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春節才過去沒多久,元宵的氛圍就已經很濃了,全國各地爭相籌備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和節目: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做燈籠、猜燈謎、包湯圓……可謂精彩紛呈。
無論在中國的南邊還是北邊,元宵是大家共同的節日。元宵將至時,每一座城市的古鎮、古村紛紛將燈籠掛了起來,戲臺也相繼裝扮完畢。與此同時,節日活動的預告借助發達的網路,傳入了人們的眼睛和耳朵。
盼望著,盼望著,元宵節終於到來了。夜幕降臨,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男女老少在家裡吃過湯圓或元宵,一溜煙紮入了人堆裡。因著非遺的傳承,許多老味道又回到了人們身邊。賞月、觀燈、看「百戲」表演,猜謎、剪紙、品讀古人詩句……娛樂項目多到數不勝數。
街上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看得出來,經過上千年時光的沉澱,元宵的節日氣氛非但沒有變淡,反而變得愈發濃郁。
一
熱鬧是國人對於元宵節共有的印象。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點出了元宵節的精髓。仿佛不鬧一鬧,這個節就好像沒過似的。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也叫元夕,宵也好,夕也好,在字典裡都有夜的意思。漢語是很有意思的,從字與字的搭配裡通常能看出一個節日的與眾不同,而「元宵」二字似乎表明了這個節日的美好只有在入夜以後才能感受得到。因元宵有放燈的習俗,因此在民間也被叫做「燈節」。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唐代詩人張祜就曾用詩句描述過千年以前元宵節的全民狂歡。別的且不說,單從百、千、萬這些數詞裡,便不難看出場面的盛大與恢弘。
其實,從很早以前開始,元宵節就已是上至朝堂下至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相傳,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周勃等人平定「諸呂之亂」便在正月十五,漢文帝即位後,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逢正月十五之夜,他必出宮與民同歡。凡此良宵,西都長安,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久而久之,「鬧元宵」的習俗便保留了下來。
到了後來,元宵節變得愈發熱鬧。以隋朝為例,「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裡,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曙,以縱觀之,至晦而罷。伎人皆衣錦繡繒采,其歌者多為婦人服,鳴環佩,飾以花髦者,殆三萬人……金石匏革之聲聞數十裡外,彈弦擫管以上萬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燭天地,百戲之盛,振古無比。自是每年以為常焉。」《隋書》裡的這段記載,為我們再現了舊時的元宵盛況。
借助文字的投影,我們似乎看到了這樣一個壯觀的畫面:一根根火把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數萬名舞者沿著長街翩翩起舞,通宵達旦,令人羨嘆。無獨有偶,《東京夢華錄》所追述的北宋都城開封過元宵的場景亦是一般地熱鬧。現如今,萬人同舞、萬盞彩燈壘成燈山的畫面已經很難見著,但元宵節唱戲文的習俗在許多農村地區仍舊完好地保留著。元宵前後,或由企業家出資,或由村民集資,從遠方請來草台班子,鑼鼓喧天,要一連鬧上好幾日。間或,戲曲愛好者也會自發組織,為遊人免費地演上幾場。
元宵佳節,熱鬧不止於戲臺,而是充塞了大街小巷。小孩的歡鬧聲,大人的談笑聲,表演樂器發出的敲擊聲,遊人熙來攘往留下的嘈雜聲……聲聲悅耳,道盡了節日的美好!
二
元宵也是一個溫柔的節日。在西風東漸以前,元宵一直都是中國人的「情人節」。人們耳熟能詳的「破鏡重圓」的故事便發生在正月十五的夜裡。
相傳南北朝時期,南陳的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結婚以後伉儷情深,恩愛非常。然而生逢亂世,很多事情不由自主,眼見隋朝的軍隊兵臨城下,徐德言害怕城破後夫妻失散,將一面銅鏡分成兩半,一半交與妻子,一半自己貼身收藏。他與妻子約定,若是在戰亂中離散,就於每年的正月十五拿著半面銅鏡在洛陽的集市中進行售賣,以此相認。
南陳滅亡後,樂昌公主被楊素收為姬妾,但她從未忘記與丈夫的約定。每年正月十五,讓手下人拿著半面銅鏡到街市上去叫賣,終於在某一年的元宵節找到了大難不死的徐德言。楊素聽說了二人的故事,見他們情深難解,索性成人之美,將樂昌公主歸還給徐德言,讓其夫妻團圓。「破鏡重圓」讓元宵佳節的「佳」字變得名副其實。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無疑是諸多節日中最浪漫的。它就像一個造型好看、寓意深刻的中國結,無論皇室貴胄,還是庶民百姓,一顆心俱被它深深地綰住。在古人的吟詠裡,關於元宵的詩詞不勝枚舉。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就有一闋《生查子》,詞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寥寥數語,讓人們得見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宋明兩代的話本小說裡,創作者還很喜歡把才子佳人邂逅的劇情安排在「元夜」這個時間點。仿佛到了此時,人就變得格外多情。馮夢龍《喻世明言》引有一首詩:「太平時節元宵夜,千里燈球映月輪。多少王孫並士女,綺羅叢裡盡懷春。「隱隱點出了這個節日的難得。讀其詩,讓人不由想起歌德所說的「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
古時候,由於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年輕的女孩子是不被允許隨便外出的,只有過節時例外。元宵節給那些未婚男女的相遇相識提供了一個契機,也給他們傳情達意創造了一個機會。每當節日來臨,未婚男女三三兩兩地結伴出遊,賞花賞燈,順便也為自己物色物件。一些互相傾慕的男女青年,更是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因為他們等了一年就為元宵燈節期間可以與情人偷偷相會。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互訴衷腸。
燈初放夜人初會,梅正開時月正圓,不管過去多少年,一對對情侶相攜出遊都是元宵佳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
元宵來臨時,地氣尚未轉暖,氣溫也是忽高忽低的。不過與肌膚感受到的乍暖還寒不同,它落在人心裡的感覺始終是溫暖的。
在傳統的認知裡,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換言之,過了元宵,才算真正地過了年。元宵一過,孩子們就該上學了,大人們也要收一收心,開始新一年的忙碌。於是,作為時間節點的元宵就顯得別具意義。
要知道,團圓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大母題,元宵節亦包含在這個母題之下。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一大特點,那就是離不開美食,而且通常以吃開場,最終歸於情感寄託。元宵佳節,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湯圓。那麼人們何以對這兩種食物情有獨鍾呢?說到底,也與飲食背後的文化息息相關。譬如湯圓,音同團圓,兼有渾圓的形狀,自然而然地就被人們賦予了團圓的象徵意義。
湯圓有大有小,味道也是五花八門,在寧波,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湯糰」,也不知是否取義「帶湯的糯米團子」。湯圓具體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不過宋朝時就有大抵是不會錯的。據說其原產地為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寧波。當然,古時候的湯圓做法上沒有今天這麼多的花樣,多以黑芝麻和白糖、豬油為餡料,用搓成餅狀的糯米粉將之包起,放入鍋裡煮熟了即可食用,若不喜歡湯汁,也可放在支架上蒸熟。為免粘連,中間需要放一層紗布。時至如今,寧波人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依然未變。勤勞且心靈手巧的人們大多會選擇自己裹麵粉、自己包湯圓,那些手腳笨拙或是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的,則會提前從超市買一些半成品來,專門留待元宵節這天煮著來吃。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寧波的湯圓早已在全國普及。四川、重慶、貴州、廣東、上海、江蘇……大家都愛吃它,並且變換出了更多的口味和花樣。
元宵節吃湯圓,大概也有盼團圓的意味在裡面。沒有一場戲可以唱一輩子,亦沒有一場筵席可以綿亙不散。於是,在這春節的尾聲,湯圓表達了我們對故鄉、對親人的愛與不舍。也許,在老人與兒女的心裡,吃過了湯圓,即是許下了再聚首的承諾吧。有這個承諾在,不管風雨多大,不管旅途多難,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繁華,遊子必將歸來。也正因此,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元宵、吃湯圓,把酒閒話,明明春意未滿,卻覺身心溫暖。
有人說,被幸福包圍的人,不應只顧著自己享受,也要把落在身上的陽光勻一點給別人,只有這樣,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更加明媚。我喜歡過元宵,不只為元宵節的熱鬧與繁華,美食和深情,更與節日的這層寓意有關。
舉家團圓的時候,總有一些人記掛著那些孤苦伶仃的人,想著為他們送去自己的關心和關懷。譬如,在我所在的城市,「時代楷模」錢海軍和他團隊的志願者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每年元宵節臨近,他們都會提前忙碌起來:商討方案、分配人手、溝通細節……節日一到,就帶上禮物和食材,去到結對的孤寡、空巢老人家裡看望慰問,與他們一起過元宵,像是春風般不約而至。想來,在他們心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果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給那些沒有兒女或者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做上一頓好吃的,陪著老人說說話,聊聊家常,那是一種別樣的幸福。無意中,也讓元宵這個節日變得更加溫暖更加有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