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緩解腕背疣凸症候群

陳俊銘 臨床常碰到患者手腕背處疼痛,觸診可摸到內有隆起硬塊,壓時甚為疼痛。彎腕時覺痠痛不適,造成日常生活上不便。在第2與第3腕掌骨關節的局部壓痛及尖銳的疼痛稱腕背疣凸症候群。腕骨疣凸的疼痛是因為第2及第3掌骨關節的外生骨贅造成。 形成骨贅的原因可能是勞累,過度使用,造成肌腱滑膜炎,形成沾粘,造成腕背疣凸。外力撞擊,造成局部腕背組織發炎,反覆疼痛,形成沾粘,造成骨贅。關節退化發炎,如果頻繁使用可造成紅腫的肌腱和關節,形成腕背疣凸carpal boss。 腕背疣凸症好發於球員:例如打排球、羽毛球、網球、桌球、籃球……等,反覆使用腕背關節,又容易反覆受傷者;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手部腕背過度勞累者;工人:例如水電工需用電鑽鑽牆、木工師傅須釘木頭、泥水師傅抹牆壁、油漆師父需借重腕背力量來油漆、搬運工人長時間反覆搬重物,腕背關節肌腱韌帶易受傷;廚師:常切菜、拿湯勺,易刺激腕背關節反覆發炎形成骨贅;雕刻師父:雕刻神像、窗花、石雕等長時間使用腕背力量,易發炎受傷,形成骨贅;餐廳侍者:長時間端碗盤,肌腱滑膜受傷發炎。 源自手部的疼痛是常見的問題,腕骨疣凸必須與壓力性骨折、腫痛和腕部、手部的其他病變區分。患者手指的關節炎、肌腱滑膜炎,或痛風可能伴隨著腕部骨疣凸加重患者的疼痛。 腕背疣凸症候群在中醫治療,初期可先用針灸配合藥物治療。 針灸可以阿是穴圍針,針對腕骨疣凸、骨贅周圍進行圍針及正面直接治療,配合藥物血府逐瘀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川芎、夏枯草、別甲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中藥,有助初期骨贅之改善,配合熱敷和局部按摩,有助疼痛緩解,當然多休息最好,如果骨贅嚴重,腕背稍動則痛,X光片檢查明顯看到骨贅突出,可考慮中醫小針刀治療,效果很好,直接運用小針刀進入骨贅區,鬆解沾粘組織,清除骨贅,可有效改善骨贅,緩解腕背疼痛。通常,1週做1次小針刀治療,約4~5週可達到根本的改善治療。 平常保養多休息,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可避免腕背疣凸症候群復發。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心衛專家5寶媽 籲孕婦健檢納心情指數

本報綜合報導 迎接新生命是快樂的,但不少媽媽卻在產後面臨荷爾蒙、家庭關係改變,而發生產後憂鬱症。連5寶媽的心理衛生專家都曾親身經歷孕後半夜落淚,她倡議孕婦健檢納心情指數,提早覺察避免憾事。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10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以「性別-不憂鬱」為主題,探討不同族群面對心理健康的不同挑戰,點出各族群在診斷及治療照顧層面上不同的需求與困難,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多元族群的心理健康需求。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以自身經驗分享產後憂鬱,身為5寶媽的她表示,從未想過生完第4胎,會因別人無心的一句話,半夜突然落寞,不知不覺就哭了,「大概是傳統家庭對孩子性別有期待」,幸好丈夫體諒,再加上重返職場找回自我價值,心情才恢復平靜。 時間過了32年,呂淑貞因為走過這段路,開始重視孕產期心理健康,她說,孕產期衛教仍較重視生理,產前健康檢查不一定會檢查到心情指數,不會特別關注孕媽咪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生命。因此,她呼籲政府加強孕產期婦女心理覺察,與求助資源導入,建議心情評分表可放入媽媽手冊。 呂淑貞表示,孕產婦不只要注重健康營養及時刻保持好心情,保持運動習慣、睡眠充足也非常重要。 此外,在產期前後對於親子教養需要持續學習,伴侶與家人之間需要良性溝通與互動,並彼此相互理解。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強調,在孕期憂鬱症而引發的社會新聞及自殺事件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這次研討會的澳洲學者馬爾希也分享到荷爾蒙會在性別、懷孕,對憂鬱症有一定影響力、有不同面貌,期望台灣對於憂鬱症樣態持續深入探討。

Read More

慢性蕁麻疹66%發燒肌無力 北榮參與大數據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皮膚部醫師江奕寬指出,研究顯示有高達66%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出現發燒、肌肉無力、關節或肌肉疼痛症狀,而需要藥物控制,北榮正與國際藥廠合作,經過資料分享與大數據分析,深入了解慢性蕁麻疹的特徵與治療以造福更多的病友。 慢性蕁麻疹並非因過敏而引發,其皮膚上出現疹子可持續6週以上,江奕寬表示,約有1%的人曾在人生中的某一時期,出現過自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而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成人多於兒童。統計,約有80%至90%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無法找到具體觸發因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多為自限性疾病,約30%至50%成人可在1年內自行緩解,病程通常為2至5年。 江奕寬指出,過往大家往往認為蕁麻疹是侷限於皮膚的疾病。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患者除了皮膚症狀外,還可能出現多種全身性症狀,如反覆不明原因的發燒、肌肉無力、關節或肌肉疼痛。 今年4月份在國際性資料庫註冊研究中,超過2500名經醫師確診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中,有31%至少患有一種全身性症狀。而發表在民國106年的一篇研究中,155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有66%的出現發燒、肌肉無力、關節或肌肉疼痛等全身性症狀。 目前治療蕁麻疹多是使用抗組織胺,江奕寬表示,而全身性症狀出現與更高的疾病活躍度、血管性水腫發生率增高以及對抗組織胺藥物之反應較差有關。 江奕寬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僅是一種皮膚疾病,部分患者還表現出全身性症狀,並伴隨著全身性發炎指標的上升,在臨床上,醫師除需處理皮膚病變外,還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全身性症狀,並進行適當的評估,以排除潛在的血管炎等其他嚴重疾病。 北榮表示,慢性蕁痲疹治療需要患者及醫師充分配合,目前正積極研議加入諾華藥廠之蕁麻疹認證優良醫療機構,透過共享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希望更深入了解慢性尋麻疹特徵與治療,造福更多病友。

Read More

腺瘤、增生性胃息肉 易癌化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胃息肉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疾病;其中,腺瘤性胃息肉及增生性胃息肉有癌化風險。醫師表示,檢查發現胃息肉時,應先確認其類別,與醫師討論合宜的處理方式,降低罹癌風險。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指出,胃息肉一般可分為3種,包括基底腺胃息肉、增生性胃息肉、腺瘤性胃息肉等。其中,基底腺胃息肉約占9成,常出現在胃體和胃底部,多小於1公分,轉變為胃癌的風險很低;但若息肉大於1公分,或表面有糜爛、紅腫、凹陷等,還是有癌化的風險,建議切除。 增生性胃息肉約占全般胃息肉5%~1成,屬於良性息肉,通常小於2公分;如若大小超過1公分胃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原則上建議切除。腺瘤性息肉又被稱為胃腺瘤,演變成胃癌的風險高達5成,臨床上不論大小都建議即刻切除。 胃息肉的切除以經內視鏡瘜肉手術為主,為防止造成出血和穿孔等併發症發生,新穎的「橡皮筋輔助黏膜切除術」利用橡皮筋結紮於息肉的底部,將息肉整形為圓球狀復以圈套型電燒刀進行完整切割;或可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黏膜上癌細胞。 許秉毅提醒,胃息肉的的增生可能與遺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發炎等有關。常吃醃漬食品,如鹹肉、鹹魚、醃菜及燻烤或防腐劑硝酸鹽處理食品等,都會增加胃癌罹患率。另外酗酒、吸菸等也是罹患胃癌的高危險群。呼籲民眾定期健檢以利早期發現,若有癌化風險應及早處理。

Read More

〈醫師專欄〉運動補品

■吳重達 一位遠親迷上健身、越野跑,近來又加上鐵人三項,時常在社群媒體分享比賽成就、訓練甘苦談。在其分享中,醫師注意到他們那群人流行需要吃、喝的「補充、提升…」等形形色色的東西。 另一位醫生朋友也著迷於健身,服用高蛋白製劑是他的日常。醫師詢問來看診的健身運動者,對他們而言,使用某些能增進肌肉質量與提升運動表現的東西一點都不稀奇,不用可能更奇怪。 運動者追求更好的表現結果是正常現象,尤其參與的運動有可供評比的同夥時更甚。參與訓練,還有自我與教練設下的目標得達成。自古希臘、羅馬以降,運動者就一直積極的尋求任何可以幫忙獲勝「吃的、喝的、抹的」東西。現在,則加上「吸的、注射的」物質。目前,還有由基因下手(gene doping)的。 許多人認為,只有職業運動員才會用增進表現藥物;其實,不被監督的非職業運動者的使用可能更普遍。根據各國文獻,估計有1.1~18.3%的業餘與大學運動員在使用這些物質。因調查不易,基本上,上述數字應該被低估。 運動員常用的7類藥物,包括同化性類固醇、生長激素、選擇性雄性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肌酸(Creatine)、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促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與大麻。美國芝加哥的Rush醫學中心針對健康運動員,收集世界各地研究報告做了分析、研究(Sports Health Vol.16,No.5)。 在醫師處方,控制使用劑量,肌酸是有提升運動表現的效果;大麻不會增進,反而有礙運動表現。其他5項藥物除了不增加運動能力外,更有許多副作用與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雖然肌酸看似可用,過量使用會造成腎臟的過度負擔,甚至損傷,反而得不償失。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刷牙不當 當心敏感性牙齒上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當感覺牙齒有痠痛感,可能為敏感性牙齒問題。牙醫師指出,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除了不當的刷牙習慣外,酸性食物或長期胃食道逆流等,也都是相關肇因;另外,牙齒漂白和美白,也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刺激,引起牙齒的敏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敏感性牙齒指牙齦萎縮造成牙根外露,或琺瑯質磨損造成牙本質暴露,一旦牙齒受到冷熱溫度的變化或特定食物的酸甜刺激,便會引起牙齒的痠軟疼痛。 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林慧娟指出,不當的刷牙方式會造成齒頸部琺瑯質磨損、牙齦萎縮,甚至牙根暴露,導致牙齒敏感;此外,夜間磨牙或飲食習慣不良喜好嚼食硬物,也會造成琺瑯質的磨損,引起牙齒敏感。強酸的腐蝕,如酸性食物或長期胃食道逆流,亦為敏感性牙齒的元凶之一;牙齒漂白和美白,也可能會對牙齒造成刺激,引起牙齒的敏感。 林慧娟說,有敏感性牙齒的症狀須選擇溫和的飲食,對症下藥,找到最適合的改善方法。像是選擇軟毛牙刷及學習正確適合的刷牙方法,避免用力過度;並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酸性飲料或過於堅硬的食物。建議定期洗牙檢查,經過牙醫師的專業診斷、早期發現問題,給予最適切的建議與治療,遠離敏感性牙齒困擾。

Read More

3手足均癌逝 她勇抗3期肺腺癌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金融業退休的許姓婦人家中3個兄弟姊妹相繼罹癌過世,她接受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也確診第3期肺腺癌。歷經手術及4次化療,承受體力下降、惡心嘔吐及落髮等副作用,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有希望」。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肺癌已躍升為國人發生人數首位,也是死因排名第1位的癌症。為有效降低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目前政府提供高風險族群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服務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50~74歲具重度吸菸史,每天抽1包吸菸30年以上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LDCT肺癌篩檢可幫助早期發現症狀,降低死亡風險。台南市有14家醫院提供公費肺癌篩檢服務,衛生局免費癌症篩檢諮詢專線0800222543。

Read More

高齡需求增 中醫居家照護2.8萬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人口老化,高齡照護需求日增,衛福部8日表示,自109年至113年推動中醫優質發展計畫,提供社區醫療照護超過23萬人次,居家醫療照護近2.8萬人及長照機構照護約9.6萬人。 衛福部中醫藥司長蘇奕彰表示,自109年起補助辦理「建立中醫社區健康照護網絡計畫」,以健保6分區建立中醫社區(居家)醫療及健康照護網絡,發展在地常見病症之中醫社區(含預防醫學)、居家醫療照護及長期照顧服務模式,鼓勵中醫師至病人住家或照護機構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全人照護。 同時,結合社區資源,於社區(含長照C據點及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辦理預防醫學衛教活動,推廣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與地區居民共同營造健康社區及高齡友善環境;並培育中醫在地化社區照護人才,落實在地老化政策。 據統計,自109年至113年9月止,該計畫已辦理中醫預防醫學講座或衛教活動1857場,參與人次計5萬619人,辦理地點包含原鄉或偏鄉、長照C據點、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長照機構及家庭照顧者據點等。並提供社區醫療照護超過23萬人次,居家醫療照護近2.8萬人及長照機構照護約9.6萬人。 蘇奕彰表示,未來將持續布建中醫醫療資源,強化健康照護網絡,藉由中醫治未病及全人健康照護之特色,促使中醫醫療照護推展至居家及社區,發揮中醫藥預防醫學及養生保健的特色,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並提供民眾更多樣化及優質的醫療照護。

Read More

17.4% 妊娠糖尿病發生率偏高 恐與產婦高齡有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目前政府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並於孕期第24至28週補助1次妊娠糖尿病篩檢,據國健署統計,妊娠糖尿病篩檢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4%。產科醫師分析,台灣發生率偏高,可能與產婦年齡偏高、飲食習慣西化、工作忙碌導致運動不足及東方人體質有關。 為保障母嬰健康,國健署呼籲孕媽咪應定期產檢,並透過維持健康體重、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血糖監測「控糖4招」穩定血糖。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妊娠糖尿病孕婦的剖腹產機率是未有妊娠糖尿病孕婦的1.16倍,早產風險為1.51倍、胎兒過大的風險為1.57倍;然而,研究也發現,透過篩檢並及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相關的風險。國健署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並於孕期第24至28週補助1次妊娠糖尿病篩檢,統計篩檢結果異常率為17.4%。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說明,這個異常率確實高於國際整體狀況,推測與國內產婦年齡偏高,及飲食習慣西化、工作忙碌運動不足有關,此外整體而言東方人妊娠糖尿病比例都會比西方人稍高,在日本也可看到偏高狀況。 國健署鼓勵孕媽咪,透過控糖4招來穩定血糖,守護母嬰健康。 首先是保持健康體重,孕媽咪體重的增加可依懷孕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做對照,以BMI為18.5至24.9為例,孕期平均增加11.5至16公斤為宜。 其次是要飲食均衡,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改變和基礎代謝率的增加,會較容易感到飢餓,建議可以適量攝取低熱量的健康點心,如:原味海苔、無糖豆漿、新鮮水果等,避免高熱量零食。 再來要適度運動,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天,每次30-60分鐘,並於通風明亮、溫度適中及避免溼滑的環境中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要留意身體狀況,如果運動時容易低血糖,建議可在運動前補充1份醣類點心(約等於攝取15公克的糖),如:蘇打餅乾3片、鮮奶1杯(240CC)。 此外,要做好血糖監測,國健署表示,定期監測血糖可以減少低血糖的發生,良好的監測也可以改善周產期併發症,若為妊娠糖尿病孕婦,建議每日至少監測4次血糖(包含早上空腹1次加上3正餐餐後各1次),血糖目標為空腹小於95mg/dL、餐後1小時小於140mg/dL及餐後2小時小於120mg/dL。

Read More

冬令進補原則 對症/溫和/適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氣溫逐漸轉冷,人體開始進入冬季的「閉藏」階段,正是適合進補的最佳時機。但中醫師提醒,冬季進補並非一味大補,應依個人體質挑選適合的食材與補法,以達到補而不燥的效果。 台北宜蘊中醫的楊佩鈺醫師指出,冬令進補3原則是對症、溫和、適量,首先要根據體質調整,陰虛者(容易口乾、皮膚乾燥者)可選擇滋陰潤燥食材,如銀耳、蓮子等;而陽虛者(易手腳冰冷、怕冷者)適合溫補的食材,如當歸、黃耆等,才能發揮進補功效。 其次是避免過於燥熱,進補的食材多數屬溫熱性,若過量食用或食材搭配不當,易引發「上火」症狀,過於燥熱會反而容易引發口乾、便秘、睡眠不佳等問題。在補氣血的同時,可適量搭配滋陰潤燥的食材,如枸杞、紅棗,以保持身體陰陽平衡。此外,要循序漸進,進補不宜過量或一次性大補。補過頭易消化不良,適量為佳。每次進補可依個人狀況適量增減,循序漸進調理身體。 楊佩鈺強調,進補應順應體質與季節需求,許多人會選擇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應依照個人體質並適量,過度不適合體質的進補可能導致陰陽不平和,反而身體不適。以適合自己的體質進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讓冬日保養達到最佳效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