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即將完工,市政府計畫動支3.8億元預算改造站前圓環,包括集中到圓環,五條道路的動線以配合。圖為台南火車站圓環改造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吳昭明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即將完工,市政府計畫動支三點八億元預算改造站前圓環,包括集中到圓環,五條道路的動線以配合。此一訊息涉及多個問題,值得探討、省思,或可供往後制訂公共政策時參考。
其一,即便計畫經費高達三百三十三億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預訂在二0二六年底完工通車,但鐵路地下化,或一窩蜂的台鐵立體化,工程的意義為何?花費動輒百億,甚至數百億工程經費,是否值得?立體化工程,到底誰人獲利?都應該 冷靜地理性思考。
其二,台南鐵路東移的爭議。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原來的方案是在原來的軌道下開挖,或稱原軌施作,施工期間「徵用」東側房地,完工之後,土地歸還原地主,並有一定的補償辦法。但後來改為鐵路東移,可能著眼於車站站區東側的大片土地,地下化之後有鐵路經過,基地不但必須從中剖割為二,而且兩邊基地與鐵路還有一定的區隔空間,然則,大大影響土地開發的規劃、設計,乃至開發利益,遂衍生出「鐵路東移」。
鐵路東移之後,必須分割的土地合而為一,土地利用與獲利也因此大大提升,卻攪得三四百戶人家家破人亡,而且曾經引發激烈的抗爭,也一度成為選舉時的議題。配合鐵路東移,有「照顧住宅」,供迫遷戶購買,但每一戶的補償費可能遠低於照顧住宅的價格,一戶透天厝換不到一間公寓房子,坊間甚至有圖利建商的傳言,名諸照顧住宅,實為莫大的嘲諷。值得而後的決策者引以為鑑。
其三,台南市政府新近提出的站前圓環規劃案,工程預算高達三點八億。稍呈橢圓形的廣場基地,方圓近百米,可能不到一甲地。在占地一甲的基地上,規劃交通動線,以及廣場上的綠美化設施,因何經費將近四億元?工程,怎麼規劃?錢,怎麼花?如此質疑並非空口白話,適有一鐵路地下化之後原軌道基地綠美化工程亦同時推出,兩者可供對照。站前圓環近一百米,鐵路地下化路線長八點二三公里。經費,圓環三點八億,鐵路沿線二十三點九億。請問,基地大小與工程經費,兩相比較,落差為何如此之大?吾人無意為鐵路沿線綠美化工程背書,但,令人困惑的是,站前圓環可是「安金」的?
其四,鐵路地下化完工後,月台、旅客進出,當然都在地下,但,好像沒有規劃通往站前成功路.中山路、北門路,也沒有通往後站前鋒街、大學路的行人地下道,為甚麼?只要稍有交通概念,應該都會想到配合南鐵地下化工程,順勢開闢地下道。再則,如有恢宏的考量,或許會拋出議題,是否在前站圓環規劃地下街?遺憾的是,好像沒有這些方案。
其五,如果不考量設人行地下道,其著眼點,可能是為了幫未來站區的土地開發「留住人潮」?火車站的旅客,不能夠直接走地下道快速進出車站,或路過時順便到地下街消費,然則,站區大樓恰是吸引旅客消費的好地方?
從上述幾點,可以理解,台南火車站站前圓環改造,以及南鐵東移,存在許多問題,是應該好好再討論。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