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從台南市立博物館開幕談起—兼談石暘睢、楊雲萍與張才(下)

詹伯望 楊雲萍等人的台南之行,是從次日清晨抵達後展開的。他寫道:「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晴。早上七時,到台南,定宿『四春園』。攝『四春園』舊庭之一部。訪沈榮律師,借觀沈光文畫,偽品。九時半訪卓市長高煊,市長命韓科員同行訪歷史館,會石館長暘睢。同訪張江攀,觀『寧靖王玉笏』,據江氏(誤筆,實為張氏)說,別無證據必為王物,無王凱泰詩(按:『台灣雜詠續詠詩』註),所云『朱術桂』三字。」文中所提的張江攀,曾任日本時代府城三郊組合長。 楊雲萍等人車抵台南隨即投宿公會堂西側的四春園旅社,張才拍下隔鄰吳園水榭乾涸情狀,左方可見第一代的台南市立圖書館。(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下午二時半,到武廟邊,觀『馬使爺廳』、『武廟』、『大天后宮』;到聖王館口,觀『接官亭』石坊,又到大廠口,觀『軍工廠圖碑』,碑在魚塭中。到萬福庵照牆後,訪施厝衙(施琅舊衙),又訪萬福庵,阮氏夫人祠也,有阮公神主,明代樣式,阮氏沒於羊山之役。至天公壇,觀『天壇』;到大上帝廟街,拜『北極殿』;到蕃薯崎,觀『小南天』,福德祠;至嶺後街,觀林朝英故宅及『中書第匾』;到油行尾謁延平郡王祠,購拓片二;到柱子行謁孔廟;到講古腳黃伯勳宅,觀『徵士第匾』,到西轅門陳本銓宅,觀『鄉賢匾』,均予攝影。」 楊雲萍等人往詣延平郡王祠,見到前一年國防部長白崇禧所題的「忠肝義膽」陽刻牌坊。(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氏一行南來四日,除掉頭尾乘車時間,真正活動共有三天。第一天如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均予攝影」。 楊雲萍、蘇惟梁與張才搭夜車南下採集資料,多虧有張才隨行攝影,我們才能多了解當年實情。盤點楊雲萍的敘述,九月二十七日上午七時到站後即入住現在台南公會堂邊的四春園旅社,九點半拜訪市長卓高煊;下午二時半開始,從祀典武廟開始,馬不停蹄,連跑十五個處所,又要訪談,又要拍照,簡直是超人行程,如果沒有識途老馬石暘睢,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過,張才身後所有底片與照片,雖已由家屬委託攝影家簡永彬所主持的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整理,但通常只簡單註記台南或楊雲萍,已看不太出來拍攝時間,僅能憑楊雲萍的記事一一比對,然而這些照片已可為石暘睢先生的偉業作相當程度的補白了。 第二日「九月二十五日,星期六,晴。九時,訪石館長,十時半,同乘『三輪汽車』到安平,訪Zeelandia城舊址,遊二鯤鯓砲台。晚上,訪黃寬氏,借閱《台灣採訪冊》,七卷分訂七冊,原為石氏舊藏。(按:省立台北圖書館藏轉抄一部,僅有六卷,闕第七卷《藝文》。)」 安平億載金城護城河外,見有遺棄砲管,也就是後來移往城內安放的唯一真砲。(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第三天的重點在北郊與南郊。且看楊雲萍教授的日記: 「九月二十六日,星期日,雨後晴。十時半,與石氏訪張振樑氏,借『民主國股份票』一張。乘『三輪汽車』到三份子『開元寺』,觀鄭成功墨蹟,鄭氏書只此可靠。訪寧南門,大南門,有九龜碑;觀碑林。到小南門外,遊『法華寺』,有『夢蝶園碑記』、『鄉進士李先生墓碑』、『閒散石虎墓碑』。」 楊雲萍等人往開元寺,觀覽鄭成功墨跡,評曰「鄭氏書只此可靠」。(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當年大南門甕城內的九座贔屭碑,上覆屋頂保護。(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九月二十七日,星期一,晴。早上,訪石氏。十時半,訪卓市長相辭,並商借『施琅功德碑拓本』等。下午購《鷗外全集》第七篇一冊及《皇甫君碑》舊拓一本。乘夜十二時三十五分台南開快車北返…。」楊雲萍等人遠途所乘的「三輪汽車」,當年也是常見的交通工具,直到近四十年來才銷聲匿跡。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社論〉賴清德應體認兩岸政策是外交政策上位

諾魯是蔡英文總統任內的第十個、吳釗燮接任外長的第八個邦交國出走。(中央社,資料照) 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後,美國及中共當局相繼表態,印證兩強共管台海不是傳聞、而是現在進行式!拜登先明說「不支持台獨」,接著就派代表團來台傳達兩國關係不變的立場。反之,中共當局除重申「九二共識」為恢復兩岸對話基礎外,甚至利誘諾魯以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為由與我國斷交、轉與北京建交。顯然,這是習近平向賴清德傳達兩岸沒有蜜月期的重要訊號。 外交部發出聲明,嚴正駁斥諾魯以「一中原則」與我國斷交,並強調「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任何詭辯或謊言都無法改變或扭曲這個客觀事實和現狀」,並「呼籲國際社會明確表態反對中國一再錯誤詮釋該(二七五八)決議,改變兩岸互不隸屬現狀的惡劣意圖」。國民黨也強調大陸當局不應在此時壓縮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 美國國務院隨即聲明,對諾魯的主權決定感到失望;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表示,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並未決定台灣的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重申美對台政策沒有改變;意即,反對兩岸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灣獨立,同時支持兩岸對話。 這是蔡英文總統任內的第十個、吳釗燮接任外長的第八個邦交國出走,結果國人只看到蔡英文和吳釗燮兩人橫眉怒對諾魯與中共當局、卻毫無實際作為,更沒有人負起政治責任,過去還將矛頭指向提醒外交部應關注諾魯動向的學者,實在荒謬至極!蔡政府的外交政策不僅失靈,連部長都變成戰狼,是導致外交節節敗退的主因! 從諾魯變心來看蔡政府的反應,顯然暴露出賴清德將面臨的兩個外交問題:難以守住僅存的十二個邦交國,以及無力阻擋中共當局主打二七五八決議的外交牌。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近年多次表達反對二七五八決議的立場,仍無法遏制中共當局的企圖,使得我國的國際處境處處暗藏險境,絕非像民進黨所形容的如此樂觀。 國人應了解,若我國沒有任何正式邦交國,就等於國際社會沒有一個國家將我國視為主權國家,屆時別說總統幾乎無法出國訪問,恐怕連諸多國際組織都可能將我國排除在外。更有偏激言論幸災樂禍,誤以為中華民國無邦交,就是推動台灣獨立建國的開始。這完全是嚴重錯誤的認知,不僅傷害我國拓展國際空間的努力,且讓外交決策者得以藉著「抗中保台」理由脫身,但一旦如此等於讓台灣惹禍上身。 我國固然應與重要國家維持密切往來,但不能忽略現代國際法對於國家主權承認的必要性,畢竟各國的支持均有其侷限,也都避免與北京產生齟齬。對此,賴清德不能再重蹈前朝覆轍,每每以大內宣手法鼓吹民粹外交,導致現在外交人員不得不屈服於執政黨壓力,甚至還要配合其政治秀,上述批評學者示警的不當用語即為一例。 前外長錢復曾提醒,鑑於兩岸與外交關係的連動,應將「兩岸政策視為外交政策的上位」。他的話是基於國際政治現實面考量的公允評論,至今依然有效。諾魯斷交是否會引發一波邦交國出走的骨牌效應,國人應多加留意,也要讓新任總統賴清德意識到,「仇共」激情老套路已經無法承載我國面臨的外交困境,不全面革新外交及兩岸路線,恐將迎接更嚴峻的外部考驗。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雙重少數,大陸應保持冷靜克制

拜登在獲知賴清德當選總統之後的第一反應是「不支持台獨」。(路透,資料照) 台灣大選過後,中共當局的對台評論和打壓動作接連出籠,而且兼具軟硬兩手。從選舉過程和結果來看,選前賴清德試圖淡化他本身的台獨色彩,選後他和民進黨陷入雙重少數,再加上台灣內部、外部都有制約賴清德和民進黨台獨傾向的力量,「法理台獨」反而可能嚴重傷害賴清德和民進黨,因此大陸方面應當保持冷靜與克制。 從台灣大選當天到十七日,大陸官方的評論中強調大陸方面將順應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願望,並重申習近平「以通、惠、情促融」的兩岸融合發展說法。相對於這些偏向軟性的喊話,選後接連爆出諾魯與我斷交、亞洲U20男排賽台灣主辦權遭取消、解放軍機艦加大擾台,這些作為屬於硬的一手。事實上,中共當局對台灣胡蘿蔔與棒子交互運用,台灣並不陌生,關鍵在於中共方面是否操作過度。 進一步觀察,或許是基於選前選情膠著、選後賴清德和民進黨雙重少數,近期中共方面若干對台言行似乎有所調整,除了避免刺激台灣民意,也反映了長期累積的對台經驗。例如,國台辦表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台灣主流民意,這句話某種程度透露中共方面較為正確地理解了台灣民意的力量;諾魯與U20主辦權二事件,應是在選前留中不發,選後才掀鍋蓋,某種程度顯示中共方面儘量避免被民進黨指為介選,而且在靜觀選舉結果出爐後再決定對台出手的力道強弱。 十七日,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大陸官方對台灣選舉結果「只是對一種事態和一個事態的關注,而非對事物發展終局的關注」;如果此一說法準確反映大陸官方思維,則顯示大陸官方是以既有的原則、立場,以及不侷限於眼前一時、而以較為長遠的視野研判兩岸關係走向。事實上,從台美陸三邊關係來看,三方各有兩岸政策的鐘擺,所謂「現狀」是在三方各自的鐘擺範圍內交互激盪建構而成,並非一成不變,但是「現狀」的變動必須不逾越三方各自畫定的紅線。 美國兩岸政策的鐘擺和紅線,即其「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三個公報、六項保證,現階段美國則是偏向壓抑台獨。拜登在獲知賴清德當選總統之後的第一反應是「不支持台獨」;布林肯十六日受訪時,被問到中共當局對美國祝賀賴清德當選是「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的問題,強調美國是說「民主是好的,但是獨立實際上不好」。由此觀之,目前美國的態度對賴清德和民進黨的台獨傾向構成強力約束。 再就台灣內部來看,國民黨的反獨立場無庸贅言,柯文哲選前也強調台海要試著溝通交流,降低台海發生戰爭的風險,過去柯還高唱「兩岸一家親」。從爭取選票的角度來看,民眾黨倘若淪為民進黨的附庸,恐難避免泡沫化的風險;柯文哲的談話也顯示,即使他不贊成「統」,也不傾向因「獨」而讓台海爆發烽火。民進黨在立法院不過半,應會讓賴清德有「獨」難伸。 質言之,賴清德受限於內在、外在的制約,以實際行動推動「法理台獨」的可能性理應甚微。 也值得大陸方面思考的是,布林肯十六日受訪時還指出,近年大陸對台施壓的作法實際上對大陸的利益反而適得其反。布林肯的這番說法或許是僅出於美國的角度,但同時也相當程度地傳達了台灣的狀況與民意,中共方面應有所體認。

Read More

大義覺迷》天意如此,夫復何言!?

我一向主張和平統一,可是現在看來和平統一應是沒有指望了,心中難過,欲哭無淚,但若天意如此,夫復何言!?(圖取自臉書) 作者/王建煊 熱鬧烘烘的選舉終於結束了,這次我這位85歲的老人,居然也出來參選不分區立委,不可思議吧!我30年前就在台北市北區參選立法委員,第一高票當選,同區參選的還有民進黨大將陳水扁及謝長廷等人。當選立委,我努力問政,民意調查,曾被選為問政第一名的立法委員。事隔30年,85歲且有攝護腺癌的老人,怎麼又出來選立委呢?躺著想,都知道事必有因吧! 30年前我與趙少康等人因反對李登輝的黑金政治,退出國民黨組織新黨,曾是國會第三大黨,後逐漸沒落。上屆不分區立委得票只有1.04%,沒有了政黨補助,經營十分艱困。2024年不分區立委選舉,希望得票能超過3%而獲政黨補助,如選得好,且有不分區立委席次。這是現實性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藉由新黨不分區立委的高票,讓海峽對岸知道,主張兩岸和平統一,在台灣仍然大有人在,不然30年如一日,堅持和平統一的新黨這次為甚麼能獲亮麗成績呢? 但是事與願違,這次新黨不分區立委選舉可以以「慘敗」來形容,搬出王老先生也無濟於事,這證明和平統一在台灣沒有票,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心中是反對和平統一的。多數台灣人民,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國家,大家能和平相處最好,否則兵戎相見亦在所不惜。台灣軍事預算不斷增加,大量購買美國武器,總統候選人個個去美國朝拜,甚至去拜奴役台灣50年的日本。力行備戰,兵役期開始延長為一年,拿著掃把也要跟中國幹到底。 這種氛圍愈來愈嚴重,在各主要政黨裡,為了選舉,他們早已看出這種現象,主張和平統一沒有選票。所以連最應負有統一理想與歷史使命的國民黨也放棄統一,而步向台灣獨立之路。國民黨在競選中明確的宣示,他們主張兩岸和平但不主張兩岸統一,這真是駭人聽聞的轉變,怪國民黨嗎?也沒辦法,因為和平統一沒有票。 這次總統大選,國民黨雖轉向獨立,但總統選舉仍然慘敗。民進黨賴清德輕鬆當選,賴一些為人詬病污點,直到選完也沒有洗清,他也沒有甚麼動人政見,卻能高票當選,因為民進黨明確主張台灣獨立,已有數十年歷史,人民深信不疑。國民黨雖轉向主張獨立,但比賴大爺的民進黨當然差太多,選舉敗北早在預料之中。民眾黨的柯自稱原是深綠的,所以台灣現在是一片綠油油! 台灣這片綠油油,看在中國大陸人民眼睛中,又是何種景象呢?中國14億人對台灣並無所求,但有一求是任何景況都不能改變的,那就是祖國統一。兩岸統一這種信念愈來愈強,幾乎到了不惜犧牲一切,也要完成的使命。中國領導人,對此知之甚詳,他們深深瞭解,如果在其任內完成統一大業,非但在中國留名千古,且會成為世界偉人。 中國領導人及14億人民,他們念茲在茲的時間到了。一方面是他們的能力到了,另一方面是綠油油的台灣讓他們知道,上天給他們完成大業的機會到了,大家就等看看吧! 我一向主張和平統一,可是現在看來和平統一應是沒有指望了,心中難過,欲哭無淚,但若天意如此,夫復何言!?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

〈社論〉《二0二四選後新局系列社論》社會民生瀰漫不安,賴清德得補破洞

勞工為低薪、勞保年金破產等問題憂心如焚。(取自「2024工人鬥總統」FB) 賴清德以百分之四十點零五的得票率當選總統,也就是六成選票反對賴清德出線,剛好反映選前六成民眾支持下架民進黨的民調;同時,民進黨立委席次也大幅滑落而未過半。民進黨完全執政近八年,何以此次選民集體發出怒吼?究其原因,這幾年台灣社會、民生在許多層面瀰漫著不安氣氛,這些破洞還等著賴清德一一縫補。 「得青年,得天下」,選前三大黨都極力爭取年輕選票;但選後若干分析研判,綠營年輕選票已大量流失。持平而論,許多年輕選民揚棄民進黨,與這幾年他們親身經歷的低薪、高物價、高房價有關;甚至在居住正義議題方面,此次落選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去年二月就砲口向內,抨擊內政部的短期房貸補貼「有違分配正義,讓買不起房的年輕人有相對剝奪感」。不僅如此,賴清德開出的補貼學費、住宿費的支票也難以挽回年輕選票,關鍵仍在於年輕人當然想要魚,但更希望得到釣場、釣竿,讓他們有機會安身立命。 相對於年輕族群,在職場上打拚多年、期待有個安穩退休生活的勞工們,正為著勞保年金破產問題憂心如焚;畢竟如果沒有經濟自主權,退休生活就難以自在快活。雖然蔡政府以預算撥補試圖延後勞保基金破產,選前賴清德提出的方案也是「蔡規賴隨」,但補鍋法終究只能治標,何況即使勞保基金苟延慘喘,在高齡化、少子化更趨嚴重的背景之下,勞保年金不做徹底改革,勢將拖累年輕族群,賴清德已沒有本錢以拖待變。 再將關注面拉回到每個人每天都要碰到的吃的、行的問題。選前一、兩年蛋荒,是許多從小生長在台灣的人前所未遇的窘境,不僅價漲,蛋架上還經常空空如也。若說蛋荒、蛋漲只是俄烏戰爭因素作祟,某種程度還情有可原,但政府補貼進口蛋不但鬧出弊端、大量銷毀等問題,民眾甚至還買到過期、標示不實進口蛋,政府捅的漏子卻由全民承擔。何況,美豬洗產地、食品檢出含A肝病毒或致癌物、嬰幼兒食品重金屬含量超標等新聞頻傳,民眾吃得「食」在不安! 行的安全問題,更讓台灣民眾苦不堪言,行人死亡數讓人看得怵目驚心,外媒更譏笑台灣是「行人地獄」。去年年底交通部長王國材為了沒有達到交通死亡數年減百分之五的目標道歉,問題是,民眾要的是交通部長年年道歉嗎? 吃要安全,行要安全,整個社會安全網更要讓民眾活得安全,這也是蔡總統八年前給台灣人民的承諾。八年已過,台鐵殺警案、台南殺警案,暴露警察執法安全堪虞;屏東超商挖眼案、新店自稱「小鄭容和」男子隨機殺人案、國民法官參審的鍾姓男子弒父案等等,嫌犯思覺失調也某種程度反映了政府思覺失調;選前的兩起命案:新北某中學校園命案、長期照顧中風母親的台南孝子殺母案,悲歌裡唱出社會照護的沉痾。蔡英文的承諾沒有兌現,賴清德卻是責無旁貸。 別忘了台灣的生活環境裡,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不進反退,全球排名倒數第七;不僅婦產科、兒科醫生鬧空窗,醫護人員更因人力不足上街抗議低薪、過勞;所得分配連年惡化,新生嬰兒越來越少,都未見有效對策。這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哪個不影響台灣長遠發展? 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天下者未必得民心,雙重少數總統賴清德更該思考民心到底安不安! (系列社論五之五)

Read More

〈社論〉賴清德應拋棄成見,帶領台灣經濟脫困

多年來蔡總統和民進黨一再吹捧台灣經濟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這些亮麗的詞藻卻遮掩不住近年來台灣揮之不去的幾個困境。(本報資料照) 根據主計總處預估,二0二三年全年台灣GDP成長率將是近十四年來新低,此一慘澹的表現固然部分原因來自於國際大環境,但無可諱言,台灣本身也面臨多重經濟困境。賴清德當選總統之後即將展開組閣作業,在拚經濟方面應當捐棄意識型態桎梏,避免政治阻礙經濟,以務實的態度延攬經濟專才入閣,並以全面性的思維通盤擘劃經濟發展藍圖,讓台灣解脫重重束縛。 持平而論,雖然多年來蔡總統和民進黨一再吹捧台灣經濟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這些亮麗的詞藻卻遮掩不住近年來台灣揮之不去的幾個困境,舉其犖犖大者: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進展遲緩、ECFA前景多艱、新南向未獲突破、產業發展失衡、電力供應岌岌可危;甚至,青年低薪問題也與這些困境難脫關係。 先從電力供應談起,這不僅是政治議題,台灣產業界、美國商會、歐洲商會也憂心忡忡。缺電阻礙經濟動能,這是不必多說的硬道理,問題的關鍵在於賴清德夠不夠務實、能不能兌現承諾。 再從兩岸ECFA放眼台灣對外經貿。選前大陸方面先是針對台灣兩千多項產品進行貿易調查,之後宣布中止十二項石化產品早收關稅減讓,之後範圍恐將擴大到機械、農漁、紡織品。雖然經濟部表示會協助業者分散市場,但大陸的工具箱裡還有其他猛招,包括持續增加取消關稅優惠項目、全面中止ECFA,甚至啟動貿易戰;再者大陸仍是台灣石化、機械等等產業的最重要出口市場,即使分散市場其衝擊還是不容小覷。 再進一步而言,台灣出口產業想要分散市場,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台灣對外洽簽FTA進展遲緩。即以新南向政策難以取得突破來看,去年台灣對東協十國出口金額占總出口的比重為百分之十七點六,還低於二0一七年之前的超過百分之十八,主因之一就是東協十國當中台灣僅與新加坡簽署FTA;更宏觀來看,台灣已生效的FTA涵蓋率僅約百分之十一,遠低於南韓的約百分之八十二、日本的約百分之六十三,從關稅減讓角度來看,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就矮了一大截。 更何況,RCEP、CPTPP相繼生效之後,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東協、澳紐、加拿大等四個美洲國家的之間的貿易關係,要不就是打通任督二脈、要不就是交集更大。眾所周知,台灣想要加入RCEP、CPTPP,絕難擺脫兩岸關係因素;問題在於,兩岸ECFA都已危如累卵,加入RCEP、CPTPP這兩大巨型FTA又豈容樂觀?台灣又怎能眼巴巴的看著出口市場遭到競爭對手蠶食鯨吞? 也正因為台灣FTA覆蓋率遠不如競爭對手,受惠於ITA協定零關稅優惠的高科技電子產業在台灣百工百業中獨領風騷,出口榮枯幾乎牽動台灣整體經濟,「荷蘭病」的隱憂也儼然浮現;連帶的,台灣所得分配趨向惡化、許多傳統產業趨向弱化,產業失衡的症狀正隱隱作痛。 郭台銘去年七月表示,以台灣的高科技實力,可扮演以美國為主的供應鏈、以中國大陸為首的供應鏈這兩個世界的關鍵交集。從外銷市場而言,當然是希望市場越大越好,郭董有此生意經,機械、石化、紡織三大產業代表也呼籲新任總統妥善解決兩岸經貿交流及ECFA衝突、進軍東協關稅等問題,只看賴清德能不能聽得進去。  (系列社論五之四)

Read More

《二0二四選後新局系列社論》防獨造浪、平衡美陸,賴清德嚴峻考驗

拜登在台灣大選結果出爐後的第一反應是「美國不支持台獨」,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右2)及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左2)緊接著來台,頗有加強「雙重嚇阻」的意涵。(中央社) 大選剛剛落幕諾魯就宣布與我國斷交,不啻給賴清德一個重大警訊。不僅如此,選舉結果揭曉後,美、日、英、德和歐盟雖然紛紛祝賀我國順利完成大選,但亦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切。美國總統拜登派出的代表團在十四日即抵達台灣,顯見華府高度擔憂新任總統的外交及兩岸政策動向,第一時間出手預作防範。 賴清德在勝選感言提到,「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然而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我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他會做此宣示,應該也意識到其鮮明的台獨色彩引發國人與各國的不安情緒,故亟欲傳達穩定台海局勢的訊息,避免尚未掌權就因兩岸爭端而陷入危機。 雖然各國詳細報導我國大選結果對台海關係之影響,不過若干評論卻有偏頗之處、甚至錯誤解讀。例如,有外媒將賴清德的勝選視為民主的勝利,也認為這是台灣人民選擇「親美抗中」路線;事實上,這些觀點不堪質疑:難道在野黨勝出就不是民主投票的結果?若以此結果就斷定選民支持賴清德可以玩弄「抗中保台」,豈非全然無視於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 若從美國代表團選後就來台拜會朝野政黨、中國大陸國台辦不對選舉多做評論的表現來看,華府及北京早有「共管台海」的默契,主要目標就是不讓兩岸現狀脫軌,避免台灣質變成兩強權必須最優先處理的棘手問題。拜登在台灣大選結果出爐後的第一反應是「美國不支持台獨」,代表團緊接著來台,頗有加強「雙重嚇阻」的意涵;北京當局則靜觀其變,此時尚未出現過激評論,或許也在看賴清德究竟會如何陳述其兩岸政策及具體行動,再做下一步盤算。 就美陸利益分析,美國注重印太區域安全及台海和平穩定,因此除了會繼續對台軍售外,仍將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反之,中共必將持續全方位施壓新任政府,目的不在於促統、而是管控紅線不被逾越,至少保持兩岸「鬥而不破」的現行僵局,也為將來預留轉圜空間。 國人應有清楚認知,蔡英文總統津津樂道「台灣已是世界的台灣」並非絕對好事,反暴露出我國面臨的國安風險極高。賴清德以維持現狀為兩岸政見訴求,未來勢必以蔡政府的兩岸論述為基調,在兩岸高度不信任的情況下,已為台海未來走向增添更多未知數。他能否有效防止獨派造浪、平衡美陸角力,將是他主政後的嚴峻考驗。 美國正試圖為美陸關係設置「護欄」,頻頻進行雙邊高層對話,所以當然也希望台海兩岸能找到恢復對話機制的解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接見中共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時就重申台海穩定的重要性,劉建超則傳達反對台獨的堅定立場。兩強各自表達對台海局勢的基本立場,等於已預先為賴主政後的台美陸三邊關係定調。 賴清德應該會延續蔡總統「拉美抗中」路線,初期不會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或聲音,以免招致華府及北京的反彈,畢竟兩強對他都不放心。兩岸ECFA何去何從、台灣能否申請加入CPTPP及RCEP、如何取得外交突破,以及我國的國際組織參與等重大兩岸及外交議題,即將考驗賴清德的智慧。在美陸競爭及兩岸不睦情況下,兩岸情勢不容樂觀,國人務須嚴肅以對。 (系列社論五之三)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從台南市立博物館開幕談起—兼談石暘睢、楊雲萍與張才(上)

詹伯望 位在延平郡王祠右前的台南市立博物館,日前正式揭幕,是府城台南的一件大事,值得大書特書。 台南市立博物館(以下簡稱「南博」)的前身,是鄭成功文物館,而鄭館的前身則是從日本時代延伸到戰後的台南市立歷史館,館長是有「鄉土資料活字典」之譽的石暘睢(一八九八~一九六四)。或許因為如此,市府文化局長謝仕淵也配合南博的揭幕,推出《成為台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一書,歷數石暘睢對府城文史的重大貢獻。 數十年前,在台南市立歷史館的角色無可取代的石暘睢。(圖片提供/石頂天) 戰後台南市立歷史館本無館長編制,但石暘睢以其深厚素養卻享有館長之譽,這和日本時代台南市自然博物館的鳥類學家風野鐵吉一樣,人人尊之為「館長」。一九六一年石暘睢卸下館長,三年後病逝,各方震動,名流學者紛表哀悼。 望重士林的台大教授楊雲萍(一九0六~二000)在<石暘睢先生的追憶>一文裡說,「台灣光復後的第三年,即民國三十七年,在台北市舉行一次規模相當大的博覽會,一部分為『台灣歷史館』,展覽有關台灣的史料。我和蘇惟梁先生等負責資料的搜集和陳列事宜,乃同到台南蒐集資料。此次台南之行,受到石先生很多的幫助,有我當時的簡略日記。」 楊雲萍(中)偕同蘇惟梁(右)與石暘睢(左)在安平古堡北面合影。畫面右方遠處是「安平古堡」碑。(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有趣的是,最早石暘睢開始廣受大眾矚目,也是因為日本時代的一九三0年左右,協助當局舉辦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的因緣。這個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主展場「史料展覽會場」,在如今永福路南美二館基地西側一帶的台南博物館舊館,牌樓有對聯:「文徵永耀蓬萊嶋.史乘長存赤嵌城」;另在靠近火車站的商品陳列館舉辦「產業展」、今永福國小舉辦「教育、衛生、花卉展」,並在現五期重劃區的安平養殖試驗場設置「水族館」。展後並出版《台灣史料集成》一書,其中大半文物皆出自石先生所藏。 後來日人在現今中西區公所設置台南市歷史館,收納之前展示的展品,卻在二戰末期泰半毀於戰火,歷史館在戰後轉設赤嵌樓,而館長石暘睢一家則住在赤嵌樓下一角。民國四十八年,台南市文史協會成立,也在赤嵌樓掛牌,成為府城文史圈人士時常出入相聚的地方。 二戰末期台南市立歷史館遭炸毀,遷館赤嵌樓,當時入口尚在西側的赤嵌街上,門前可見掛有「台南市立歷史館」的招牌。(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雲萍教授繼續寫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四,晴。上午台灣大學課,下午二時,到中山堂「文化協進會」,編《台灣文化》(十月號),後到「台灣通志館」。晚赴林獻堂館長招宴,林柏壽、許崇智、杜聰明等人同席。」 「乘台北站十時開夜行快車南下,同行蘇惟梁、張才兩君。(按,張君名攝影家。)」 楊雲萍(左二)偕同蘇惟梁(左一)、張才(右一)、到赤嵌樓拜訪石暘睢(右二)。(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楊雲萍文中提到的蘇惟梁(一八九六~一九六七)是新竹人,一九二五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在各地舉行文化講演。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受邀為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中台灣致敬團代表之一。一九四六年三月當選為新竹市第一屆市參議員,繼又獲選為臨時省參議會參議員,擔任教育組召集人。游彌堅任省教育會理事長時,受聘為總幹事。 張才用相機抓住楊雲萍(右)雄辯滔滔的神情,左邊是他大哥張維賢。(攝影/張才,圖片提供/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簡永彬) 另外還有一位張才(一九一六~一九九四),在攝影界也相當知名,與鄧南光、李鳴鵰有攝影三劍客」之譽,而張與楊雲萍的關係也很深。九歲喪父的張才,大哥是有「台灣新劇第一人」之譽的張維賢(一九0五~一九七七),長兄若父的一路拉拔老弟張才,送他去日本學習攝影,回台北後開設「影心寫場」,但也沒認真經營,因為其時張維賢擔任楊逵「台灣新文學」台北事務所責任者,事務所設在寫場二樓,常有楊雲萍、楊三郎、張文環等藝文人士相聚,朗讀詩文,聆聽音樂,張才忙著招呼詩人文友,其他顧客上門,往往會聽到張才回應「頭家不在!」。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社論〉《二0二四選後新局系列社論》賴清德應兼顧朝野,推動台灣順暢運作

倘若賴清德依舊堅持民進黨一黨獨霸,未來國會雖不致空轉,但紛擾衝突恐將層出不窮。(中央社) 大選結果揭曉,民進黨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國民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而民眾黨得到八席立委席次扮演關鍵少數;這不僅是台灣再次出現少數總統與執政黨在立院處於少數的狀況,也首創同一政黨連續三次在總統大選獲勝的紀錄。大選過後,台灣人民除了關心各政黨變化、賴清德是否成為弱勢總統之外,更期待賴清德以總統高度兼顧朝野民意,推動台灣順暢運作。 從選舉結果看,三黨各有得失。民進黨贏得總統,但得票數大減兩百五十八萬,立委席次驟降;國民黨輸掉總統,得票數也少八十五萬,但立委大增;民眾黨總統得票破三百六十九萬,立委多三席,但區域立委全軍覆沒。總體而言,雖然三黨各有進退,但都是輸中帶贏、贏中帶輸。 在總統少數與國會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對國內政局會有什麼影響?當然值得關注。首先,賴清德以少數票當選總統,民進黨在立法院又落居老二,當然是少數政府,要想順利治國,必須放軟身段與在野黨適度妥協。 但以賴清德剛愎自用的行事風格來看,他絕對不會甘於做弱勢總統;何況民進黨還有五十一席立委,只要拉攏民眾黨,也用不著向國民黨讓步。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和國民黨在國會的角力一定會持續下去,再加上民眾黨立委也會力求表現,倘若賴清德依舊堅持民進黨一黨獨霸,未來國會雖不致空轉,但紛擾衝突恐將層出不窮。 國民黨方面,總統敗選雖然不致一蹶不振,而且立委席次也躍進許多,但黨主席朱立倫未來動向如何?甚至,黨內勢力是否重整?也將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國民黨會不會堅持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路線?會不會持續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更重要的是,要怎樣有效爭取年輕人?因為在兩岸議題難讓國民黨脫穎而出的現實下,要是拿不出一套令人一新耳目的論述,國民黨就很難贏得年輕人的認同。這是國民黨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也是國民黨最嚴峻的挑戰。 民眾黨方面,柯文哲初次參選總統就得票超過三百六十九萬,民眾黨在立院也成為第三大黨;但柯文哲不會是第二個宋楚瑜,民眾黨也很難與國民黨和民進黨並駕齊驅,長期三強鼎立。 其原因在於,柯文哲雖有號召力,但至今沒有堅強團隊和忠誠幹部,民眾黨在地方上也缺乏基層組織,只靠柯文哲的個人魅力,長此以往,民眾黨只會是柯文哲的一人政黨。更不利的是,選前民眾黨內已開始內訌,新任立委又各有來頭,黨團運作未必順暢,如果柯文哲不能擺平黨內紛爭,並且加速建立基層組織,深耕地方,民眾黨遲早會步上新黨與台聯的後塵。 至於民進黨可能拉攏民眾黨,組成國會多數,讓出立法院副院長,再以內閣席次為餌,誘使民眾黨與民進黨合組聯合政府,對民眾黨或許是很難抵擋的誘惑;但選舉期間柯文哲和民眾黨痛批綠色執政,如今卻要綠白合,不只很難自圓其說,民眾黨未來也很可能被民進黨蠶食鯨吞。 因此柯文哲雖可能同意在立院正副院長選舉時跟民進黨合作,但多數時刻還是會視議題決定合作對象。畢竟柯文哲在四年後還要問鼎大位,民眾黨必須保持自主性和獨立性。 (系列社論五之二)

Read More

〈社論〉祈願台灣走向和平、安定、正義、繁榮

大選一方面帶來激情,另一方面也讓所有台灣人民看到我們的家園還有哪些亟待應興應革之處。(中央社) 台灣是兩千三百萬人安身立命之地,大選一方面帶來激情,另一方面也讓所有台灣人民看到我們的家園還有哪些亟待應興應革之處。無論如何,要讓兩千三百萬人民過著優質生活,就必須為這兩千三百萬人民營造和平、安定、正義的環境,才能讓台灣持續步向繁榮新境界。 過去這些年,兩岸關係緊繃,中共對台灣文攻武嚇,解放軍軍機軍艦擾台已成常態,以致外國媒體、智庫屢屢警示台海風險,全球政要也不時憂慮兩岸局勢。對兩岸關係影響至深的美、日等國,都鼓勵兩岸和平、對話,但兩岸關係的良窳,卻又格於兩岸不同政黨的意識型態。不過,國際局勢、意識型態,對許許多多台灣人民而言都在高來高去的虛無縹緲處,他們希望的是,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都能讓兩岸免於戰火,爭端越少越好、祥和越多越好。畢竟,有了和平,台灣民眾才能安安心心的為自己、為下一代打拚。 和平是安定的前提,但是,倘若朝野動輒蠻橫衝撞,台灣距離安定卻還有段路要走。台灣雖然已屬民主鞏固,但無庸諱言,在朝野尖銳對立之下,往往攸關百姓福祉、權益,以及有助於台灣整體發展的政務、立法遲滯不前;甚且,官商勾結、貪瀆圖利、權錢交易等惡習、醜聞也始終揮之不去。新政局、新氣象,朝野固然存在歧見,但祈願朝野皆能以謀求台灣民眾利益為最優先選擇,以推進台灣更上層樓為最高階思考,惡質鬥爭越少越好、良性激盪越多越好。 和平、安定是有利於發展的環境,而正義含量則是決定這個環境是否優質的重要條件之一。從台灣的角度思考,過去幾年蔡政府高喊轉型正義,但無庸諱言,其立法遊走於違憲邊緣,其手段過於偏頗激越;蔡政府強調世代正義,但銀髮世代面臨長照不足,戰後嬰兒潮世代、X世代憂心退休生活,Y世代、Z世代感受相對剝奪;蔡政府倡言居住正義,但房價、房租高漲,社會住宅進度嚴重落後;蔡政府疾呼的司法正義、原住民正義…,也都屢受訾議。祈願政治新局裡,追求公平、充分自由、包容差異都不再只是口號。 在正義的社會裡,所得、財富分配差距要能獲得應有改善,但過去這幾年裡,台灣的分配差距卻持續擴大。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高科技電子產業占去總出口泰半江山,員工所得令人稱羨,但僱用勞工占比卻不到一成;從世代的角度來看,年輕世代月光族、零存族不算罕見,七成青年勞工背著學貸、信貸、卡債,還望屋興嘆;從對外貿易來看,邊緣化危機越逼越近。祈願在政治新局裡,台灣的經濟大餅越做越大,外銷市場越拓越廣,越來越多的財富雨露均霑。 在民主社會裡,換人執政事屬常態;但執政者不僅要胸懷民意,更要能以實際行動增進人民生活。祈願在政治新局裡,台灣的明天會更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