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惠特曼在紐約

■程奇逢  紐約是惠特曼的故鄉,一個初夏晴朗的日子裡,我和幾個朋友去參觀長島亨廷頓附近的惠特曼故居。中國人重土輕遷,故鄉就是在那裡出生並長期在那裡居住的地方,但美國人的搬遷是常事,據說美國人平均每六七年就要搬一次家。  回顧我來美國的經歷,正好能套上這個公式。  惠特曼一家在他四歲時搬到布魯克林,他也在曼哈頓居住過,後來又回長島住過一段時間,所以紐約可以說是惠特曼的故鄉,即便他後來也曾在新奧爾良、新澤西住過,他寫有很多謳歌紐約的詩。長島被印第安人叫做巴門諾克,他的自傳體長詩《從巴門諾克開始》寫到「從魚形的巴門諾克開始/那是我為一個完美的母親所生養並受她撫育的地方」。「我站在我自己的位置上/在這裡和自己的時代在一起」。  惠特曼住在紐約時,布魯克林大橋尚未建成,他在往返曼哈頓與布魯克林時,要搭乘渡輪,1856年他寫下著名的《橫過布魯克林渡口》:「時間或空間,那是無礙的/距離也是無礙的/我和你們一起/一代或今後若干代的男人和女人/恰如你們眺望這河流和天空所感覺到的/我也曾如此感覺過/恰如你們此時憑欄站立隨著急流匆匆前進/我也曾站立匆匆前進」。惠特曼也許想到他的詩會被後代永遠誦讀,他的情感也會和以後的人們恆久交流。  1825年,惠特曼出生6年後,伊利運河鑿通,從歐洲來的貨物可以從紐約沿著哈德孫河在奧伯尼接上伊利運河,在水牛城進入五大湖,再沿密西西比河直達墨西哥灣,紐約港的吞吐量從第四位一躍成為東海岸的第一,西部的糧食也以非常便宜的價格進入東部地區,在伊利運河完工後,運河的建築工人來到紐約,成為橋樑道路等基礎建設的生力軍。  紐約勃勃發展的生機,19世紀中葉美國自由開放的思想,促成惠特曼自我意識的覺醒,形成他浪漫不羈的性格,奔放激越的情感。在前六版《草葉集》的第一首詩都是《自己之歌》,第一句就是:「我讚美我自己/我歌頌我自己」。他在《我是肉體詩人》中還寫道:「我是肉體詩人/我是靈魂詩人/我有天堂的愉快/我有地獄的痛苦/我把自己交給泥土/在草叢中成長/如果你需要我/請在靴底下找尋」。  他的詩驚世駭俗,遭到評論界的一片罵聲,然而他信心百倍將自己與生活的大地寫入詩中,惠特曼的歌唱表面是屬於自己,而蘊含的是對整整一代人在開拓時代激情的歌頌。他聲稱:「打算就這麼唱下去直到死」。  《草葉集》的獨一無二,就在於它已經遠去卻能依然喚起激情,如草葉般充滿無限的旺盛生命。無論何時讀到它,都會感到詩人對生活不熄滅的感情。  紐約魅力無限,這也許與惠特曼、亨利‧詹姆斯、尤金‧奧尼爾、加繆等人留在這裡的足印有關。

Read More

〈中華副刊〉淡水夜色

詩/攝影 莊源鎮 月光的音節 滿河銀碎 夜,在潮的節拍裡 不眠 時光畫過貓臉歲月 有何不可 街燈還是星閃 拖曳長長青春 自街頭行至街尾 無論如何 喵,沒規則的消沒牆洞 我不知道 甚麼是生活規則 問喵,喵 喵喵 你眼神興奮張望 潮湧把流去的時光 推回來了許多又散去 青春已被梭哈 請問可以再玩一把嗎? 發燙臉龐漲滿夕照餘光 搖滾雷軌的排行 珣燦而緩緩暗去 萬家燈亮遊人消散 一幅燈火迷離入戲風景 有海風抒情潤過的筆跡 將你的臉龐 他的背影 我的思想 留在時空裡沉醉 夕落後幽靜觀音山 凝觀小歇扁舟沉靜 潮來潮去

Read More

八田語一連6年愛心上菜 200弱勢家庭幸福圍爐

社會局長陳榮枝(左二)代表市長頒發感謝狀給招待弱勢用餐的蘇鈺峰(左三)。(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幸福上菜囉!」善化區中低收入戶與北台南家扶中心的親子兩百餘人,二十九日中午齊聚善化區八田語一3D彩繪餐廳,接受老闆蘇鈺峰的招待,大家提前圍爐,吃得相當開心。由於這是八田語一餐廳第六年招待弱勢家庭,善化區長方澤心特別頒發感謝匾額,表揚蘇鈺峰善心義舉。  社會局長陳榮枝也代表市長黃偉哲到場,謝謝蘇鈺峰的愛心,他強調,市府對於弱勢的照顧不遺餘力,但政府的力量有限,民間的資源無窮,蘇鈺峰在事業有成之餘,能關心地方弱勢,值得肯定,也值得嘉許,希望透過這場餐會,吸引更多人加入社會公益的行列。  昨天中午兩百餘位善化區的中低收入家庭與北台南家扶中心善化、新市、安定區的扶助家庭,齊聚八田語一餐廳,席開二十三桌,由餐廳供應免費的特色料理,讓大家享用,提前享受過年圍爐的氣氛,由於這些家庭難得吃到如此豐盛美味的料理,一場餐會下來,吃得相當開心,立委郭國文與市議員林志展,也到場與大家同樂,並感謝業者的付出。  善化八田語一餐廳招待弱勢家庭圍路聚餐。(記者林相如攝) 八田語一餐廳負責人蘇鈺峰,以擺攤賣烤鴨起家,因對鴨料理的堅持,獲得消費者肯定,因此生意興隆,多年前除烤鴨攤外,也打造八田語一餐廳,希望讓消費者有更好的享用美食環境,雖然已經營餐廳,但蘇鈺峰仍每天晚上擺攤賣烤鴨,以不忘初衷。  蘇鈺峰也因對鴨肉料理的堅持與研究,去年參加馬來西亞國際名廚菁英賽,以「香酥板鴨」料理,一舉奪下冠軍,讓台灣美味的鴨肉料理揚名國際,他的兒子蘇昱瑋承襲父親的好手藝,日前參加台南市肉燥飯爭霸賽,奪下最佳人氣獎,父子倆人在廚藝的表現也讓人肯定。  北台南家扶中心表示,參加這場幸福饗宴的李姓曾祖父,隔代教養三名重孫,他已退休,全家生計仰賴曾祖母在市場工作及社福補助維生,三餐都很簡單,但三位重孫活潑好動,照顧上已略感力不從心,很少機會帶三童外出,昨天能與重孫一起來吃大餐,也感謝業者的招待。

Read More

血壓不穩定 男慢性腎衰竭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有高血壓的中年男性,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血壓易升高,常會感到一陣眩暈;但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持續數年,患者都不以為意,直到公司例行健康檢查,竟發現自己已罹患中度慢性腎衰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  他說,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容易讓人體腎絲球質受到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  他也提到,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  至於在治療上,周宗翰說,中醫針對高血壓腎病變的治療方式十分多元,像是改善腎臟血流、修復腎絲球功能的中藥材,可使用大黃、丹參、黃耆、車前子等藥材;外治法中醫常使用耳尖刺血,具有祛風清熱、清腦明目、鎮痛降壓、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但須由合格中醫師施作,一般民眾不可自行操作。

Read More

嘉藥攜手王趁基金會 關懷七股長者

嘉藥老服系攜手社福基金會,教導偏鄉老人動手做黏土。(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與「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王趁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合辦關懷銀髮族系列活動,日前到七股區竹橋里服務長者,指導他們做黏土手藝,帶給偏鄉老人豐富的學習內容,讓參加長者感受被關懷的溫暖。  王趁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是嘉藥創辦人王趁先生發起創設的,秉持關懷助人的精神,透過辦理各項福利服務活動來照顧更多的弱勢族群,將愛心傳達出去。基金會與嘉藥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有共同的服務目標,於是一拍即合,合作辦鄉關懷活動。  這項關懷銀髮族系列活動「DIY手藝講座」以共學為目標,結合青年族群至社區辦理休閒活動,增加長輩與社區的連結,提升長輩們的互動關係,以減少內心的孤寂感﹔也能透過手作輕黏土活動培養興趣,活到老學到老,從活動中獲得成就感,以豐富生活。  嘉藥老服系特別選派二十位學生擔任志工,由於本身所學領域,在服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實踐自身的專業,也能累積本身的志工實務經驗,對參與的學生來說也獲益良多。  活動除了暖身韻律操,也教導長者自己動手製作黏土存錢筒,在講師與志工帶領下,大家聚精會神學習,看到玲瓏別具特色的自創成品,個個笑逐顏開,最後帶著成品依依不捨離開,不只心中存感念,更感受到樂活長青的喜悅。  參與的志工表示,很高興能有這麼好的機會去偏鄉社區帶活動,透過陪伴、教導與製作過程,看著長輩的笑容,認知到服務的意義,想把快樂與溫暖繼續傳遞下去。

Read More

東縣醫療成果分享 重症外轉率降低讓鄉親有感

台東縣衛生局長黃明恩分享醫療成果,強調重症病人外轉率大幅降低,醫療服務提升讓鄉親有感。(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繼台東馬偕醫院去年通過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評定,台東基督教醫院今年也獲中央醫中計畫補助,以達成中度急救責任醫院為目標,台東縣衛生局29日舉行醫療成果分享會。衛生局長黃明恩指出,目前重症病人外轉率大幅降低,減少外轉就醫的風險。  醫療成果分享會邀請台東馬偕、東基、衛福部台東醫院、台北榮院台東分院等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到場說明醫院的服務特色及未來定位外,並邀請馬偕心臟內科王光德醫師,針對心臟血管保養與疾病防範做專題演講,會場也展示遠距醫療設備並與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醫師同步連線,讓民眾認識及親自體驗遠距醫療設備。  黃明恩指出,今年度台東急重症處處置能量已大為提升,台東馬偕已可提供心臟外科等多科別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大為降低民眾緊急轉診或外轉至他縣市就醫比率,以心臟外科為例,104年到108年心臟外科就診7千多位個案中,轉診至外縣市就診平均1.37%,今年一到八月則降為0.06%。  台東馬偕醫院除可提供24小時眼科及心臟、整形外科緊急醫療服務,另透過遠距醫療系統,11個偏遠鄉鎮地區民眾可以就近到衛生所接受眼科、耳鼻喉、皮膚科等,縣內較缺乏的專科遠距醫療服務,提升民眾就醫的可近性。

Read More

勞工局做工行善團送暖到雲林

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志工為弱勢家庭修繕房屋。(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志工廿九日分別前往雲林縣台西鄉與柳營區果毅後、八老爺等地,為弱勢勞工家庭修繕房屋。 勞工局指出,雲林縣台西鄉一名小五男童十月初寫信向社會大眾求助,指他與阿嬤兩人相依為命,由阿嬤幫人家修改衣服賺取微薄酬勞維持家計,目前所注的建物因屋齡老舊,雨天會漏水。在愛心人士協助下,雖然老舊的鐵皮屋已翻新,但屋內設備簡陋,亦無適當隔間。  為延續社會溫暖,南市勞工局「做工行善團」決定由木工與電氣志工,為這戶人家做隔間與安裝電熱水器。市長黃偉哲也拋磚引玉贈送檯燈、大台南總工會與台南市勞工志願服務協會等民間團體亦贈送寢具組、床架和床墊,另由志工整理二手家具衣櫥,讓林阿嬤與男童能住得更舒適。 柳營果毅後的劉姓案主住家,面臨電路管線老舊及燈光照明不足問題,另牆壁也有壁癌與磁磚剝落。經泥水與油漆志工處理後,屋內已煥然一新,也將裝用新的電熱水器。八老爺林姓案主單親扶養十二歲女兒,現居住的平房屋頂腐爛漏水,家中電路管線亦老舊待修。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志工除協助搭建新的鐵皮屋頂,也更新老舊電線。

Read More

〈生活休閒〉三萬紫牡丹展顏 梅嶺萬紫千紅

梅嶺三萬多株紫牡丹花開了,點綴出美麗的步道。(記者張淑娟攝) 梅嶺三萬多株紫牡丹花開了,點綴出美麗的步道。(記者張淑娟攝) 楠西區梅嶺三萬多株的紫牡丹展顏,為梅嶺的千株萬梅花季暖身,吸引民眾走訪。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國內景點處處可見人潮,原本週末假日才有人潮的點,平常日也可以看到度假的人群,梅嶺有梅峰古道,可遠眺曾文水庫,還有雲霧繚繞山間,幸運可見到風起雲湧,除了梅峰古道外,還有梅龍步道和觀音步道,延著古道還可以前往獵鷹尖和一線天,美景天成,都是喜愛登山的遊客不可錯過的山景,而此時節不容錯過的就是開遍山野的紫牡丹。  許鴻文表示,梅嶺若只以老梅樹賞梅為旅遊景點,一年只有短短三星期,為了吸引更多遊客上山,並拉長梅嶺的觀光季,就想著如何能讓梅嶺更美,念頭一閃而過就是沿著山路步道,把花種滿、種好,因此著手復育野百合,打造野百合的春天,只是野百合不容易種,蟲害問題難解,因此試種了各種的花草,終於找到紫牡丹是最適合在梅嶺種植的物種,顏色也亮眼,不用擔心病蟲害,一年還能依四季開四次花,所以就買了一萬多株陸續種在梅嶺上。  由於許鴻文的用心,西拉雅國家風景處也協助種紫牡丹,如今三萬多株的紫牡丹又到了盛開季節,十一月的梅嶺紫的紅的,讓梅嶺充滿著大自然的生命力。且除了紫牡丹,為區隔與黃花風鈴木的賞花時節,也種下了紅花風鈴木,如今也值花開時節,此外大紅的山茶花也開了,到梅嶺肯定有更多的驚豔。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業師開講 六甲學生學髮妝

六甲國中推出美妝課程,學生在專業老師指導下用心學習。(記者林相如翻攝) 六甲國中為了讓對美容彩妝有興趣的學生,提早接觸彩妝行業,邀請國際噴槍彩妝大師李念慈創辦的時尚人公益團體「慈派」進駐六甲國中,於每週六下午開設「時尚美學課程」,由業界彩妝、髮藝、服裝設計等多位知名設計師及經營者擔任講師,帶領學生透過實作體驗,跳脫教科書,用更多元的視野重新認識美學。  第一堂課由二O一四年獲得威娜全球流行趨勢大賞冠軍的陳品均擔任講師,她分享自己的童年、求學、以及擔任髮型助理重新學洗頭,到每天吃饅頭只為了省錢購買練習素材,進而拿到全球大賽的入場門票,最終獲得世界冠軍的心路歷程。  從小都擔任田徑校隊的陳品均,原本以為會走上運動員之路,沒想到卻在髮藝界發光發熱,因此她鼓勵學生,「勇敢嘗試,一切都將成為可能。」  講座還邀請六個月大就成為童養媳的柳湘怡,分享何從被掌控的人生跳脫,一路半工半讀取得多張專業證照、甚至考取中學輔導老師、取得碩士學位,成為業界少見高學歷的髮型師,同時在各大專院校授課。  柳湘怡感嘆,「還好在學校遇上願意幫我一把的老師!」這也是激發她成為老師的最大動機,她相信黑暗中的某個角落,一定有等待救援的小孩,而她願意成為伸出雙手的那個老師。  六甲國中校長黃添勇表示,系列的時尚美學課程,符合新課綱強調跨領域的素養教學,感謝來自全台各地的「慈派」老師,願意犧牲生意最繁忙的週六黃金時段,讓六甲國中學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以更寬廣的視角領略美。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中醫治療糖尿病足病變

 ■陳俊銘  糖尿病人每年因足部感染導致截肢不在少數,想要避免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事先預防,在這方面,雖然西醫提供有不少控制血糖方法,但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中醫對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防治也有不錯的效果。  糖尿病的足部潰瘍,主要是因足部有傷口,卻因傷口不易癒合而引起感染,這是糖尿病患常因有神經病變的併發症,造成神經末稍神經感覺遲鈍,對傷口不會覺得痛,以致延誤了傷口的及時處理,才易造成傷口的感染,引起發紺;潰瘍、下肢血管阻塞、傷口附近血液灌流不好、傷口癒合不佳,嚴重的話就必須要截肢。在台灣每年因此而面臨截肢的糖尿病患不少,對家庭、社會及健保的支出都造成不小的負擔。  中醫看足部病變,可分為足趾發黑及足趾潰爛兩方面;前者指指趾的皮膚或深及肌肉發黑的症狀,輕則深紅色,重則紫黑色,破後成潰瘍,乾者無滲水,濕者會滲出污水,奇臭難聞,古稱為「脫癰」、「脫疽」、「敦疽」、「甲疽」。足趾發黑,常見證候包括損傷瘀血、寒濕下注、濕毒下注及肝腎陰虛等類型;因損傷瘀血引起的足趾發黑,患者的患部會瘀血腫脹明顯,主要是壓砸損傷引起;寒濕下注及濕毒下注、肝腎陰虛引起的足趾發黑,起因多是長期感受寒涼的病史所造,糖尿病患的足部病變,這四種類型都有可能。  對於損傷瘀血者,可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川牛膝、丹參、川七、赤芍等,寒濕下注型的患者,可用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炮黃炭、麻黃、肉桂和甘草等組成的陽和湯加減,以溫經去濕為主,促進患者血液循環;濕毒下注者應清利濕毒,可用四妙勇安湯加減,肝腎陰虛者則以養陰補腎為主,可用左歸丸加減活血化瘀藥物。  足趾潰爛方面,常見證候包括火毒蘊結及外感邪毒兩類型;糖尿病患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前者由於久受寒濕或飲食過量造成的腸胃機能失調、或是過服溫腎壯陽藥物導致火毒蘊結、經脈阻塞並且氣血凝滯而引起足趾潰爛,治療時宜視其不同的情況運用仙方活命飲、托裡消毒飲等活血、解毒或補氣血的藥物,來改善患者的情況。  至於外感邪毒引起的足趾潰爛,主要是因足部傷口造成細菌感染所引起,在糖尿病患身上算是很常見的一種足部病變,治療時宜清熱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飲,外用平胬丹來促進傷口癒合。  周邊神經病及下肢動脈硬化雖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但不一定每個糖尿病患患者都一定會發生,只要血糖控制得宜,還是可以避免,因此中醫治療糖尿病足是站在輔助的角色,配合西醫的降血糖藥物,幫助患者預防,但不能因此完全不吃西藥。在預防上是以活血化瘀為主,可用桃紅四物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等,以避免周邊神經病變及下肢動脈硬化的發生,保持患者足部血流通暢,預防足部病變發生。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