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患者超過子宮頸癌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已超過子宮頸癌人數,且晚期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約25%,死亡率甚高。郭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李耀泰說,預防子宮內膜癌的方法除運動外,長期健康性營養也極為重要。 李耀泰指出,子宮內膜癌是一很慢、長期刺激才會發生,危險因子有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生育、未哺乳等,而運動加營養有助預防,長期健康性營養包括: 一、omega-3:油脂性魚類(如鮭魚、鯖魚等)富含EPA和DHA,有抗發炎作用,改變基因顯示和雌激素代謝,改善胰島素靈敏度,能減少子宮內膜癌風險。二、地中海食物:包括穀物、蔬菜、水果、橄欖油、魚、中等量的牛奶和紅酒等,能減少子宮內膜癌風險,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紅肉和動物性脂肪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應該少吃。三、維他命:維他命A(胡蘿蔔、紅椒、木瓜、南瓜)、維他命C(花椰菜、鳳梨、辣椒)、維他命E(種子、菠菜、堅果)均有抗氧化作用,可誘導腫瘤細胞自然凋亡,抑制癌症產生,減少子宮內膜癌風險。李耀泰說,還有硒(存於鮭魚、牡蠣、牛肉、堅果、豆腐)能減少子宮癌和子宮頸癌風險;鈣(牛奶、起司、優酪乳、豆腐等)能減少子宮內膜癌風險;木脂素(黑芝麻、五穀、豆類、蔬菜和水果)有抗氧化、抗發炎、抗老化等功用;大豆異黃酮(綠色蔬菜、綠茶、種子和大豆)能減少內源性雌激素活性,有抗氧化和抗腫瘤作用;咖啡含有大量多酚和綠原酸,能減少所有因雌激素作用的癌症;綠茶含有兒茶素,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自然凋亡。

Read More

記憶變差 排尿問題 長者水腦症前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當發現長者有記憶變差、情緒不穩、排尿問題等情形時,須留意是否為水腦症前兆。醫師指出,由於水腦症臨床表現與老年失智、各種腦血管及腦神經病變疾病相似,若發現有相關情況建議就醫,進行影像檢查確認腦部結構,以判斷腦室是否有擴大或積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表示,在人體大腦中,有些特定組織會持續分泌腦脊髓液,該液體的作用是在腦部和脊髓中循環流動,起到保護和緩衝的作用,同時也參與神經細胞的營養交換與新陳代謝,最後回歸進入血液循環。 然而,當這種液體的生成體積過多或者回收發生堵塞時,就會導致水腦症。莊淵丞說,水腦症一般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水腦症經常伴隨其他嚴重問題一同發生,成為腦出血、中風、腫瘤、或腦膜炎的常見併發症。 老年人由於大腦退化,腦組織萎縮或腦循環功能下降,進而引發慢性水腦症。由於症狀往往發展緩慢,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會變得明顯,極容易被忽略或誤診。 莊淵丞說,水腦症常見症狀包括記憶變差、思考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容易生氣或憂鬱、走路不穩容易絆倒、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由於臨床表現與老年失智、各種腦血管及腦神經病變疾病相似,醫師需安排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來確認腦部結構,判斷腦室是否擴大以及積水。 在慢性水腦症治療上,莊淵丞指出,主要是以引流管手術為主,經由埋入體內的引流管,可將多餘腦脊髓液從大腦引流至胸腔、腹腔等位置,一方面減少腦部的積水與壓力,另一方面讓胸腔、腹腔的其他器官分擔回收腦脊髓液。患者若能盡早發現診斷,盡早接受治療,往往可以顯著減輕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Read More

自體免疫疾病 3成口乾/眼睛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別輕忽口乾的危害!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主任施文宇指出,口乾會使口水變少、變濃稠,除了會造成蛀牙、口腔黏膜傷口癒合變慢,嚴重者會有舌頭灼熱感,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不可不慎。 台北榮總家庭牙科主任吳詩韻表示,口乾的原因主要是系統性疾病與一些局部因子有關。系統性疾病包含乾燥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糖尿病、病毒感染疾病、巴金森氏症、上呼吸道感染和年長者等;而局部因子則是藥物、口呼吸、唾液腺問題、喝水量、抽菸等。 施文宇指出,口水能使嘴巴內的酸鹼值穩定,並含有抗菌成分,可保護黏膜和牙齒的琺瑯質,預防蛀牙;口水也更保濕作用,幫助口腔黏膜傷口癒合;此外,唾液還含有消化酵素,可水解食物中的澱粉,也幫助感受食物的味道。對於口乾的治療,除減少飲用刺激飲料,包括咖啡、濃茶或酒等,也可咀嚼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或使用人工唾液及口腔保濕凝膠;如果已出現潰瘍,可以塗口內膏減緩發炎,但如果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就必須就醫治療。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明翰表示,若因免疫出現失調而產生的乾燥症被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有高達3成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有此症狀,不只口乾,也會有眼睛乾,甚至過乾而有角膜潰瘍的問題,這些患者有更高的機會得到淋巴癌,早期診斷並評估疾病活性,制定良好的治療策略是很重要的。

Read More

長輩難相處 當心老年憂鬱上身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經統計,長者憂鬱症盛行率為16.7%,較一般人憂鬱症盛行率10%來得高;一般人總認為長者出現憂鬱情緒是正常的,而未加以理會。台南市衛生局說,若發現家中長者難相處,須留意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造成,建議就醫檢查。 「小真」最近發現阿公最近變得很懶,都不出門,白天一直睡,原本愛去社區打乒乓球,也已經好久沒去了,且很容易生氣,常抱怨晚上睡不著,全身痠痛都看不好,也吃不下,且動不動就說老了沒用、死掉算了。小真想關心阿公,不是碰壁就是被惹怒,不知如何跟阿公相處。 衛生局說,老年憂鬱症有以下幾個症狀,包括焦躁、易怒,吃太多或沒有食慾;想法悲觀,覺得人生沒希望;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難入眠、太早醒或睡太晚;出現輕生念頭,甚至嘗試結束生命;專注力降低,記不住事情,很難做決定;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感到內疚、無助;經常覺得身體痛、頭痛、痙攣,或出現莫名的消化道問題,看醫師也不見好轉。 像案例小真的阿公不是變懶,是失去動力;又出現易怒、失眠、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甚至想結束生命,已經符合至少5項老年憂鬱症狀,應盡早至身心科或老年精神科就診治療。

Read More

〈醫師專欄〉見黑影就開槍

■吳重達 一名75歲老先生在兒女簇擁下,自己快步走入診間;醫師則看到一位很有精神,雙膝內彎呈「O」型腿,關節有點無法完全伸直,有些「鴨子走路」樣子的健康老人。 老先生務農,天天工作,沒有任何慢性病史。問他為何到診?老先生說是被年輕人帶來的。問他有何不舒服?回說「沒有」。站在後面的兒女說話了,「父親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死都不肯治療!應該要手術,怎麼說都不聽」。 醫師問什麼手術?回曰「換人工關節」。家屬已押著老先生看了好幾個地方,都被告知老先生有嚴重的膝退化性關節炎,必須趕快做人工關節置換。問題是,老先生抵死不從,彼此鬧得不愉快,就到「大醫院」尋求仲裁。 責任重大的醫師先深呼吸冷靜一下。觀其關節外形是標準的膝退化性關節炎;再就膝關節相關症狀、功能詳問當事人。老先生走平路沒有問題,一天內上下自家二樓也沒不舒服,還可以蹲著做農事;雖然偶爾會有勞動後膝關節酸痛感,休息後也就好了,不需吃止痛藥。 X光顯示,老先生雙膝有5度左右內翻,關節面出現3~4級的退化性病變。若只看影像,任何醫生(包括醫師在內)都會建議做人工關節置換。問題在於,要治療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不是冷冰冰的影像,不是看到黑影就該開槍。 醫師再問老先生接受手術意願,得到堅定的「不」後,深吸一口氣轉而面對家屬。醫師的看法是,「老先生是少數、不常見,卻幸運只有很少症狀,膝關節功能仍大致保留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珍惜、保持現狀,持續觀察即可」。醫師了解家屬孝順的心意,就等那天症狀惡化,需要開刀時再來開都不遲。 經再三解釋後,家屬終於接受醫師的意見,老先生也帶著微笑離開診間。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脊椎術後疼痛 中醫小針刀緩解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隨著人口老化,脊椎退化性疾病越來越常見,接受脊椎手術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程瀠萱說,門診有許多患者術後仍然持續腰背痛,部分患者甚至不僅是手術部位,連腰臀腿都開始出現緊繃痠痛,即所謂的「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中醫「小針刀」是治療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相當不錯的選擇。 程瀠萱指出,脊椎手術為複雜的侵入性手術,必須將多層組織切開剝離,以抵達深部神經與椎間盤軟骨等構造進行手術。開刀後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會逐漸產生疤痕組織沾黏神經脊膜,這是正常生理反應。但惹嚴重神經沾黏,會牽扯與壓迫神經,再度引起疼痛,甚至麻痛。 她說,引發疼痛原因包括神經沾黏:術後疤痕組織沾黏神經脊膜,造成神經壓迫;繼發性椎間盤突出:術後鄰近椎間盤出現新問題;脊椎融合後癒合不良:手術部位癒合不完全,造成不穩定;脊椎不穩定與椎間盤退化:手術後的脊椎可能會出現新的退化或不穩定。「疼痛」是脊椎手術後遺症最常見的症狀,此外還包含各種不同症狀的綜合「症候群」,最常見的問題是局部或全身疼痛,且因長時間的全身疼痛,病患會出現動輒得咎的疼痛恐懼狀態,進而排斥活動,時間久了易出現肌肉萎縮情形。 程瀠萱說,手術後疤痕、沾黏卡壓周邊神經,疼痛逐漸由周邊神經蔓延至脊髓並往中樞大腦傳遞,最終在大腦的感覺功能區形成記憶,痛感被不斷放大,也因長期的不舒服、睡眠品質差,致患者易出現憂鬱情緒。 她表示,中醫「小針刀」是一種微型手術,結合針灸和現代醫學手術技術,創傷小、恢復快,能降低手術併發症風險,並保有傳統針刺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功能,擅長於鬆解肌肉的沾黏,適用於臨床較難處理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

Read More

中暑易腸胃不適 勿貪圖冰品

記者陳佳伶、陳柏翰∕綜合報導 衛福部統計,今年8月截至22日總計490人次因熱傷害就診,高於去年8月442人次。中醫認為,中暑屬於「暑邪」,可用刮痧方式讓暑邪儘快排出體外,或用中藥方劑來幫助散熱。提醒中暑後易有腸胃道不適,此時不可貪圖冰品,嬰幼兒、銀髮族和慢性病患者更要小心防範熱傷害。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沈祐任表示,常見的熱傷害包含中暑、熱痙攣、熱暈厥、熱水腫及熱衰竭等;輕微的中暑症狀包含了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四肢倦怠無力、嘔吐、腹瀉、嚴重口渴等症狀。 人體可透過傳導、對流、輻射、蒸發等方式來散發身體的熱能,其中以蒸發最為重要,主要為人體透過呼吸、流汗來排出體內過多的熱能;如果空氣中的濕度過高或是穿著過多的衣物,會阻礙身體經由流汗來散熱,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更要注意熱傷害的發生。 中醫認為,暑邪容易攻擊膀胱經巡行的位置,也就是後背部,可用刮痧板或瓷杯、湯匙等光滑的材質在脊椎兩側刮痧,並以含油的潤滑劑做介質,讓暑邪可以盡快排出體外。沈祐任提醒,刮痧不是刮得越大力、皮膚顏色越紅越好;應由上而下的沿著脊椎兩側的肌肉單向往下刮,只要有些許紅色痧點出現即可。 另外,暑邪容易攻擊腸胃道,中暑後很容易有腸胃道的不適,此時千萬不可貪圖冰品、冷飲,否則腸胃道功能的恢復會大受影響。 他表示,高溫環境下,人體必須消耗能量來排出過多的熱,中醫會用甘溫除大熱的方式協助人體散熱,常見的方劑有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生脈散等,方藥組成主要包含黃耆、人參來補氣,麥門冬、五味子生津止渴斂汗,升麻、葛根解肌退熱,蒼朮、白朮健脾燥濕和中。 沈祐任說,天氣炎熱應小心防範熱傷害,尤其是嬰兒及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人、戶外工作者及運動員等高危險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平時生活應有正常的作息,加上規律的運動、充足的飲水,才能健康、安心的度過炎熱天氣。

Read More

虎頭蜂螫恐致命 先清洗後冰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一學生登山團在台東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群攻擊,其中41歲洪姓嚮導背部逾50處螫傷不治。醫師指出,遇蜂群攻擊,首重儘快離開蜂群攻擊範圍,再用清水洗淨傷口、拔除尾刺並冰敷。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根據衛福部暨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蜂螫通報至毒物中心的611名病人中,產生嚴重中毒症狀者占約4.7%,因中毒而致死者約2.8%。 他指出,遭蜂螫最怕發生兩件事,第一,若是引發全身性嚴重過敏,可能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通常過敏會在遭螫的30分鐘到2小時內發生,若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尤其以腎上腺素進行急救,會發生支氣管痙攣,導致氣管縮在一起,患者吸不到空氣而死亡。 另一則是小心全身性毒性,楊振昌說,當被很大量的蜂螫到時,就要小心,可能會引發橫紋肌溶解症,並導致腎臟衰竭、肺水腫等情況,但這要大量蜂螫才會造成,以虎頭蜂來說,是約25隻以上;蜜蜂毒性較弱,則要350隻以上。因此若被大量蜂螫,就算當下沒有感覺,建議還是要就醫,觀察6到12小時。 夏、秋兩季是國內蜂螫旺季,楊振昌表示,統計顯示案量以9月最多、7月其次,再來是8或10月,因此每年7到10月都要特別注意,因適逢蜜蜂築巢、儲存食物的時節,比較忙碌也比較急,較容易被激怒、攻擊力比較強。 在防治蜂螫方面,楊振昌建議,從事戶外活動不要噴香水、衣服不要穿太鮮豔,否則可能吸引蜂群;若發現附近有蜂群活動,儘快走開、不要奔跑,勿引起太大騷動、以免蜂以為遭受攻擊。 若已被螫到,楊振昌說,最重要的是儘快離開原處,因為蜂攻擊是為了保護巢,所以通常離開其勢力範圍,就不會繼續窮追猛打;等離開之後,要用清水洗乾淨蜂螫傷口,若殘留有尾刺,可用手或利用刀片的鈍面拔除;並進行冰敷,傷口如果沒有再感染,通常紅腫熱痛的情況大約1、2天會改善。

Read More

長者量六力 視力異常率最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國健署為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推動長者量6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自我評估,統計至今年7月,異常率以視力15%最高,聽力8%次之。 依據衛福部統計數據指出,111年國人健康餘命(72.4歲)與平均餘命(79.8歲)差距約7.4年,即平均需仰賴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照顧將近7年半。 然而,世衛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指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6項能力,國健署鼓勵長者或由家屬協助,應每半年定期評估,及早發現衰退徵兆,及早進行介入。 長者量6力Line官方帳號目前好友數已逾20萬人,同一支手機可註冊5名長者,透過切換功能,可同時保留不同長輩資訊,透過評估如發現功能異常風險,將主動推播近期的衛教與運動課程,亦可立即搜尋六力微電影與健康資訊,也可以利用資源地圖查詢功能評估及社區課程(活動)之服務據點。 國健署統計至今年7月,國內65歲以上長輩這「關鍵6力」異常率,以視力15%最高,聽力8%次之,其他依序為行動7.3%、認知4.5%、營養1.9%、和憂鬱1.1%。 國健署呼籲,家中有年滿65歲以上長者或長者家屬,加入「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輕鬆在家為長輩評估。

Read More

體檢血壓飆200 居家測量722改善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33歲江小姐是科技廠員工,在公司體檢時發現血壓竟然高達200mmHg,遠高於她在家中測量的135至150mmHg,當場嚇壞,趕緊就醫。苗栗福苗診所腎臟內科醫師鄭振聲表示,高血壓常會引起許多疾病發生,因此如何正確測量和診斷高血壓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8%,估計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60歲以上的民眾,更有超過50%的人面臨高血壓問題。當血壓控制不穩定時,容易引發心臟、腦血管、糖尿病、腎病變等疾病發生,嚴重威脅自身健康。然而不少民眾在醫療院所量測血壓時,容易受環境或他人干擾,有些民眾還會有所謂的「白袍症候群」,導致量測出的血壓值受到影響。 鄭振聲建議,民眾可選擇在家中安靜的空間,並採722口訣:每週7天(天天量)、每天2次(早晚量)、每次量2遍(間隔1分鐘,取平均值)。將每天量測的數值確實記錄下來,就能幫助醫師針對狀況做正確的診斷。除此之外,研究證實若將收縮壓控制在110至130mmHg之間,可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目前一般民眾血壓控制建議在130/80mmHg以下;對於有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合併腎臟病或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更希望可以控制在120/80mmHg。 此次個案江小姐經醫師建議在家確實量測並記錄後,雖然數值沒有像體檢時嚴重,但仍然高於正常值,且腎絲球廓清率已達中度腎功能減退,需要定期監測。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及改善生活方式後,她的血壓值順利恢復正常。 鄭振聲提醒,控制高血壓不僅需要藥物治療,還需要配合生活方式改變,包括:限鹽、限酒、減重、戒菸、飲食控制和運動等措施;同時,每天正確量測血壓更是不可少的一環,如此才能確保健康,不讓疾病來纏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