲子,民眾都看得清清楚楚!即便後續「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藍營依舊光明正大競爭。結果雖讓賴清德在自己的工寮違建、失言風波,以及黨內的A片自拍、論文抄襲等重大爭議之下,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但上述爭議,不應該隨著選舉結束都就消失無形! 選舉雖已落幕,不管結局是否如每一個人所願,我們都要尊重投票的結果。但是台灣未來新的國會,一定要推動總統選舉絕對多數決(兩輪式投票),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改變台灣現階段扭曲的民主,不再出現少數死忠選民卻能掌握其他多數選民命運的荒謬場景。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