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民進黨莫將外交當作惡鬥在野黨籌碼

前總統蔡英文在捷克布拉格出席「公元兩千論壇」並發表演說。(中央社)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啟程出訪歐洲,預計訪問捷克、法國及比利時,首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公元兩千論壇」,並發表以「透過民主團結克服威權威脅」為題的主旨演說。可惜的是,在她出訪前英國《衛報》突然披露,她原訂拜會倫敦,但因英國政府擔心外相拉米近日的北京之行遭到波及,因此要求蔡英文擇期再安排訪問。 多數國人無不肯定蔡前總統風塵僕僕地為國家發聲的辛勞,也對中共無所不在的打壓感到憤怒,咸認這樣的舉措只會帶來更多反效果。此外,民眾也希望賴清德政府在推動外交工作之際,不要試圖將攸關國家整體利益的對外關係當成惡鬥在野黨的籌碼,更不要因為當權者欲與卸任元首搶鋒頭而扭曲外交工作本質。 蔡前總統行前表示,「將向台灣在歐洲的朋友們,傳達台灣人民堅定守護民主、自由的信念,持續深化台歐關係」。對於英國突然取消她的倫敦之行,蔡英文辦公室則回應將選擇適當時機安排去訪,顯然也不希望節外生枝,畢竟受制於兩岸關係,台灣對外事務很難擺脫中共干擾。 蔡辦的回覆相當得體,也不會得罪接待方,民進黨人士該好好學學如何處理本該細膩而不外顯的外交任務。當蔡前總統出訪消息剛傳出,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吳思瑤就大嘴巴地比較蔡英文與馬英九卸任後的出訪時間,藉此大酸「兩人高下立判」。殊不知,馬前總統卸任不到一個月就有邀約行程,若非當時的蔡政府無理阻擋,他早就創下卸任元首最早出訪的紀錄了。 更可笑的是,蔡前總統的出訪消息竟成為前後兩位總統的政治較勁,實令國人始料未及!為了凸顯現在「誰是老大」,賴總統不僅在官邸親自招待他的前任,還有模有樣地說「指派國安會諮詢委員黃重諺隨行」。賴清德此舉雖然談不上是派「監軍」,但頗有我說了算的架勢,至少必須營造「卸任元首外交」仍在我掌控之下的印象,以免被擅長外交領域的蔡英文比下去。 蔡英文主政期間,台灣加大與歐洲各國的往來互動,確實提升我國在歐洲的能見度。其次,由於國際社會近年對於中共向外擴張勢力的「戰狼」作法備感威脅,除了強化民主國家的同盟合作之外,也採取更積極的態度與台灣交流,獲得不少成果。只不過,國際政治現實仍是各國考量國家利益的主流思維,當擴大與台灣合作層面之際,也不想因此而放棄與中共接觸。蔡英文低調不躁進的性格確實能爭取這些國家的好感,對促進台灣與歐洲的雙邊關係有極大助益。 正當國內外聚焦蔡英文前總統的歐洲訪問行程之際,一則外交相關消息也被傳開,那就是預訂代表賴總統出席今年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的總統特使人選遭主辦國打槍。他原先屬意前副總統陳建仁出任,但秘魯政府以政治性過高為由否決,最後可能改派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擔任。據傳秘魯官員將於本週來台向賴總統遞交邀請書,或許雙方已針對出席代表人選達成妥協。 國人對蔡前總統的歐洲行樂觀其成,也期待她的出訪能再次拉近台灣與國際社會的距離。然而,從英國及秘魯對台灣的應處來看,台灣擴大國際空間與強化各國互動仍有相當難度。賴政府不應將外交工作當成蓄意刺激中共的政治工具,更不該為了外交政績而誇大效果,唯有按部就班地尋求與民主國家的共同利益,方能成事。

Read More

<開講>觀察聯合利劍2024B後續發展

張競 10月14日凌晨五時,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透過社交媒體公眾號,以新聞稿宣布針對臺灣,編組戰區所轄陸軍、海軍、空軍以及火箭軍等兵力,在臺灣海峽、臺灣本島北部、南部以及東部,實施「聯合利劍-2024B」演習;其中演練課目包括艦機多向抵近台島,諸軍兵種聯合突擊,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以及奪取綜合制權,期能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中國大陸海警隨即跟進宣布將組成2901編隊、1305編隊、1303編隊以及2102編隊,在臺灣本島周邊海域開展執法巡查;同時福建海警組織艦艇編隊另於東引島、馬祖島附近海域開展綜合執法巡查,同時重點演練查證識別、登臨檢查、管控驅離等課目,期能檢驗快速反應、應急處置能力。 儘管解放軍東部戰區與海警聯手洋洋灑灑宣布前述課目,但卻出人意表地在當日下午18時,解放軍東部戰區再度發布新聞稿,宣稱圓滿完成「聯合利劍-2024B」演習各項課目。儘管「聯合利劍-2024B」演習迅速落幕,但是中國大陸海警卻未同步宣布停止在臺灣本島以及外島周邊水域,所執行綜合執法巡查作業;特別是海警發言人曾強調,海警各項作為係「按一個中國原則依法管控臺島的實際行動」,因此後續發展仍須保持關注。 許多都未曾注意到,本次中國大陸海警綜合執法巡查作業,並未包括金門周邊水域,刻意與其他外島保持差別待遇,此種安排究竟原因為何?到目前為止,真正理由並不明朗。但是共軍對臺實施軍事演習,搭配海警綜合執法巡查,基本上都是希望能夠約制臺灣後續政治發展趨向,刻意迴避金門必有所指,吾人必須保持關注,期能理解北京真正意圖所在。 軍事演習落幕,海警在臺灣本島及外島執法巡查作業,不無可能將順勢成為常態。吾人應就下述三個面向─是否成為美國大選議題、是否順利讓大陸民意降壓解氣以及在臺灣將產生何種政治與社會效應,觀察聯合利劍2024B演習結束後續發展。 首先就美國國務院以聲明稿低調回應聯合利劍2024B演習,同時到目前為止,美國各項選舉候選人亦未積極關注此時臺海情勢,總統選戰雙方陣營看來亦未對此發言表態,再加上演習以如此快速步調落幕,吾人初步應可認定,儘管在美國選戰中顯現面對中國大陸情勢發展,確實是未來對外政策重要關鍵,而且兩黨基本立場差異不大,但卻看不出此時臺海軍事演習,迅速升溫成為美國選戰關注焦點可能性;畢竟目前勝敗關鍵還是匯集在內部經濟,而非對外政策。 其次就轉頭來看,聯合利劍2024B演習能否順利讓大陸民意降壓解氣;基本上來說,北京必須對臺灣政治發展態勢有所回應,確實是要考量內部民意壓力與社會情緒,網際空間內網民論政向來辛辣,並且存在導引社會輿論潛在能量。透過文攻武嚇具體作為,表達立場展現態度,不只是要劍指臺灣,對內亦有解壓洩氣安撫民意功能。賡續觀察近期網路政論,應可掌握大陸民意對此觀感變化;但從演習能夠迅速落幕,基本來說應當不成問題。 最後就是臺灣內部不論黨派,基本上都必須在檯面上反對大陸對臺透過軍事演習進行恫嚇,某些附和北京文宣論調政治評論者,以幸災樂禍論調評述對臺軍事演習,在臺灣政治光譜來說,其實都並非主流民意。儘管普遍民意擔憂兩岸關係繼續惡化,但卻實在無法正面看待對臺實施軍事演習或是海警強勢執法巡查。 北京對此亦是相當明白臺灣民意基本觀感,運用軍事演習強勢壓制與恫嚇政治趨向,所能產生邊際效應日漸薄弱;但又不能坐視臺灣政治趨向與大陸期待逆向而行,但採取軍事演習恫嚇施壓,希望約制臺灣社會民意經常會適得其反。未來北京如何能從此種進退兩難困境中解套,尋找出能夠讓臺灣鄉親確實有感,並且約制引導臺灣民意發展趨向適當手段,將是中南海思考對臺政策時最傷腦筋課題。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本文為梅花新聞網授權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社論〉朝野反對圍台軍演,台灣備戰仍應避戰

中共解放軍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我國防部情次室次長謝日升說明我方應處情形。(中央社) 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突然於十二日凌晨宣布,於台海和台灣周邊海域展開「聯合利劍─二0二四B」演習,聲稱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震懾」,此舉反遭我國防部嚴詞反擊,國際社會亦質疑其正當性。豈料,當日傍晚戰區發言人又表示圓滿完成各項科目而宣告演習結束,歷時僅十三小時,出乎各方預料,研判應是中共為了表達對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等談話的不滿。 對此,賴總統召開緊急國安會議,除了重申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希望推進兩岸對等尊嚴對話交流,也訓令國防部密切掌握共軍動態。美、英、日等國都批評中共軍演恐導致台海局勢危險升級!台灣朝野政黨各自譴責中共的錯誤決策,咸認共軍圍台演習不僅破壞台海及區域安全,更不利於兩岸關係長遠發展。 不過,在野的國民黨及民眾黨同時呼籲賴總統應回到憲法立場,盡力改善兩岸關係,不能耍嘴皮宣示主權,而是政府應該如何因應中共對台文攻武嚇的壓迫,避免讓全民承擔不必要的風險。由於共軍威脅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朝野團結一致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台海和平是基本職責,與政治意識型態立場無關!賴政府不該濫用媒體話語權,隨意以所謂的「國安人士」匿名恣意汙衊在野黨是「中共同路人」,此舉根本就是破壞朝野團結、分化自己力量的不當行徑。 從這次「聯合利劍─二0二四B」演習範圍分布來看,是為了進行對台聯合封鎖和聯合火力打擊的演訓項目,其意圖就是要在台灣周邊海域劃定衝突熱區,配合中國大陸海警艦艇的近海作戰,要營造戰時全面切斷台灣對外海空交通聯繫,等同在實際演練攻台戰術。若再對照前兩次圍台軍演範圍,中共藉著不同階段的操練其實有其連續性。對此,我方不能等閒視之! 雖然這次軍演僅僅一天,或許表明中共的真正意圖不在於展現軍事拳頭,而是凸顯其堅定反對台獨的政治宣傳!首先,中共就是針對賴清德的「祖國論」及「新兩國論」進行圍台演訓,並以具體軍事行動表達強烈不滿。更重要的是,中共要向國際社會清楚傳達絕不容忍台獨的決心和立場,即便可能要付出多大代價都在所不惜。 其次,共軍選擇此時發動對台軍事演習也意在試探美國動向,尤其當前俄烏戰爭持續對峙,中東地區因以哈衝突而掀起區域動盪,美軍是否有餘力同時因應全球各地情勢變化,將是中共決定是否對台動武的要件之一。換言之,中共軍演明著是針對台獨勢力,但同時也是向美國爭取台海話語權。這次共軍航母遼寧號也參與演習,就是向各國展現共軍反外部介入的能力。 中國大陸日前才向太平洋水域成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展現其核威懾力量,也等同宣示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民進黨不能再掉以輕心,以為只要美日介入就可高枕無憂,還試圖倚靠中華民國招牌的掩護,藉由台獨夢繼續激化兩岸對抗,以攫取政治利益。 當前兩岸關係猶如走在鋼索上,再加上民進黨與中共毫無互信可言,台海隨時都有擦槍走火的潛在風險。備戰固然重要,唯避戰才是化解敵意、消弭衝突於無形的根本之道。謀求兩岸和解與和平絕非投降、更不是賣台,民進黨不該販賣恐懼,更不能以國安為由綁架全民。台海現狀的和或戰,就在賴清德總統的一念之間!

Read More

〈社論〉惡罷不止,賴清德還談朝野團結?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落幕,不同意票遠多於同意票約1萬6千票,而且不同意票還占投票數55.16%,顯示此次罷免純屬「惡罷」。(中央社)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落幕,不同意票遠多於同意票約一萬六千票,而且不同意票還占投票數百分之五十五點一六,顯示此次罷免純屬「惡罷」。令人憂心的是,綠委許智傑仍然嗆聲「明年的立委罷免潮仍無法避免」,而且據傳已有所謂「民團」正醞釀罷免某國民黨籍台中市新科立委;相較於賴清德總統一再喊話朝野合作、團結,倘若綠營「惡罷」不止,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言行根本不可能達到朝野和解! 謝國樑罷免案,民進黨雖然隱身幕後,並且強調沒有介入,但明眼人都看得到民進黨操作的痕跡。例如,前基隆市長、現任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在投票前一再放話,還在臉書指摘基隆市政,若說民進黨沒介入,其誰能信?甚至,前基隆市長、現任中選會主委李進勇,還對連署查核作業時間和合格標準對基隆市選委會下指導棋,更惹來國家機器、獨立機關介入的訾議。 事實上,「拆樑民團」提出的罷免理由,根本禁不起檢驗;所謂謝國樑「違反市民利益」、「違法處理市府產業」等罪名,更一一遭到法院、財政部駁斥。例如,東岸商場廠商與基隆市政府的法律訴訟案,基隆市政府已獲四連勝;控告基隆市政府的主富公司向財政部提出異議,也被財政部駁回。再進一步來看,謝國樑甫就任滿一年,罷免案就化暗為明,證明所謂「拆樑」只是一場羅織罪名、不具有正當性的政治報復。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投票結果出爐之後,林右昌在臉書上指稱國民黨集全黨資源與力量救一人,其言下之意頗有討拍的感覺。但是,且不論林右昌是不是忘了他是站在民進黨秘書長的身份力挺「拆樑」,難道謝國樑面對毫無正當性的罷免,國民黨和謝國樑都只能坐以待斃嗎?更何況,政壇早就傳出民進黨將發動罷免潮,甚至罷免謝國樑投票結果出爐之後,許智傑立刻放話稱立委罷免潮不可避免,難道國民黨和可能面臨罷免的立委也都只能當人形立牌等挨打嗎? 從罷免制度的層面來看,二0一六年在民進黨立委席次優勢之下,立法院修正選罷法降低罷免門檻,罷免從此成為政治惡鬥工具,從二0一七年黃國昌還是時代力量立委時罷免成案到此次的「拆樑」,已成立二十三件罷免案,罷免的職務從直轄市長到立委、議長、議員、村里長,選區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再到離島,罷免不僅成為政壇家常便飯,更成為勞民傷財的政治鬥爭戲碼。 二0二一年十月台灣基進前立委陳柏維遭到罷免之後,許智傑曾提議提高罷免門檻,立法院上會期國民黨團也提出提高罷免通過門檻的選罷法部份條文修正案。其實,現行罷免制度不僅連署門檻、通過罷免門檻偏低,對於不同選舉制度產生的公職人員的罷免通過門檻卻是相同,也未盡合理,立法院確實有必要重新審視現行罷免制度的合理性,並且進行適度修正。 再回到台灣的政治生態,賴清德雖然從就職演說到日前立院和解餐敘、國慶談話都提出「行政立法協調合作」、「朝野合作」、「團結台灣」等呼籲,卻也要求民進黨立委反守為攻,並下達全勤出席令對抗在野黨,擺出戰狼姿態。賴清德既亮出軟的一手,也亮出硬的一手;但是,如果「惡罷」不止,賴清德再怎麼亮出軟的一手,所謂「行政立法協調合作」、「朝野合作」、「團結台灣」也都只會是賴清德的空想吧!

Read More

〈社論〉簽不了FTA,不能讓困境一直是困境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示將全面推進與大陸的「戰略互惠關係」,對大陸試圖在政治與經濟之間求取平衡。(路透,資料照)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委會,十一月下旬將在輪值主席國加拿大舉行;台灣於二0二一年九月遞件申請加入至今,已逾三年毫無進展,此次執委會能否同意成立台灣工作小組?備受矚目。持平而論,二0一六年蔡英文執政之後,台灣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始終一籌莫展,賴清德接續執政,不能讓這個困境一直還是個困境! CPTPP是個超大型的FTA,由於中國大陸並非CPTPP成員,因此成為台灣加入超大型FTA的突破口。日前,外交部長林佳龍呼籲CPTPP會員避免政治考量,其出發點應該也是希望在中國大陸尚未加入之前,儘快通過台灣的申請案,以免將來夜長夢多。 CPTPP自從二0一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正式生效以來,除了創始會員的十一個經濟體之外,僅有英國已通過申請。英國是於二0二一年二月一日提出申請,同年六月二日執委會就同意成立英國入會工作小組;二0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英國及CPTPP會員經濟體貿易部長會議宣布英國談判已實質完成,二0二三年七月十六日再進一步簽署英國入會議定書。今年八月底,已有六個會員經濟體批准英國入會案,達到此一標準之後,英國將於今年十二月十五日正式成為CPTPP會員經濟體。 英國從提出申請到成為正式會員,走了大約三年又十個半月;但僅比英國晚九個多月提出申請的台灣,至今連第一關都還沒過;簡言之,台灣加入不了的困境,不但一困就困了超過三年,更讓蔡政府想透過開放美國萊豬、日本核災區食品幫台灣加入CPTPP增加籌碼的美夢落空。 質言之,儘管CPTPP是自由貿易整合,但若說毫無政治因素干預,也絕非務實的態度。首先,林佳龍呼籲CPTPP會員以「奧克蘭原則」公平、客觀審查台灣入會案,但「奧克蘭原則」的第三條就是「取得CPTPP既有成員共識」。儘管台灣極力爭取日本、加拿大、英國、智利、新加坡等會員或準會員的支持,許多CPTPP會員經濟體的政要也表態支持台灣,但至今卻沒有實質進展;進一步而言,CPTPP的十一個會員都與中國大陸有正式外交關係,兩岸關係不睦,恐讓這些會員心存顧忌。 更何況,CPTPP的十一個會員當中,不乏與中國大陸關係較為密切的國家,甚至這十一個會員對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比對台灣還要密切;倘若這十一個會員當中只要有一個卡住台灣申請加入案,基於「取得CPTPP既有成員共識」的原則,台灣還是會不得其門而入。 相較於台灣,日本對大陸「政經分離」策略更顯務實。儘管近年日本、南韓與大陸仍因政治問題時生齟齬,但今年五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和大陸總理李強舉行高峰會,同意加速三方FTA談判。日本首相雖已由石破茂接任,但石破茂日前一就任即宣示將全面推進與大陸的「戰略互惠關係」,預料與大陸的經濟合作將是石破茂經濟政策中重要的一環。簡言之,石破茂對大陸試圖在政治與經濟之間求取平衡。 近年台灣除與美國簽署沒有關稅減免的貿易倡議之外,還少了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三個FTA,堪稱不進反退。造成困境的原因其實賴政府心知肚明,只是想不想突破罷了!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台灣房價高燒不退,看看中國大陸的「鶴崗化」現象(下)

近年來,台灣的房價節節高升,購房對許多人來說成為一個高不可攀的夢想。(中央社,資料照) 倪國緯 新冠疫情對大陸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全球供應鏈斷裂、出口萎縮和內需疲弱,讓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雖然官方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但復甦速度遠不如預期,經濟反彈疲軟,失業率上升、中小企業倒閉,這些問題持續困擾房地產市場。    台灣房市高燒不退  央行強力打房 與鶴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台灣目前持續飆升的房價。近年來,台灣的房價節節高升,購房對許多人來說成為一個高不可攀的夢想。許多人即使辛勤工作多年,也無法攢夠買房的費用,租房成了無奈的選擇。然而,隨著房租也不斷上漲,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高房價帶來的並不僅是經濟壓力,還導致了社會的不穩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茫,無法實現購房夢,甚至對結婚生子產生了顧慮。這種情況持續發展,可能會對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帶來長遠影響。 也因此,中央銀行在九月十九日的理監事會決議,調升存款準備率一碼(零點二五個百分點),並加碼祭出更嚴厲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的第一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自然人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降為五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祭出強力的打房措施。  平衡發展之路:挑戰與機遇 鶴崗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而台灣房市的高漲則揭示了房地產市場的另一種極端。無論是極低的房價,還是過高的房價,都對社會穩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 兩岸都面臨各自的經濟挑戰與房市壓力,如何找到平衡點,推動經濟穩定發展,保障人民的居住權,將成為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鶴崗化的房價與台灣的「天價房」看似對立,實則都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唯有穩步推進改革,促進多元產業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的願景。 所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房價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社會的長遠穩定與經濟的健康發展。無論是大陸的房價鶴崗化,還是台灣的高房價,都是社會與經濟結構深層次問題的體現。面對未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平衡、可持續的發展策略,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真正享受安居的幸福,實現樂業的目標。 鶴崗的故事或許只是開始,但它帶給我們的啟示深刻而長遠。未來的經濟發展,唯有在安居與幸福之間找到平衡,才能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真正能稱為家的地方。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灣房價高燒不退,看看中國大陸的「鶴崗化」現象(上)

倪國緯 鶴崗曾是中國大陸重要的煤炭城市,靠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這座城市在東北地區一度繁榮興旺。(取自鶴崗市人民政府網站) 鶴崗,這個位於中國東北邊陲的小城,對許多台灣網友來說或許相當陌生。然而,在二0一九年,這座城市因為其超低的房價而意外爆紅。台灣的年輕人或許難以想像,在台北四分之一個車位的價格,在鶴崗卻能買下一整套房子。這樣的鮮明對比,不禁引發人們思索,這背後究竟有何原因? 突如其來的轉機:令人心動的低房價 鶴崗曾是中國大陸重要的煤炭城市,靠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這座城市在東北地區一度繁榮興旺。然而,隨著資源逐漸枯竭,這座城市的命運也隨之改變。工廠關閉,人口流失,城市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許多房屋被空置,整個城市的活力不再。 二0一九年,一位名叫李海的年輕人無意間改變了鶴崗的命運。李海原本在浙江舟山當船員,工作辛苦,收入有限。多年來,他一直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但現實中的高房價卻讓這個夢想難以實現。直到某天,他在網路上偶然看到了一條新聞,提到鶴崗的房價竟然低至每套僅需幾萬元人民幣,甚至更低,這個消息讓他大感震驚。 李海決定前往鶴崗一探究竟。隨著他的北上之旅的影片在網路流傳,鶴崗的房價奇蹟逐漸為更多人所熟知。李海僅用新台幣約三十萬元,便買下了一套約二十三坪的房子。對於生活在高房價壓力下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機會無異於「天上掉下的餡餅」,吸引了無數對大城市高房價感到無力的年輕人注意,鶴崗瞬間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躺平之地」。 鶴崗化:經濟轉型的苦果 然而,鶴崗的低房價,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這座城市失去了主要的經濟支柱,人口流失嚴重,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停滯,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這樣的背景使得鶴崗的房地產市場逐漸供過於求,房價自然應聲而跌,進而形成了「鶴崗化」現象。 鶴崗的情況並非孤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已有超過百個城市出現類似情況,這些城市大多位於內地,過去依賴資源型經濟或製造業,但隨著全球經濟變遷和內部經濟結構調整,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開始走向下坡,人口持續外流,房地產需求下降,導致房價急劇下滑。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社論〉電價漲個不停,後座力也越來越強!

今年電價兩度調漲,恐將推升民眾的通膨預期心理。(本報資料照) 電價審議委員會於九月三十日決定電價調整方案,雖然此次未再調漲民生電價,但十月十六日起產業電價將再調漲百分之十四,扣除衰退產業凍漲及減半漲幅後,平均漲幅為百分之十二點五。近年台灣電價漲個不停,主因在於最近八年多民進黨執政之後的錯誤能源政策,但民進黨卻始終不願調整。而在此次產業電價再度大漲之後,對於經濟、民生所產生的後座力也越來越強。 今年四月台灣電價已漲過一波,當時是產業、民生全面性調漲,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其中民生電價漲幅介於百分之三到十,經濟部評估用電度數低於七百度、約占百分之九十三的用戶每月增額不到二十元。但根據台電公布的資料,今年四至七月住宅用戶平均電費,比去年同期多出七十一至一百四十六元,增幅約百分之十三點一至二十五點六,這與經濟部的估算相去甚遠。 至於小商店部分,今年四至七月平均電費比去年同期多出五百零九至一千一百九十七元,增幅約百分之十三點六至百分之二十六點三,這對小商店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增幅。就數據來看,當時經濟部低估了電價上漲的後座力。 十月中旬起電費再漲,雖不包含住宅和小商店,但工業電價上漲仍會產生若干層面的後座力,何況其漲幅也達兩位數;而且此一後座力不僅影響產業界,民生消費同樣可能必須一起承擔。 首先,根據經濟部估算,此次電價調漲僅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造成間接影響,到年底僅約百分之零點零三;但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電價連續三年四度調漲,累計漲幅已約達百分之六十六,對產業界來說,生產成本就像「俄羅斯方塊」一般地越墊越高。而且,電價上漲是否「到此為止」?恐怕在許多產業界人士的心頭仍然存在這個疑問,造成無形的經營壓力。 其次,產業界人士當然也不是「人形立牌」,面對越墊越高的生產成本,儘管可能自行吸收,但累積到一定程度恐將部分墊高的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承擔,避免本身利潤受到更大侵蝕、甚至賠本經營。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就指出,國旅本來就市場疲軟,電價再度兩位數調漲恐將掀起一波小型旅宿業者倒閉潮。進一步而言,台灣企業當中約百分之九十九屬於中小企業,承受經營成本上升的能力較為薄弱,面對電價連環漲,為了存活下去將會越撐越辛苦! 其三,今年四月調漲電價,估計導致CPI年增率上升零點二三七個百分點,此次調漲對全年CPI年增率間接影響零點一五一個百分點;換言之,今年光是漲電價就一再推升CPI年增率;尤其是今年一至八月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三四,還沒擺脫通膨陰霾,而且接下來還有央行收縮銀根、軍公教調薪等可能影響CPI年增率的因素,民眾可能續抱物價走高的預期心理。 其四,此次調整電價並非縝密的決策過程,例如醫療界抗議「救命的比不上賣菸的」之後,政策就急轉彎為原本醫院調升百分之十四改為凍漲,原本菸草製造業減半調漲改為調漲百分之十四;這是本來就可以避免的爭議,但顯然經濟部思慮未周。而凍漲或減半調漲的標準,是用電或產值衰退,但工總和工商協進會都喊不公,經濟部是否能多了解產業界的意見再作通盤檢討? 別忘了,政府已挹注台電三千億元,現在又爭取兩千億元,也都由全民承擔,代價不大嗎?  

Read More

〈社論〉賴清德國慶演說難化解兩岸僵局

113年國慶大會10日上午在總統府前廣場舉行,也是總統賴清德520就任後,首度發表國慶演說。(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在發表首次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演說中,重申他的「新兩國論」立場,強調「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茁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更要向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賴總統通篇演說四平八穩,至少讓各國得以鬆口氣,但完全難代表其內心真實想法。 賴總統提到當前全球戰火肆虐,強調「台灣有決心致力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藉著「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讓國家更安全、台海更和平。他重申「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並呼籲中共當局應「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進而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現狀。 令人遺憾的是,賴總統依然以獨派觀點看待中華民國歷史發展與兩岸關係,顯得與百年興衰格格不入。他提及一群人一一三年前推翻帝制、改建民國,希望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卻吝於正面表述就是辛亥革命帶來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可見得在他心裡「中華民國」已成為歷史,而靠攏這塊老招牌只怕是不得不的妥協結果! 總統領導國家及人民,遵憲並行憲本應是基本職責,否則必受國家嚴厲之制裁。縱使中華民國歷經多少艱辛苦難而播遷到台灣,歷任國家元首仍須遵守憲政體制,絕不能凌駕於憲法之上,更何況國家歷史一脈相傳,怎可肆意以政治力胡亂切割?陳水扁有意正名制憲,最後還是礙於美國壓力而以「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告終。攸關國家生存大事,總統沒有違憲而行的專斷權力。 蔡英文及賴清德接連在中華民國之下偷渡台獨概念,更以未經全民同意的所謂「中華民國台灣」混淆國家認同並挑戰憲法之兩岸定位,將民進黨自身的意識形態強加於國民之上,難道這就是賴清德希望能「洗滌民心」的真正意圖? 賴總統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而他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這是正確認知,也是兩岸互動的底線,因為中華民國依然屹立於東亞,更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中共本來就無權代表台灣。問題在於,既然中華民國創建於一九一二年,至今仍未修憲更改國號及領土疆域,怎可因其台獨意識形態就專擅變更?若說中共對台武力威脅是危害兩岸和平的主因,民進黨兩任領導人不接受憲法之規範也是關鍵。 賴總統在國慶晚會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希望能強化「兩岸互不隸屬」的認知,卻始終迴避「台灣與大陸同屬中華民國領土」之憲法規範,雖符合其台獨立場,卻無助於化解兩岸僵局,甚至還有意固化對抗態勢以牟取政治利益。 接受中華民國憲法之兩岸定位不代表承認中共有權統治台灣,賴總統不該有此錯誤解讀。誠如立法院長、亦是國慶大會主任委員韓國瑜致詞時所言:「中華文化是根,台灣人民要有勇氣讓世界知道中華民國存在」。在慶祝中華民國國慶之際,國人應向全世界共同喊出「中華民國萬歲」,而且中華民國必將生生不息地傳承到永遠!

Read More

〈社論〉謀求兩岸和平,正視中華民國才是正解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就讓中華民國這個被韓國瑜形容為「被關在黑屋裡的糟老頭」重見光明、發光發熱吧!(中央社) 今天是雙十國慶,先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其實,最近這幾年中華民國並不快樂。蔡英文擔任總統時,雖然表示要遵循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但她不僅自創「中華民國台灣」這個非法律名詞,甚至數度署名時自稱「台灣總統」;賴清德就任總統之後,對於中華民國憲法體制更像是「小和尚念經」般地有口無心,心裡想的是「務實台獨夢」。立法院長韓國瑜形容中華民國像是「被關在黑屋裡的糟老頭」,「沒人管、沒人問、沒人在乎」,是看不得中華民國再被糟蹋吧! 糟蹋中華民國的,不只是台獨論者,或是只想藉著中華民國的名義攫取政治利益者,在對岸的中共當局更是卯足全力地抹煞中華民國,甚至還將中華民國視為已經滅亡的政體。殊不知,就算中共當局再怎麼打壓中華民國,即使中華民國迫於國際壓力退出聯合國,但聯合國憲章第二十三條至今還是明明白白地寫著,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與法國、蘇聯、英國、美國為常任理事國;就此來看,中共當局只不過是篡奪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法定地位吧! 中共當局雖然漠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但是從過去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來看,台灣這方執政當局如果也扭曲中華民國的歷史與現狀、甚至趨向台獨,就會帶來兩岸動盪。以李登輝前總統說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為例,當時中共當局除了批判李登輝的台獨思維,更中斷兩岸正式協商機制、對台展開文攻武嚇。陳水扁執政時,曾提出兩岸「一邊一國」,中共當局將其視為嚴重挑釁,兩岸關係再次掉到谷底。 再以阿扁執政時推動台灣入聯公投等言行為例,大陸領導人胡錦濤曾對此很直白地向美國總統小布希表示,此事讓台海局勢進入高危險期。阿扁執政時,美國政府更數度指出反對台灣片面改變台海現狀。質言之,民進黨政府越被中共當局認定為走向台獨,中共當局對台灣的打壓就越重、越深,甚至美國也一再申明美國不支持台獨,甚至今年一月十三日賴清德當選總統之後,美國總統拜登即公開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進一步而言,儘管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轉而與中共當局關係正常化,但美國政府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就現勢而言,兩岸由不同的執政當局管轄。美國的此一立場,與馬英九前總統所提出的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有其共通之處。質言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台灣才能擁有與對岸當局「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並且展開正式協商的平等地位,否則台灣勢必遭到矮化,甚至遭到美國與中共當局的聯手反對。 再以馬前總統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於二0一五年十一月七日舉行的「馬習會」而言,雙方基於「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進行一九四九年之後兩岸當局最高領導人的首度會面,而所謂「一中各表」,在我方政府的表述中即為「中華民國」。此次馬習會兩岸當局擱置對於領土、主權的爭議,不但國際媒體形容為「互遞橄欖枝」,美國官方對於兩岸展開建設性對話也大表歡迎。 相對地,這八年多民進黨當局扭曲了中華民國的歷史與現狀,導致兩岸關係兵凶戰危,更證明正視中華民國才是謀求台海和平的基石。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就讓中華民國這個「被關在黑屋裡的糟老頭」重見光明、發光發熱吧!

Read More