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食道癌 4成機率同時發生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檳榔、菸草等皆是會導致食道癌及口腔癌重要風險因子之一。醫師指出,臨床發現,口腔癌(包括口咽癌及下咽癌)患者中,最高有40%同時患有食道癌;食道癌約有5~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在診斷及追蹤時必須特別注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表示,根據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和食道癌分居男性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之第3位(7387人)及第6位(2614人)。有些共同的危險因子,可能導致食道癌與口腔癌的發生,包括檳榔、菸草、酗酒、長期營養不良,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等。 他也提到,臨床發現,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常和其他的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口咽、下咽、喉、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同時或異時發生,且癌化的細胞帶有相似的基因變異。 食道癌約有5~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口腔癌(包括口咽癌及下咽癌)患者中則約有5~14%,甚至40%同時有食道癌。其中,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 2種癌症的機率更高。 口腔癌的症狀包括有口腔內持久不癒的潰瘍(同一位置、超過2週以上)、白紅斑、不明腫塊、不明原因出血、咀嚼吞嚥時痛或耳朵疼痛、局部壓痛、感覺異常(麻木感)、舌運動受限、張口困難、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口臭(腐爛味)、掉牙、體重減輕和頸部硬塊等症狀。 食道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吞嚥時有異物感、漸進性吞嚥困難、吞嚥疼痛、飯後嘔吐、食物逆流、火燒心、體重減輕、胸痛、吐血、黑便、吞嚥時嗆咳、慢性咳嗽、反復肺炎、聲音沙啞和頸部硬塊等症狀。 賴建仲提醒,癌症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功能保留較好,生活品質較好,且預後也較好。一旦出現相關疑似症狀且持續數週,務必即時就醫檢查。

Read More

維他命具免疫調節功能 助防治癌症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多年來癌症高居國人死亡率第一名,治療漫長且艱辛,令人談癌色變。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說,癌症成因是多方面的,預防尤顯重要,維他命與癌症防治相關的研究報告甚多,其結論都相當有效。 李耀泰指出,人類罹癌除了無法改變的基因外,其它是可以避免的,如空氣汙染、抽菸(含二手菸)、檳榔等,或施打疫苗(如人類乳突病毒)及均衡營養攝取維他命(如維他命A、C、D、E等)。維他命A、C、D、E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為抗氧化物,能清除身體的自由基和反應性氧化物,減少慢性發炎、感染、血管新生、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誘導腫瘤細胞自然凋亡,對乳癌、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子宮頸癌、淋巴瘤、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腦癌等均有防治的效用,在一篇報告中,每天口服200毫克維他命E,可降低乳癌60%死亡率和16%復發率。 他說,維他命A、C、D、E在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期間能同時使用,並可減少許多副作用(如疲倦、失眠、不適等)、改善睡眠、促進精神健康。許多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失敗乃腫瘤中的幹細胞不容易死亡,而高劑量注射維他命可以消滅幹細胞,提升治癒率。 維他命A常存在於紅蘿蔔、菠菜、木瓜、南瓜、芒果等蔬果中;C常存在於柳橙、草莓、奇異果中;D則存在於多油脂魚類或藉由曬太陽獲得;E常存在於堅果、種子和植物油中。根據研究,若食用含這些維他命的食物,可以降低30-50%的全部癌症發生率,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和維持良好體重,有充足的日曬,可減少更多的癌症風險,如若食物中維他命攝取不足,也可補充藥物,效果是一樣的。

Read More

端午排毒 營養師推新五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端午節將屆,其實除了粽子,為了「排毒養生、促進健康」,傳統習俗有「吃五黃」、「養正氣」的說法。現代營養師則分享,相較古人的習俗,建議民眾在享受粽子之際,更要兼顧飲食健康,從早餐加一份高營養密度食物開始。 端午適逢春夏交替、季節轉換之際,常引發各種傳染疾病,也因此流傳許多驅邪避凶、保護健康的傳統習俗,包括:飲午時水、食用5種黃色食物(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及雄黃酒),藉此幫助身體解毒制煞,達到驅邪避暑、預防疾病作用。不過,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和飲食習慣改變,許多健康觀念漸漸被遺忘,像端午過節,民眾就常因食用過量粽子,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 營養師孫語霙分析,各種粽子除了熱量之外,常見的營養問題多在於缺乏蔬果攝取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天然營養素,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不適問題。 因此,相較古人的「吃五黃」,孫語霙也提出端午「新五黃」觀念,分享包括地瓜、彩椒、胡蘿蔔、南瓜、奇異果等5種高營養密度食物,很適合搭配粽子食用、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的健康需求。 孫語霙表示,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原則指出,黃色蔬果大多富含維生素、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多種天然植化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保護視力等健康益處。 如地瓜含豐富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非常適合早餐食用;黃色彩椒富含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黃金奇異果因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及多種營養素,可幫助消化與吸收,營養價值極高,適合在端午節吃粽子以外再補充天然營養以均衡身體健康、補充一天的活力。

Read More

本土M痘+1 40多歲男約砲染病痛到難眠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7日表示,近日國內新增1例本土M痘(猴痘)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從未接種M痘疫苗,5月下旬出現水泡、發燒及紅疹等症狀,5月底經就醫採檢通報確診。 疾管署表示,該個案阿華從未接種M痘疫苗,5月中旬透過交友軟體約見外國網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數天後出現水泡、發燒及紅疹等症狀,疼痛讓他晚上難以入睡,需要服用止痛藥,5月底經就醫採檢確診是M痘。 疾管署呼籲,M痘的潛伏期可長達21天,部分個案在症狀出現前1至4天即可傳播M痘予他人,且國際上M痘疫情持續,端午連假及暑假假期將至,社交活動機會大增,提醒民眾注意個人防護,除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符合疫苗接種條件之民眾,也應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提升自我防護力,也保護他人。 疾管署表示,依WHO及各國監測資料,全球M痘疫情仍持續流行,鄰近國家中,中國、泰國及越南等疫情持續,澳洲及香港近期疫情有上升趨勢,日本、新加坡及印尼亦有零星病例。另近期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疫情較去年同期上升,且多屬I型病毒,與全球流行型別(IIb型)不同,需多加留意。 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6月2日累計確診369例病例(347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新增10例(7例本土及3例境外),於北、中、南及東部均有本土M痘病例,顯示社區仍有M痘傳播風險。 疾管署呼籲,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截至6月2日已有7萬8520人接種M痘疫苗,其中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者為5萬1280人,仍有約2萬7240人僅接種第一劑疫苗。

Read More

健保署澄清 未委託代辦境外醫療退費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傳出中國大陸福建省將推廣設立台胞服務中心,為台胞返台核退境外醫療費用提供代辦服務。對此,健保署7日澄清,未委託「國內」及「國外」任何單位代辦國人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並呼籲民眾若需委託親友代為申辦,請留意個人資料及財產使用安全。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民眾在海外發生不可預期緊急傷病,應於門、急診當日及出院日起6個月內申請核退,以國內醫學中心平均費用作為核退上限,每3個月公布1次。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黃珮珊表示,去年海外核退約2.8萬多筆、約新台幣1.7億元;其中1.4萬件來自中國大陸、1.05億元。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地區福建省將推廣設立台胞服務中心,為台胞返台核退境外醫療費用提供代辦服務,黃珮珊說,健保署並未委託「國內」及「國外」任何單位,代辦國人自墊醫療費用核退。 她指出,若無法親自辦理而須委託辦理者,可採郵寄方式,或委託親友代辦,請附委託書及受託者身分證影本及銀行帳戶資料,但要留意個資及財產使用安全。 另,黃珮珊也提醒,若是申請中國大坴地區住院天數5天或以上者,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診斷書,須先在當地公證處辦理公證,再持正本向「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申請驗證。

Read More

專案輸液首批10萬瓶 下週抵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紓解國內輸液缺口,衛福部7日公布雙管齊下最新進度,專案進口方面,國外現有藥品庫存至少260萬瓶將陸續來台,到7月底供應無虞,第1批10萬瓶下週就能抵台;另,以加成給付方式鼓勵國內廠商增產,專案核價總支出將達到3億元。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供應全台7成輸液,近期因嚴重違反PIC/S GMP規範,加上許可證到期,獲展延之前不得製造,衛生福利部日前預估輸液供應將一路短缺到10月,統一以500cc單位換算,6月約有110萬袋缺口,7月起則每個月須補足150萬袋。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7日說明最新情形與後續規劃,食藥署在5月13日啟動公開徵求專案輸入或製造,其中針對大包裝注射用或沖洗用生理食鹽水,除國內合格廠商增加生產,現在也拍板核准共7家藥商專案進口。 王德原指出,首批10萬瓶已經上船,預計下週到貨,因為已經檢驗合格才出貨,一到台灣即可直接配送;國外現有藥品庫存至少260萬瓶,預估到7月底用量無虞,只是船運時間難以預估,後續只要有到貨,食藥署就會立即公布。 繼日前通過國外專案進口的藥價加成之後,健保署7日上午再度召開臨時的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針對國內增產部分也通過加成給付。 健保署說明,即便生理食鹽水等輸液不是難以生產的藥品,卻是基礎日常所需,依據食藥署推估,扣除掉專案進口的量,還需要國內其他藥廠協助增產。並指出,這波最缺的是500cc以上大包裝,又分成注射液及沖洗液,按容量共5種規格,包括注射液(500cc、1000cc、1500cc)、沖洗液(500cc、1000cc)。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由於每家廠商生產規格不同,生產成本也不一樣,總計13種品項調整成專案價格,預計增產500萬袋;以500cc的注射液為例,原本健保給付藥價為25元,此次調高為30至35元。 他表示,補貼價格提高後,依健保財務影響評估,約多支出5000萬元,若加上先前通過的專案進口400萬袋,因有貨櫃及運輸成本等因素,核價一舉提高到60至70元,預估花費2.5億元,專案核價總支出將達到3億元。 專案核價初步規劃實施期間為6月到10月,石崇良強調,會議中有3個但書,一是必須配合食藥署調度、不准囤貨;二是不能有價差,因健保核價短期提高,只是貼補業者臨時增加產線的相關成本;三是根據食藥署評估來決定終止時間,隨時回復到合約價,重回由醫院自行與藥廠議價的正常方式。

Read More

台北仁濟院收治90高齡乳癌婦 術後安心過端午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高齡長者通常免疫力弱、傷口癒合力差,一旦罹患重症,手術風險更高。台北仁濟院就收治一名90歲婦人,發現左胸乳房的乳癌腫瘤已潰瘍滲血水,最後由院長林水龍召集醫療團隊,為婦人困擾半年的左乳巨大腫瘤切除,術後恢復良好,預定在端午佳節前可辦理出院。 這名90歲高齡的吳阿嬤,是半年前發現左胸乳房有一潰瘍,傷口遲遲未癒,但因無疼痛又不想讓家人擔心,所以一直沒有說,直至前幾日孫女看到阿嬤胸口衣服被血水滲濕,才發現吳阿嬤左胸這個潰爛久不癒的腫塊。經人介紹到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林水龍門診就醫時,左乳有一個拳頭大的潰瘍性傷口,潰爛流血水,且乳頭已變形。 由於患者的年齡高達90歲又有糖尿病史,這一個長期開放性傷口已經引發感染,林水龍總院長立即為阿嬤安排由乳房外科、心臟血管外科以及麻醉科組成手術計畫團隊,並且親自操刀為阿嬤將困擾半年的左乳巨大腫瘤切除。手術過程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預定在端午佳節前可辦理出院。 林水龍指出,隨著癌症篩檢的風氣逐漸推行,被發現罹患乳癌的病人數也大幅成長。雖然乳癌發生越來越年輕化趨勢,但在高齡化社會時代來臨的影響,中高年齡層的乳癌病患也隨之增加。 以往老年病人常常會因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骨質疏鬆、關節炎、慢性肝炎、甚至是腦血管疾病等等慢性疾病增加治療風險,老年癌症病人更常常受囿於老年人日薄西山、壽命將盡的傳統觀念,加上擔心病痛折磨、害怕手術不順利等因素而拒絕積極治療。 不過,依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國人女性平均壽命已可達83.28歲,因此,高齡癌症病人的照護是必須重視的議題。 林水龍強調,台灣醫療不斷進步,雖然罹患乳癌的老年患者常因?疏於注意,導致就醫時常已發展為較晚期的乳癌,因此治療風險與副作用都會較年輕病患更難處理,但只要在完整的照護計畫下,依舊是可以積極進行治療的疾病,後續家屬的照顧與支援系統,則是老年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90高齡的吳阿嬤在接受完善的處置後,即將在家屬的關懷鼓勵與照護陪伴下順利出院,與家人共迎端午佳節。

Read More

墨國全球首例人染H5N2病亡 旅遊警示升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墨西哥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個案,並已死亡。疾管署6日表示,在6月3日就將墨西哥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將持續密切監測。 WHO表示,全球出現首例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變異株死亡病例,該名59歲患者為攤販,4月17日出現發燒、呼吸短促、腹瀉與惡心等發病症狀後,4月24日死亡。當地疫調顯示男子有多種潛在健康狀況,但沒有禽鳥接觸史,接觸者也均未發病或採檢為陰性。H5N2主要感染禽鳥類。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疾管署已於5月31日掌握相關資訊,也在6月3日提升墨西哥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若前往洽公、商旅都應格外注意。 疾管署提醒,若民眾從出國返國後,有不適或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曾淑慧指出,這起個案是全球首例H5N2人類感染病例,且是死亡病例,不過,WHO目前評估,H5系列病毒尚未具人際傳播能力,依現有資訊,一般人感染的風險仍低,不過,疾管署會密切監測。

Read More

降血脂藥增思覺失調患者生機 可減自然死亡風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思覺失調症患者死亡風險較一般族群高,除自殺或意外死亡外,身體疾病亦是一肇因。台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團隊跨院合作研究,發現降血脂藥物在思覺失調症者的使用,可有效減少死亡(特別是自然死亡)的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指出,過去文獻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比一般族群有較高的死亡率,其平均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少10-15年。為何有較低的預期壽命?除自殺或意外死亡外,其中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例如代謝症候群(包括高血脂、高血壓及高血糖等)。 思覺失調症患者罹患代謝症候群原因可能與疾病本身、飲食習慣、少運動,或藥物等相關。為了預防早發生的死亡,需要強化思覺失調症患者身體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其中,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代謝症候群早期診斷及有效治療為照護的重要議題。 北巿聯醫松德院區和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團隊跨院合作,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時間相依共變數存活分析方法,發現降血脂藥物在思覺失調症者的使用,可有效減少死亡(特別是自然死亡)的風險,相關研究成果最近已發表於著名的英國精神醫學期刊。 郭千哲表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患的治療上,臨床醫師較常注意精神病相關的症狀,而較忽略相關身體共病的問題。 研究顯示,降血脂藥物在思覺失調症病患在5年的追蹤期中,有使用降血脂藥物的時日只占1.9%,明顯比一般族群的4.3%來的低。 由此顯見即便思覺失調症者有較高的代謝症候群及高血脂的問題,但使用量仍比一般族群要低,推測可能許多有高三酸甘油脂、或高膽固醇的個案未被妥善治療。因此,應鼓勵能夠早期診斷,並積極提早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且無論是否已既有心臟血管疾病,只要有高血脂即可以使用,以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及死亡率。 他也說,這次研究除具有其學術價值外,亦能提供此族群臨床醫療照護及預防早期死亡的重要實證資料,盼望能藉此促進思覺失調症病患的健康。

Read More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中藥逆轉新陳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通常伴隨著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症狀,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高。根據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其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代謝症候群不是一種特定疾病,而是一個健康的危險訊號,依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代謝症候群是「三高加二害」,三高是「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二害是「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 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3倍高血脂、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等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 過食和少動是「代謝症候群」的兩大主因。中醫認為,過食肥甘之品,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容易壅中焦脾胃,使脾胃升降、運化失職,水榖精微不能運化而反變生為痰濁中阻。少動是活動減少,脾主四肢、肌肉,活動的減少必然影響脾的健運。筆者在門診常見代謝症候群患者,多有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病史,合併有肝指數過高,長期服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彰,求助中醫治療。中醫診察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根據不同證型給予適當的治療之後,效果頗佳。代謝症候群多見痰濁中阻型,給予化痰去濕的藥物,例如茯苓、白朮、薏苡仁、澤瀉等,稍佐行氣之藥,如陳皮、厚朴、砂仁等一同幫助運脾化濕。 日常健康管理建議從戒菸、增加身體活動、健康飲食及體重控制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介入著手。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應秉持「飲食均衡、四低一高」為原則,以均衡低熱量飲食為基礎,包括1.高纖:多攝取蔬果、以未經加工的全穀根莖類取代精緻穀類。2.低脂:少油烹調肉品並使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適量攝取堅果。3.低鹽:減少不必要的調味、多以新鮮食材為主、少吃醃製加工食品。4.低糖:少吃精製含糖食物、含糖飲料。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蘇惠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